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大纲 - 正文
宁夏回族自治区2007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试说明(语文)
来源:华禹教育网 2007-2-8 9:06:11 【字体:小 大】

宁夏回族自治区

2007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试说明

语文

 

I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II考试能力要求

高考语文考查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能力层级。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III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文科考试内容。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和选考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一、必考内容

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及如下: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一般论述类和说明类文章。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4.默写古代诗文常见的名句名篇  A(指定篇目见附录)

(三)语言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  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   E

(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2)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3)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4)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5)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6)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四)写作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E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评议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2.发展等级   E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提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错别字每1个扣1分。重复的不计。

 

二、选考内容

选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2)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对作品进行修改化阅读和创意的解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再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再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  F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3)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Ⅳ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闭卷,笔试,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题类型: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选择题分值约为30分。

试卷结构:

试卷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部分要求考生全部作答,选考部分考生只能从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选择一类作答。必考题125分左右,约占全卷总分值的83%;选考题25分左右,约占17%。

全卷20题左右,结构如下:

Ⅰ卷 阅读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考一般论述类和说明类文章,选取1则阅读材料。3题左右,10分左右。

(二)古代诗文阅读

35分左右。7题左右。分别为:

1、文言文阅读1则,4题左右;

2、诗歌阅读1则,2题左右;

3、名句名篇默写,1题。

乙 选考题

以下两类阅读题,考生只能选答其中一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材料1则,4题左右。25分左右。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材料1则,4题左右。25分左右。

Ⅱ卷 表达

(五)语言文字运用

4题左右。15—20分。

(六)写作

60分。

 

V题型示例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的平衡性基本特质

李翔海

“文化生态模式”是指维护文化生态生存、绵延的根本律则与运行机理。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基本的世界图式可名之为“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图式,再现出的平衡性是其颇为独异的一个理论特质。

所谓平衡性,即将万物走向和谐看作是一个趋向于生机平衡即事物的构成要素之间和谐共处、共生并形成相对稳定、协调之均势的过程。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就世间万物的基本存在要素而言,它们均是由既相区别又相渗透从而形成两方面即阴阳构成的。在中国哲学家看来,天地宇宙、万事万物无一不是阴阳二气的产物。阴阳二气又是互相渗透的。阴阳互渗互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需、调协而生化万物,成为中国哲学世界图式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本身即是相互渗透的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被看作是天地万物得以存在的一个基本前提。其二,就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来看,亦体现为阴阳之间在相互对峙的平衡中通过此消彼长的不平衡而走向新的平衡的过程。换言之,亦即将事物的变化发展看作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中国哲学的这一理论特质在作为理解天地宇宙之基本观念框架的“阴阳五行”论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其三,就对事物发展趋势的价值取向来看,中国哲学特别注重“中”,即构成事物的诸要素均合理合度的状态。《周易》开启了中国哲学“尚中”的价值取向,在日后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中庸”、“中道”、“中和”、“中行”等学说和理念。如果说中国哲学中的“中和”理念是以中求和的话,那么,“中庸”则至少包含了为人处世以“适度”(无过无不及)为原则,通过各种不同因素的差异互补来寻求整体上的和谐统一(和而是不同),随时而中(时中)等方面的基本内容。这其中所追求的,不仅是有机的平衡,而且是动态的平衡。

                                       (节选自2005年8月9日《光明日报》)

1.下面对中国哲学“阴阳”概念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阴阳是存在于世间万物的中共生的一对相对稳定的基本要素。

B.阴阳二气是互相渗透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C.天地宇宙、万事万物都是阴阳二气相需调协而产生的,概莫能外。

D.阴阳之间的均势必须平衡而稳定不变,这是天地万物得以存在的一个基本前提。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万事万物均由阴阳二气构成,阴阳之间相互协调又相互对峙。

B.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相互间由平衡到此消彼长的不平衡再达到新的平衡。

C.中国哲学用相生相克的“阴阳五行”论来推算事物的变化发展、包括人的命运的发展动态。

D.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独异的一个平衡性特质,就是追求动态的平衡。

3.对中国哲学“中”的理念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中国哲学的“中”就是取中间路线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以使事物的诸要素构成合理合度的状态。

B.在事物发展趋势的价值判断上,中国哲学走的是“尚中”之路,其源头可上溯到《周易》。

C.中国哲学特别注重“中”形成了包括“中庸”、“中道”、“中和”、“中行”等学说和理念,内容极为丰富。

D.“中庸”是中国哲学一个“中”的重要理念,强调无过无不及,为人处世要适度。

E.中国哲学主张以中求和,又强调和而不同,因而这样矛盾的各要素要寻求整体的和谐统一,只能是一个矛盾互补的过程。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刘晏初为转运使,独领陕东诸道,陕西皆度支领之。晏有精力,多机智,变通有无,曲尽其妙。常以厚直募善走者,置递①相望,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食货轻重之权,悉制在掌握,国家获得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常以为:“办集众务,在于得人,故必择通敏、精悍、廉勤之士而用之。”其场院要剧之官,必尽一时之选。故晏没之后,掌财赋有声色者,多晏之故吏也。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常以爱民为先。诸道各置知院官,每旬月,具州县雨雪歉之状白使司。丰则贵籴,歉则贱粜,或以谷易杂货供官用。知院官始见不稔之端,先申,至某月须蠲(juān)免,某月须若干救助,及期,晏不俟州县申请,即奏行之。应民之急,未尝失时,不待其困弊、流亡、饿殍,然后赈之也。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

晏专用榷盐法②充军国之用。晏以为官多则民扰,故但于出盐之乡置盐官,收盐户所煮之盐转鬻于商人,任其所之,自余州县不复置官。其江岭间去州县远者,转官盐于彼贮之。或商绝盐贵,则减价鬻之,谓之常平盐,官获其利而民不乏盐。

晏以为江、汴、河、渭,水力不同,各随便宜,造运船,教漕卒,江船达扬州,汴船达河阴,河船达渭口,渭船达太仓,其间缘水置仓,转相受给。自是每岁运谷或至百馀万斛,无斗升沉覆者。船十艘为一纲③,使军将领之,十运无失,授优劳,官其人。数运人之后,无不斑白者。

晏为人勤力,事无闲剧,必于一日中决之,不使留宿,后来言财利者皆莫通报及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二》)

【注】①递:驿站。

      ②榷盐法:食盐专卖卖法

      ③纲: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

1.对下列各名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             白:报告。

B.晏不俟州县申请,即奏行之             俟:等待。

C.应民之急,未尝失时                   失:耽搁。

D.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           息:休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晏以为官多则民扰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故但于出盐之乡置盐官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其江岭间去州县远者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D.运谷或至百馀万斛,无斗升沉覆者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晏担任漕运使时,十分重视了解经济信息,控制各地物价,朝廷因而获利,也不用担心全国物价的暴涨暴跌。

B.刘晏及时了解名地歉收的情况,灾情出现后立即奏请朝廷免除赋税,安排赈济灾民,因而使得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C.刘晏利用食盐专卖的方式,收购盐户所产之盐转卖盐商,虽然盐乡之外不再另设盐官,但食盐供应也能调度得当。

D.刘晏认为应依据各条河流的不同特点,因利乘便,分段漕运,建造运船,训练漕卒,从此每年安全运送谷物有时多达百余万斛。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常以厚直募善走者,置递相望,觇报四方物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丰则贵籴,歉则贱粜,或以谷易杂货供官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船十艘为一纲,使军将领之,十运无失,授优劳,官其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别巷华

王勃

送送多穷路,逞逞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送送”句表现了作者与友人的难舍之情;“逞逞”句是写作者想象中将来友人在沿途问路时一种不安的心情。

B.颔联两句紧承首联的“穷路”、“问津”,作者设想了友人未来道路的险恶,可能遭遇的厄运。其实,也表道理作者亲身的感受。

C.尾联两句,前一句紧扣着诗题中的一个“别”字;后一句直抒胸臆,充分表达了作者会永远怀念友人的一种惜别之情。

D.诗中的“穷路”是借用了晋阮籍“穷途之哭”的典故。在诗中,作者其实是以此业表达他与友人身处困窘而悲凉的境况。

2.请对本诗的颈联作一简要的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云气,负青天。(《庄子·逍遥游》)

(2)苔痕上阶绿肥,草色入帘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3)我劝天公重科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已亥杂诗》)

2.以下题目,请任选两题进行默写。

(1)海南在全国率先广泛创建文明生态村,村寨四周绿树环绕,山峦苍翠,使我们联想到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两句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朋友是人生的财富,古诗词中有许多表达友情的诗句,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请默写两句表达对朋友思念或牵挂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的活动级一度陷入僵局的两岸关系带来了生机。请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描述这个可喜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1—4题。

胖子和瘦子

(俄)契诃夫

尼古拉铁路①一个火车站上,有两个朋友相遇:一个是胖子,一个是瘦子。胖子刚在火车站上吃过饭,嘴唇上粘着油而发亮,就跟熟透的樱桃一样。他身上冒出白葡萄酒和香橙花的气味。瘦子刚从火车上下来,拿着皮箱,包裹和硬纸盒。他冒出火腿和咖啡渣的气味。他背后站着一个长下巴的瘦女人,是他的妻子。还有一个高身量的中学生,眯细一只眼睛,是他的儿子。

“波尔菲里!”胖子看见瘦子,叫起来,“真是你吗?我的朋友!有多少个冬天,多少个夏天没见面了!”

“哎呀!”瘦子惊奇地叫道。“米沙!小时候的朋友!你这是从哪儿来?”

两个朋友互相拥抱,吻了三次,然后彼此打量着,眼睛里含满泪水。两个人都感到愉快的惊讶。

“我亲爱的!”瘦子吻过胖子后开口说,“这可没有料到!真是出其不意!嗯,那你就好好地看一看我!你还是从前那样的美男子!还是那么个风流才子,还是那么讲究穿戴!啊,天主!嗯,你怎么样?很阔气吗?结了婚吗?我呢,你看得明白,已经结婚了……这就是我的妻子路易丝,娘家姓万采巴赫……她是新教徒……这是我儿子纳法奈尔,中学三年级学生。这个人,纳法尼亚②,是我小时候的朋友!我们一块儿在中学里念过书!”

“我们一块儿在中学里念过书!”瘦子继续说,“你还记得大家怎样拿你开玩笑吗?他们给你起个外号叫赫洛斯特拉托斯③,因为你用纸烟把课本烧穿一个洞。他们也给我起个句号叫厄菲阿尔忒斯④,因为我喜欢悄悄到老师那儿去打同学们的小报告。哈哈……那时候咱们都是小孩子!你别害怕,纳法尼亚!你自管走过去,离他近点……这是我妻子,娘家姓万采巴赫……新教徒。”

纳法奈尔想了一会儿,躲到父亲背后去了。

“嗯,你的景况怎么样,朋友?”胖子问,热情地瞧着朋友,“你在哪儿当官?铸到几吕官了?”

“我是在当官,我亲爱的!我已经做了两年八品文官,还得了斯坦尼斯拉夫勋章。我的薪金不多……哎,那也没关系!我妻子教音乐课,我呢,私下里用木头做烟盒。很精致的烟盒呢!我卖一卢布一个。要是有人要十个或者十个以上,那么你知道,我就给他打个折扣。我们好歹也混下来了。你知道,我原来在衙门里做科员,如今调到这儿同一类机关里做科长……我往后就在这儿工作了。嗯,那么你怎么样?恐怕已经做到五品文官了吧?啊?”

“不,我亲爱的,你还要说得高一点才成,”胖子说,“我已经做到三品文官……有两枚星章了。”

瘦子突然脸色变白,呆若木鸡,然而他的脸很快就往四下里扯开,做出顶畅快的笑容,仿佛他的脸上和眼睛里不住迸出火星来似的。他把身体缩起来,哈着腰,显得矮了半截……他的皮箱、包裹和硬纸盒也都收缩起来,好像现出皱纹来了……他妻子的长下巴越发长了。纳法奈尔挺直身体,做出立正的姿势,把他制服的纽扣全都扣上……

“我,大人……很愉快!您,可以说,原是我儿时的朋友。现在忽然间,青云直上,做了这么大的官,您老!嘻嘻。”

“哎,算了吧!”胖子皱起眉头说,“何必用这种腔调讲话呢?你我是小时候的朋友,哪里用得着官场的那套奉承!”

“求上帝饶恕我……您怎能这样说呢,您老……”瘦子赔笑道,把身体缩得越发小了,“多承大人体恤关注……有如使人再生的甘霖……这一个,大人,是我的儿子纳法奈尔……这是我的妻子路易丝,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新教徒……”

胖子本来打算反驳他,可是瘦子脸上露出那么一副尊崇敬畏、阿谀谄媚、低首下心的丑相,弄得三品文官恶心得要呕。他扭过脸去不再看瘦子,光是对他伸出一只手来特别。瘦子握了握那只手的三个手指头,弯下整个身子去深深一鞠躬,嘴里发出像中国人那样的笑声:“嘻嘻嘻。”他妻子微微一笑。纳法奈尔并拢脚跟立正,把制帽掉在地下了。三个人都感到愉快的震惊。

1883年

【注】

①在莫斯科和彼得堡之间的一条铁路,以沙皇尼古拉一世命名。

②纳法奈尔的爱称。

③希腊人,公元前356年放火烧掉了以弗所城逖安娜神庙,因而闻名。

④希腊人,公元前5世纪,为波斯军队带路,出卖同胞,引敌入境。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篇小说通过两个老同学在车站邂逅的场景和对话,描绘了两个人的情绪变化,反映了俄国官场中的森严等级和小官吏的卑躬屈节,鞭挞伪善、庸俗的社会畸形心态。

B.这篇小说的开篇非常简洁:“尼古拉铁路一个火车站上,有两个朋友相遇:一个是胖子,一个是瘦子。”一句话就把小说的地点、人物、事件交代齐备了。

C.这篇小说着重描写的人物是瘦子,对他前后的态度变化采取了夸张的对比的写法,这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D.这篇小说情节离奇曲折,作者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现小说重要意象。

E.这篇小说提示的社会问题是深刻、严肃的,但由于作品中夹杂着浓厚的幽默、滑稽成分,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减弱了小说主题原有的悲哀、凝重之情。

2.胖子后来说:“我已经做到三品文官”。在此之前,小说在哪些地方对胖子的身份作了伏笔暗示?请找出来并做简要分析。

3.自由简析“三号人物”纳法奈尔。

4.有人说,小说写三品文官胖子十分看重小时的友谊,而八品文官瘦子却是一副奉承阿谀、低首下心的丑相。这是否表示作者对待胖子和瘦子的态度不一样?小说为什么把讽刺的主要矛头对准“小人物”瘦子而不是达官贵人胖子?请你谈谈作者这种艺术处理的得失。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居里夫人自传(节选)

1914年8月1日,德国向法国宣战。所有符合条件的公民,包括实验室的职员和学生,都加入了军队的行列,镭研究所实验室里只剩下我和一个有严重心脏病的技师。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都应该义无反顾地尽其所能,帮助国家渡过难关。我当然也不能例外。我把实验室所储存的镭,放到绝对安全的地方藏起来,努力发挥自己的专长和学识,尽一切努力为国家作应有的贡献。我主要的工作是为各个军事医院提供X射线检查,同时负责组织战地医疗队。

战争期间,利用X射线能够查出伤员弹片所在的确切位置,医生手术时十分迅速和准确。如果是骨骼和身体器官受到损伤,通过X射线也能一目了然地发现。借助这一手段,医生对许多内伤的恢复情况也能了然于心,但是战争开始的时候,没有一所军事医院配备X射线治疗仪器,也没有必要的技师,在其他的医院里这种设备也是寥若晨星。

我决心自己来解决设施和技师这两大难题。我四处奔走,把所有的实验室X射线设备集中在一起,1914年8月和9月两个月里,建成了几个X射线医疗站,由我培训的志愿者在医疗站里负责具体操作。在马恩战役中,这几个X射线医疗站起了很好的作用,只是这种设备和人员太少,无法满足整个巴黎地区所有医院的需要。

我向红十字会请求帮助,他们给了我一辆普通的敞篷汽车,经过我的设计和改装,这辆车变成了流动X射线医疗车。车上有一台设备齐全的X射线放射设备,一台发电机固定在车厢里,利用汽车上的发动机带动发电机以供应X射线设备所需的电力,只要有医院需要,我们便迅速开车赶到。

医生们尝到了流动医疗车的好处,这种车的需求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我向政府提出了增加流动医疗车的计划,很快得到“全国伤员救护会”的大力帮助,他们的工作效率很高,我的计划在最短的时间里变成了现实。法国与比利时之间的作战区以及法国其他地区,总共创建和改选了200多处X射线医疗站,还为军队装备了20辆流动X射线医疗车。这些车辆都是各界人士慷慨捐助的,还有些人捐赠了整套的X射线放射设备。这些私人捐赠对求助战地受伤士兵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时,称职的司机很少,没办法我自己学会了开车,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就亲自开车前往。那些医院和救护站在医生、护士们大公无私、勇于牺牲的精神,使我们心生钦佩之情,并常以她们的精神鞭策自己去克服一切困难。那些被抬到救护车上的伤员们鲜血淋漓、血肉模糊,令人不忍目睹。在作X光检查时,他们咬紧牙关强忍着搬动身体所带来的剧痛,从来没有任何抱怨。他们在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痛苦时所表现出的坚强毅力和坚忍不拔的顽强精神,经常让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们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对人类生命的摧残,永远忘不了那血腥恐怖的场面,我坚决反对一切战争。

当时我最为头痛的一件事是没有得力的助手,帮助我进行X光检测。因为X射线技术在医学领域使用不久,掌握这方面知识和技术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战争时期,符合条件的人大多数都去服兵役了,我决定培养妇女做我的助手。于是,我向卫生部建议,在伊迪斯·卡维尔医院下属的护士学校里,增加一个X射线照相科。我的建议很快得到批准。1916年,镭研究所开始组建这个科并培训学员,在整个战争期间共培训了150名妇女。所学习的课程有基础理论和解剖学,此外还要接受一般的实习和训练。她们的文化基础都比较低,但只要肯努力学习,便能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在这里毕业的学员后来都成了优秀的X射线照相技师,得到了卫生部的赞赏。其实,按她们所学的课程只能成为医士的助手,但是她们当中却有很多人能够独立操作这项技术,真是非常的难能可贵。

由于战争期间从事了大量医疗救护工作,我在X射线在医疗的应用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大量的医疗检验新技术知识。为了说明、证实X射线照相术对医疗的重大价值,尤其是对在战争时期的发展与和平时期的用途进行比较和说明,我编写了一本名为《战争中的放射学》的书,并将它出版发行。

(选自《相伴一生的伟大传记》,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因为有了居里夫人,所以能够利用当时在医疗技术上领先的又极少人能掌握的X射线技术,来做好医疗救护工作。

B.战争期间,法国称职司机很少,居里夫人自己学会开车,各个军事医院都是由居里夫人亲自驾驶流动医疗车去提供X射线检查的。

C.因为居里夫人是女科学家,安排的培训课程就十分切合女学员实际,所以培养的妇女X射线照相技师得到了法国卫生部的赞赏。

D.居里夫人不仅在科学研究上立下卓著的功勋,而且在国难当头的时刻,努力发挥自己的专长和学识,尽一切努力为国家作应有的贡献。

E.居里夫人的自传思路清晰,表述准确具体,文笔朴实无华,体现了她作为一名自然科学家的行文风格。

2.请找出最能概括居里夫人在战争时期行动的指导思想的一段话,并作简要分析。

3.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居里夫人是怎样努力发挥自己的专长和学识,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请用摘要原文、编写要点提纲的方式列出居里夫人所做的主要工作。要点提纲图表要求列出三个层次。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居里夫人中断了伟大的镭研究工作,而去做普及的战地救护工作;“自传”顾名思义应当写自己,可传主却用了许多笔墨去写读者不一定想知道的医生、护士、学员、伤员和工作人员。请你谈谈居里夫人这样处理的得失。

五、语言文字运用

1.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的音质很好,可惜师出无名,如果能有名师指点,他在音乐上肯定会有光明的前途。

B.现在,电子辞典和类五花八门,质量良莠不齐,选购到真正让人满意的产品并不容易。

C.这个社区小组的服务项目很多,诸如订报送奶、补衣修鞋、代买菜粮等等,不一而足。

D.这一批年轻有为的科学家,正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在追求科学真理的征程上不懈地行进。

2.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除了向这个地区的农民们学习、访问和进行实地考察之外,还查阅了大量的地方志和文学史资料。

B.此次事件引发了公众对政府应该如何处理突发社会事件以及商界应该承担哪些社会责任等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讨论。

C.目前,集市上出现了少数人欺行霸市、哄抬物价、甚至殴打工商管理人员,严重损害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整顿集市秩序是当务之急。

D.《通知》严禁上级部门不得违反有关规定干预下级机关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配备,强调机构改革涉及的人员要正确对待进退留转,服从组织分配。

3.下面是以东江市作家协会林主席、郑副秘书长和作家张娇兰、陈跃志(简称林、郑、陈、张)的访谈实录,请根据这段实录,整理一段有关东江市作家协会的情况介绍。(不超过170个字)

林:我们市作家协会现在已经有325名会员。想起1980年成立的时候,才有56名会员,一晃20多年过去了,我们这些老会员全都年过50啦。

郑:这是自然规律嘛,后来进来的会员都比我们年轻,更令人高兴的是,现在涌现了不少青年作家,35岁以下的会员已经有43名了。

陈:还应该高兴的是,女作家也不少……

张:对呀,三八节女作家聚会,算了一下,我们已经有了123名女会员了。

郑:女作家中诗人多。端阳节也是诗人节,那天作协的男女诗人会员全来了,89人济济一堂,18位这两年获省级以上奖项的诗人朗诵了他们的作品,盛况空前哪!

张:获奖的作品还是散文多,这两年省级以上奖项散文就拿了38项,小说少一点,9项。

陈:专门写小说的作家也少一些,只有53名,其他的作家的作品类型比较杂,但还是以散文为主。

林:我们每年都有20多部作品出版,发表的单篇作品就没法统计了,不容易啊,经济发展了,地方文学发展也实在很快……

 
  
  
  
  
  
  
  
  
  
  
  
  
  
  
  
  
 
 
  
  
  
  
  
  
  
  
  
  
  
  
  
  
  
  
 
 
  
  
  
  
  
  
  
  
  
  
  
  
  
  
  
  
 
 
  
  
  
  
  
  
  
  
  
  
  
  
  
  
  
  
 
 
  
  
  
  
  
  
  
  
  
  
  
  
  
  
  
  
 
 
  
  
  
  
  
  
  
  
  
  
  
  
  
  
  
  
 
 
  
  
  
  
  
  
  
  
  
  
  
  
  
  
  
  
 
 
  
  
  
  
  
  
  
  
  
  
  
  
  
  
  
  
 
 
  
  
  
  
  
  
  
  
  
  
  
  
  
  
  
  
 
 
  
  
  
  
  
  
  
  
  
  
  
  
  
  
  
  
 

(170个格)

4.扩展下面的句子。要求使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并保持原意。(不少于65个字)

阳光照在他脸上,为了父母的期盼,朋友的嘱托和自己心底的那份信念,他迈开步子朝前走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按情境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高中即将毕业,你班欲组织毕业晚会活动。

(1)班务会征集晚会主题词,要求是简洁、形象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请你设计一则主题词。

(2)根据节目表,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之后是舞蹈《友谊地久天长》,请你为连接这两个节目写几句串台词。

(3)毕业晚会后,学校校报编辑向你约稿,要你为校报“青春寄语”栏目就高中毕业写一篇展望未来的短文,鼓励同学们开拓崭新的生活,请你以“青春是……”开头写一段含有激情的话,送给即将毕业的同学。

(4)晚会后,你感到收获很大。第二天上学时,高二的一位同学问你:“马上要高考了,时间那么紧张,你们还搞这样的活动,划得来吗?”请你用一两句话得体地回答他,表明他的看法。

六、写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在近期发布研究结果。随着学历的增加,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在城市,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6倍、16.5倍、55.5倍、281.55倍和323倍。著名重点高校,农村学生的比例逐渐减少。例如清华大学2000年农村学生的比例为17.6%,比1990年减少4.1个百分点;北京大学1991年农村学生比例为16.13%,比1991年减少2.5个百分点。不过经过扩招,在2003年,一些高等学校例如唐山学院、华北煤炭医学院、河北理工学院等在校农村学生的比例占到60%以上。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附:

I.文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共64篇段)

(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推荐背诵的篇目

7—9年级(50篇)

1.孔子语录                         

2.鱼我所欲也                                                    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曹刿论战                                                      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6.出师表                                                      诸葛亮

7.桃花源记                                                      陶潜

8.三峡                                                        郦道元

1、说(四)                                                      韩愈

10.陋室铭                                                     刘禹锡

11.小石潭记                                                   柳宗元

12.岳阳楼记                                                   范仲淹

13.醉翁亭记                                                   欧阳修

14.爱莲说                                                     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诗经

17.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

18.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

19.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

20.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王勃

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

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

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26.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27.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百草折)                         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

3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

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

36.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

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

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促淹

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珠

42.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王安石

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

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45.游山西村(莫笑家家腊酒浑)                                   陆游

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4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

50.已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任斜)                               龚自珍

(二)高中课程标准中建议的诵读篇目

1.劝学                                                          荀子

2.逍遥游(北冥有鱼……圣人无名)                                庄子

3.师说                                                          韩愈

4.阿房宫赋                                                      杜牧

5.赤壁赋                                                        苏轼

6.氓                                                         《诗经》

7.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岂余心之可惩)                        屈原

8.蜀道难                                                        李白

9.登高                                                          杜甫

10.琵琶行                                                     白居易

11.锦瑟                                                       李商隐

12.虞美人(纯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13.念奴娇(大江东去)                                           苏轼

14.永遇乐(千古江山)                                         辛弃疾

II.题型示例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D.(D.阴阳之间的平衡和稳定只能是协调的、相对的。)

2.C.(C.“阴阳五行”论是中国哲学理解天地宇宙之基本观念框架,用相生相克的五行来推算事物和人的命运是星相家的做法。)

3.A、E、(A.“中”不是“取中间路线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E.“以中求和”与“和而不同”并不矛盾。)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D.(D应为“增长”。)

2.A.(项第一个“则”是连词,表承接,译为“就”,第二个“则”是连词,表转折,译为“却”;B项两个“于”都是介词,译为“在”;C项两个“其”都是代词,译为“那,那些”;D项两个“者”都是代词,译为“……的”。)

3.B.(刘晏预先奏请朝廷,而非灾情出现后奏请朝廷。)

4.(1)常以优厚的报酬招募善于奔走的人,并设置驿站远近相望,来打探并报告各地的物价。

(2)丰收时就用高价收购粮食,歉收时就用低价卖出粮食,或者用粮食交换其他各种货物供给官府使用。

(3)将十艘船编为一纲,让军将带领着,运送十次未出现闪失,就给予优厚的慰劳,让此人做官。

《刘晏传》参考译文:

刘晏起初担任转运使,只管理陕东一些地方,陕西各道全由度支主管。刘晏精力充沛,机智过人,善于灵活地处理多变的事情,办得恰到好外。他常以优厚的报酬招募善于奔跑的人,安排他们轮流交替地观察(并安置前后相望的驿站),以了解和报告各地的物价。即使很远的地方,也要不了几天时间就都能传达到转运官署来。各地粮食和货物价格变化情况的权衡比较,(他把钱粮方面塾轻塾重的权变,全部控制在手中)完全被控制在他的掌握之中,韩廷因此获利,而全国各地也没有物价暴涨暴跌的忧虑。他常主张:“要想办理好各项事务,关键在于用人得当。所以,必须选择通达敏捷、精明强干、廉洁勤勉的人,对他们加以任用。”他所管辖的交场、船场、巡院等处,凡是担任要职、处理繁难事务的人,必定是当时选拔出来的得力人员。所以,在刘晏去世之后,掌管财赋的有名人物,多数是刘晏旧日的属下。刘晏还认为天下户口不断增多,那么赋税的收入来源就自然会更广,所以他在理财时常把爱护百姓作为优先考虑的因素。他在许多地方分别设置掌管巡察的官吏,每十天、一个月,都要写出当地州雨雪丰歉情况,报告给转动使官署。丰收了,官府用高价收购粮食;歉收了,就用低价卖出粮食,或者用谷物交换农民手中的其他货物来供给官府使用。各地负责巡察的官员一旦发现有歉收的苗头,就要先报告,申明到了某个月份必须减免赋税,到了某个月份必须提供救助。到了那个时间,刘晏不等待那些地方州县的官员提出申请,就及时奏请朝廷实施。刘晏应对百姓的急迫要求,从未没有耽误过时间,他不会等到那些百姓困窘至极、四处流亡、已经饿死,然后再去赈济他们。因此,他管辖下的地方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住户和人口都有很大的增长。

刘晏用食盐专卖法获得的利润作为国家军事的费用。刘晏认为官吏多了百姓就会受到骚扰,所以他只在产盐的地方设置盐官,收购盐户煮熬的盐转卖给盐商,任他们贩运到各地去卖,其他不产盐的地方不再设置盐官。那些处在江岭之间距离产盐地很远的地方,就转运官盐贮存在那里。有时盐商不来盐价升高,官府就减价把盐卖给百姓,叫做“常平盐”。这样一来,既让官家获得了其中的利润又让百姓不再缺乏食盐。

刘晏认为长江、汴水、黄河、渭水的水流缓急各不相同,他依据各处的不同特点,因利乘便,分别制造运送谷物的船只,训练漕运的士卒,长江的船抵达扬州,汴水的船只运抵河阴,黄河的船只运抵谓水流入黄河的河口,渭水的船只运抵太仓,各地段之间都在水边设置粮仓,由上一段转送给下一段。自此,每年运送谷物有时达到一百多万斛,没有一斗一升在水中沉没。刘晏将十艘船编为一组,叫一纲,让军将带领,运送十次未出现闪失,便给予优厚的慰劳,让此人做官。屡次运送以后,运送者便没有不是头发白的人了。

刘晏为人勤奋努力,事务不论平常还是紧急,一定要在一天之中处理完毕,不让它们滞留过夜,后来讲论财利的官员没有能够赶得上他的。

(二)诗歌阅读

1.C.(“俱是”句不仅表明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也表现了友人对诗人的想念之意。)

2.①对仗工整。后句的“共”照应前句的“同”,既写出两人心情的凄苦,也写出了两人情意之深厚。②以实写虚。将无形的心情写成了漂泊之物,使人在天涯的一种沦落之情更加形象、生动。

(三)名句名篇默写

1.(1)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羊角而上九千里

   (2)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3)不拘一格降人才

2.(略)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D.E.(D.作者只是截取了一个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段,情节并不离奇;“意象”常用于分析诗歌和散文。E.小说悲哀、凝重之情其实深深蕴含于字里行间,正是透过喜剧化的幽默、滑稽,小说揭露的社会问题更加令人悲哀。)

2.(1)“胖子刚在火车站上吃过饭,嘴唇上粘着油而发亮,就跟熟透的樱桃一样。他身上冒出白葡萄酒和香橙花的气味。”与瘦子的“冒出火腿和咖啡渣的气味”对比,暗示胖子经济情况远远好于瘦子。

(2)通过瘦子之口描述胖子的形貌穿戴:“你还是从前那样的美男子!还是那么个风流才子,还是那么讲究穿戴!”这也隐隐约约暗示了胖子的地位和身份不简单。

(3)“胖子”。在那个时代,高官和财主的体形多肥胖。

3.(1)从表现手法分析,小说四处描写纳法奈尔的行为动作,通过行为动作反映心理。在知道胖子是三等文官之前有两处,“想了一会儿,脱下帽子”,“想了一会儿,躲到父亲背后去了”。心里犹豫,不想太靠近。知道之后也有两处,挺直身体,立正的姿势,制服的纽扣全都扣上,还紧张得把制帽掉在地下了。过分的崇敬,也不是正常心理。

(2)从人物结构关系分析,讽刺地写“三号人物”纳法奈尔,是从侧面烘托“一号人物”瘦子的形象。

(3)从人物塑造的社会价值分析,说明崇拜权力的思想意识已深深入了下一代。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