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福建高考 - 正文
高考考出社会的突出问题
来源:福州日报 2005-6-11 11:32:54 【字体:小 大】

   高考考出

  社会的突出问题

  今年高考规模空前。高考试卷要考生作答,但社会上的相关人群也在高考前后进行了集中表演。可以说,高考考出了当前社会上的一些突出问题。一些成年人和学生至少在三个方面表现不佳,甚至不及格。

  考前烧香求签,暴露一些地方不少人信仰苍白。新华社记者储学军发现,高考前夕,四川省眉山市三苏祠里,一些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或家长手拈高香虔诚拜祭。古祠里一面面杏黄旗迎风飘动,上有“拜东坡学业有成”、“拜三苏前程似锦”等语。古祠的工作人员向游客不厌其烦地讲述“拜三苏考上大学”的“灵验”故事,一炷“学业有成”香卖到69元。三苏祠工作人员的举动,严重丧失了应有的社会责任感。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尚知“敬鬼神而远之”,当代部分学生和家长却乞灵于人手所造的偶像,表明他们信仰苍白甚至粗鄙,应当引起警惕。

  所谓“高考经济”中的愿打愿挨,反映不少家长高考消费的理性越来越少,被商家牵着鼻子走。新华社记者马扬调查发现,当前以“服务考生”为噱头的高考保健品热温度越来越高,其他一些相关生意也日渐红火,多数广告存在虚假和浮夸。商家牢牢抓住家长为高考中的孩子提供物质条件唯恐不足的心理,又迈向投资少、获利丰的“高科技”领域。  考生舞弊不绝,提醒人们信用缺失问题的严重性。一分之差,即能决定考生能否踏进大学校门,这样的竞争虽然残酷,但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尚不失为公平的竞争。遗憾的是,年年高考都会发现考生舞弊,今年也不例外。高考后又有考生家长找关系、托人情。这种现象虽不算普遍,但社会危害性却是巨大的。有人用不正当手段进入大学,就是对公平竞争原则的践踏。毕竟,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高考还算一块“净土”。(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