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辅导 - 高考综合习题 - 正文
轻松学英语、快乐赢高考
来源:《求学》2004第2期 2005-5-14 10:03:55 【字体:小 大】

 

    细细算来,今年已经是我学习英语的第8个年头了。和许多英语爱好者一样,对我来说,学习英语是一个漫长但又充满挑战与乐趣的历程。当然,这种乐趣的获得首先来源于兴趣与自信。在获得了这种兴趣与自信后,方法与技巧便是制胜的关键。我的一套英语学习方法,使我的英语学习变得简单、轻松,使得我在学习英语的愉悦中,轻松跨越了高考
首先说自信心的培养。不要轻易地否定自己的能力,而是首先寻找那些可以改进的因素,并且相信自己有能力改进这些因素。这种积极的自我指导意识,不应只针对英语的学习,在其余各科的学习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我的成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有一半归功于它。自信不是凭空而来的,它需要一种自我成就感与自我满足感去搭建。这就涉及到学习方法的问题了。战胜高考英语,我的英语学习与应考主要是从易到难、从简到精、持之以恒、注重战术。
先说从易到难。凡事只有从简单的开始,容易了才能产生“兴趣”,才容易把事情进行下去。具体到英语每一个单元的学习,如果你觉得背单词很件困难的事,那么先从你最感兴趣的,最简单的单词入手,然后剩余的单词可以在对课文有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背单词通过读音拼写来记,这对于较长的单词记忆最有效。对于课文中的句型,你不必急于一下把它弄清记牢,可以先看一下原文的中文翻译,把整篇文章的意思理解通透了再一一对照英文,然后根据辅导书或老师上课时所画出的重点,慢慢剖析其句子成分、句型句式。经过这样一个细致的过程,相信你对课文的重点语法的理解一定会增强。
再说从简到精。这对于听力与阅读较为适用。对泛听和泛读只要求掌握其大意,但前提是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关键词汇,迅速地捕捉全文的主旨。大家可以选择一些自己最感兴趣的报道、文章来看来听。每天早7点晚11点的CIR英语新闻,虽然其为中国的英语电台,但其语速和遣词造句较容易为英语初级者所接受。有条件的还可以收听VOA的慢速英语。我对政治比较感兴趣,从高二起就订了China Daily,其实当时我的词汇量也相当有限,记忆单词也并非一两天的工夫,如此复杂难懂的文章对我来说压力自不待言。因此我在看之前先选择一些生词和熟词比例小于等于1:1的文章。阅读前先进行快速阅读前的预览,即试着看开头几句,若还勉强能懂,那就不妨继续;若反复看了几遍还是一头雾水,那不如放弃。对于选定的一篇文章,我的原则是:不管懂多少,看完再说。也许在这篇文章中,你对其中的几个段落甚至一半以上的段落都不大理解,但只要你明白文章的大意,那么你就成功了。经常这样进行训练,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和推断能力,还可以拓宽知识面,有助于更多文章的理解。这个原则对于泛听也同样适用,不要苛求自己对每一句话,每一个单词都听得清清楚楚,但求能对文章大意有所了解。
对于精听精读来说,我们的要求是要能抓住具体细节,并有一定的分析概括能力。这种能力往往是考试所要求的水平。因此,我们选择的材料内容、难度和形式就要切合考试的选题,要按照考试的要求来进行训练,而且这一训练的密度要远大于泛听泛读。精听应该选一些生活、学习、工作上的短对话,而且最好是纯正的英美人发音,以此来适应地道英语的发音、语速以及对话用语。一遍听不懂,就反复听,直到听清为止。实在不行,就找录音原文来看,然后针对自己听不清的部分进行模仿、记忆。精听的最高境界是能听写下来并能快速的重复,在平时训练中,适当的给自己做一些听写,是最好不过的,因为这可以锻炼你对语言的反应能力和记忆能力,真正考起试来,就会应付自如了。精读材料应该选择一些难度适中,篇幅在400~600字之间的文章,内容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物传记、人文历史等方面。建议大家买一些英语分类阅读的书,每天挑一两篇不同题材的文章做阅读理解,对于不懂的单词不要急于查字典,而要努力通过上下文猜出其意思,因为考试中常会出现类似的题型。等做完整篇阅读理解后,再逐一查阅,并试着记下他们,单词量的增加往往是从精读开始的。而且在精读过程中,要努力养成善于分析长句、理清文章脉络的习惯,这是对英语成绩好的同学的进一步要求,也是英语水平提高的关键。
学英语贵在能持之以恒,这是学习态度问题。正如美国总统林肯所说:“一个人必须依据语言、逻辑和‘简单的常识’来决定问题和建立自己的行动计划。”我个人的经验是,每天坚持抽出一个半小时看英语。具体安排如下:7:10am~7:30am晨读英语;晚自习的头45分钟左右复习当日英语课内容并做两篇阅读理解或完型填空;11:00pm~11:20pm听英语磁带或英语新闻;周末专门抽出一个小时来做精听训练,然后再花半个小时整理一周的笔记、总结做题的得失。这样算来,只要你每周坚持花大约10小时就可以将英语打理得井井有条了。当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学习英语的最佳时间来设计合适自己的计划。
最后说战术。基本功要扎实,具体要做到:对课本核心词汇的拼写、用法的掌握度达到70%~80%;听力、阅读始终维持在训练状态中;对本单元所学的语法、句型有较清晰的脉络。只有这样到考试时才不会因平时缺少积累和训练而紧张。
考试时,应针对各类不同的题型而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术,如听力部分要求抓住关键词汇、反应迅速、思维千万不要在听不懂的地方停留,而应该跳过听不懂的部分,迅速与说话者的思维相连接。你听不懂的那些部分很有可能在随后的陈述中做出进一步的解释,而这就是你获取二次信息的最佳机会。单项选择要求你在面对选项时能迅速判断出该题的考点是什么,如是考名词的单复数还是考动词的时态、人称变化,还是固定句型的搭配等等。只有做了初步的定位,才可能有下一步运用所学知识解题的可能。对于那些答案模棱两可的题目,大家就要发挥平时对英语语感的积累,试着把困惑的答案复原到原句中,默念一遍,感到哪个顺口就选哪个,这种方法的成功率可达60%~70%。完型填空是普遍丢分的题型,做好完型填空,要靠两部分能力,一是较好的语感,二是较好的语法知识。前者要靠多读多听,后者要靠多看多分析。做题前不要忙着看选项,而是浏览整篇文章的内容,初步定一下是有关哪方面的题材,心里有谱了再下笔。做题时要保持思维的连贯性,甚至还要进行合理的推断,即判断作者这时可能在说什么,这样才可能选到正确答案。做阅读题时一定要戒骄戒躁,心静如水,小心谨慎地去读文章。我的经验是每看完一段话立刻看选项,寻找是否有出自该段的题目。这样做可以较大程度上保证你对文章信息掌握的完整性,还可避免因遗忘而重复看文章的低效率阅读。改错部分除了平时语法知识的积累外,大家还应该总结出常考的知识点,集中训练。写作,作为对英语语言的综合应用,其最原始的积累应来源于平时词汇、短语、句型的积累。当然,考前抽一点时间看一下参考书的写作模式,如开头、结尾的写法,引论时所用的语言等等,临时背这么三五个格式,虽非踏实的做法,但总比一点准备都没有的好。写作文不要急于下笔,宁可花5分钟时间理出大致提纲,然后再填充。行文力求整洁、少涂改;结构清晰,最好有明确的分点叙述。这一点十分重要,是获得印象分的关键。
以上是我高中三年来在英语学习方面的一些心得、经验,是我跨越了高考英语的法宝。这些方法在我大学英语的学习中依然使用,并不断地更新、补充。我衷心希望我的这点经验能对师弟师妹们的英语学习有所裨益,并希望彼此能在相互的交流学习中共同进步。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