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作文 - 正文
2010年甘肃优秀高考作文佳作巡展:理性阅读
来源:2exam.com 2011-1-20 9:35:56 【字体:小 大】

  阅读,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管如今电子媒体、网络媒体如何发达,在音像信息接收之余,阅读依然是获得知识最主要的途径。面对卷帙浩繁的书卷、五彩缤纷的期刊杂志或者无奇不有的网页,人们的阅读方式亦有所不同,时下流行的浅阅读就是其中之一。
    浅阅读,就是为了追求简单、有用而不耗费大量时间的阅读,是浅尝辄止,甚至走马观花。据统计,自上个世纪末,中国的阅读率连续走低,目前已低于百分之五十。市场上诸如“图解”、“戏说”、“文摘”等快餐式的阅读日益盛行,人们在忙碌中和压力下,用来进行深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这些情况的出现,与当今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文化信息的传递、交流更加便捷有很大关系。浅阅读也就是伴着这些情况应运而生且日渐融入大众生活中。
    阅读的魅力在于深思熟虑,在于有所领悟,在于生发见解。传统的阅读方式中,最为讲求的就是专心致志深入其中的阅读。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汗牛充栋的书卷典籍传承着几千年的文明。要探求这文明的精髓,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就要深入其中玩味、体会。有人云:“读书取正,读易取变,读骚取幽,读庄取达,读汉书取坚,最有味卷中岁月。”反观时下流行的浅阅读,借助着出版业的兴盛、媒体的宣传、网络文化的流行,使得阅读更大程度地转向追求轻松、愉快、实用且有趣,也就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为了一时之需要进行功利化的阅读。加上多媒体、电子图书等的发展,阅读变得更为浅显易懂和泛化,手不释卷渐行渐远了。正如流行的一句话:让李敖去思考,我们只读一读李敖。当然,这种浅阅读也有长处,比如能激发一时之兴趣,然后随着阅读去追寻究竟;也能培养更为精确高效的阅读方式,在有限的时间取得信息的最大化。
    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阅读是开启智慧的妙方,是历练“人品”、锻造“人性”的过程,这里的阅读就是深阅读。如今,深阅读和浅阅读共同存在,人们各取所需。如果说前者是深入体会,是一杯清茶一卷书,是鲍鱼的话,那么后者就是追求宽泛,是图画音像加动漫,是粗粮……但是我们要明白,阅读就要系统化,要有所感悟,不能当作休闲,也不能肤浅。


【评审感言】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获得知识就得要阅读。作者在文章开始并没有直接摆明自己的观点,而是从时代现状入手,引出浅阅读,并结合现实环境来说明深、浅阅读的功用,通过对比让读者有所取,表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内容不突兀。
    本文在语言表达上,字里行间透露着理性的光芒;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言运用恰当,说理到位;适当的比喻增强了说理的形象性,合理的假设提升了行文基调、强调了中心论点。
    该考生并未单纯偏于浅阅读或深阅读,而是运用哲学的思维,理性化地思考问题,引用资料数据,使文章极具说服力,文章思路清晰,扣题紧密。

 

将这篇文章一键分享到: Qzone一键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网易微博分享 分享到人人网 转贴到开心网 QQ书签 Google书签 Del.icio.us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