今年西安市事业单位考试(教育、医疗岗)大纲的分析,跟往年的招教综合基础知识相比起来曾添了法律部分,在非法律部分中又添加了经济知识、计算机知识、党史和党章、十八大知识以及科技和时政知识。由于今年是第一次在考试中增加了法律,所以法律的题目考查难度不会很大,纵使法律知识比较专业,但考生们也不必太担心。所以,今年我们的备考重点依然在非法律部分的复习上面。接下来,我们就来分别剖析一下新增加的这几部分中最难的一部分——经济篇。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经济知识都要涉及哪些部分的内容。根据考试大纲,经济部分的知识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西方经济学,即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学。
第二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即马政经。
第三部分是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在这三部分中,西方经济学最难,马政经次之,第三部分最简单。
接下来,我们就来分别分析一下这三部的经济知识应该怎么复习。
考点一:西方经济学。这一部分最难是因为它包括了比较多的经济学原理和专业的经济术语,需要考生一定要在完全理解的基础上去学习。比如,在微观经济学中,我们要知道什么叫互补品和替代品,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如何影响了本商品的需求,什么叫需求价格弹性;在宏观经济学中,我们要知道什么叫GDP,GNP和CPI,什么叫基尼系数和恩格尔系数,什么叫通货膨胀,什么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这两个宏观调控政策如何影响了一国的经济,什么叫再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等。这些概念都是相对专业的,绝不能靠死记硬背去学习。在学习这部分时,除了要认真学习经济学原理以外,更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去理解。
考点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部分的经济学原理其实并不难,只不过比较抽象一些。就和马哲一样,我们不用去咬文嚼字去扣一些概念的字面表述,而是要知道这些原理是如何运用的,同样的,也要尽量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去理解。
考点三: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这部分是比较简单的,首先要区分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要混淆。重点要掌握我国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特别是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措词,比如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这里的主体和主导两个词绝对不能混用。这部分的学习中要求同学们一定要认真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