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须防狂欢忧郁自闭三症 |
|
来源:南方日报 2005-6-11 11:33:57 【字体:小 大】 |
高考结束须防狂欢忧郁自闭三症
经过马拉松式的备考,从高压紧张到完全放松,考生该怎样适应和调节这一转变?如何享受这突如其来的自由?如何排解等候发榜的焦虑?有关专家指出,高考过后,学校、家长还要重视考后学生的心理和身体问题,使其备考中积蓄的心理压力得到科学释放。
[狂欢症]:颠倒日夜,纵情狂欢
据了解,每年高考后都有不少考生马上实施早已制订好的“放松计划”:有的起早摸黑地在外与同学朋友聚会狂欢;有的则通宵打电脑游戏或看小说;有的住校学生甚至会以破坏一些公共物品来发泄。
[处方]:制定时间表有张有弛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保健科医生建议,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订合理的、有张有弛的作息时间表,如无特殊情况,孩子应根据经过双方同意后“出炉”的时间表,来安排自己的娱乐项目。“例如晚上不要超过12点睡,打游戏机不宜连续超过两小时等”她举例。
[忧郁症]:紧张、烦躁、易怒
华师附中心理研究室李知宁老师说,除了狂欢庆祝外,还有一部分考生因担心考试成绩,有的表现出焦虑症状,如紧张、烦躁、易怒、失眠、坐立不安等;还有的表现为强迫思维,比如无缘无故认为自己考得不好,并且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等等。
而其他一些老师则反映,相当一部分学生出现“忧郁症”并不是因为考试本身的原因,而是考试后进行占卜算命、道听途说、对非标准答案等等,无缘无故地认为自己考得不好,并且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结果造成考后抑郁。
[处方]:父母多把时间留给孩子
李知宁认为,“当孩子出现紧张等症状的时候,父母就要多把时间留给孩子,多和孩子沟通,让孩子放松心情。必要的时候,也可致电老师,与老师商量,帮孩子解开心结。”
[自闭症]:言语减少,足不出户
“每年暑假期间,都有一些家长带着即将领取录取通知书的孩子前来咨询,这些孩子完成高考后并没有像其他大部分学生那样欢天喜地,而是在家里一言不发,出现自闭倾向。”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理科医生说,这些孩子的典型表现为: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天不出来,情绪低落,言语减少,不愿活动,睡眠有障碍等。
根据以往经验,他认为引发自闭症的原因多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考试不理想,觉得没脸见人,自我封闭;另一类是考完后的考生成了“自由人”,悠长假期,既无功课,也无学校活动,在一段时间狂欢放松后,如不科学合理安排生活,也会逐渐失去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导致自闭。
[处方]:自我调理、释放情绪、结伴出行
这名医生建议,加强自我调理、释放情绪,多与伙伴们在一起,是战胜“自闭症”的关键。比如三五好友结伴郊游、读一读自己高考期间无暇浏览的文章书籍、打一场篮球、踢一场足球比赛、游游泳、听听音乐、唱唱歌、看看小品,甚至帮家长做点家务等等,都是科学的释放焦虑之道。(据《南方日报》)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