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辅导 - 高考综合习题 - 正文
如何在现代文阅读中夺高分(一)
来源:《求学》2004第1期 2005-5-14 10:33:55 【字体:小 大】

考场现代文阅读要顺着命题者的思路进行,要掌握解答技巧才能获取高分。现代文阅读选材灵活多样,试题设置可涉及多方面内容。但从近几年《考试说明》与高考试题来看,其基本上没有离开对信息的整理与筛选这一命题宗旨。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而不是普及性考试,在“考查提取信息能力”这一指导思想下,高考阅读会增加一定的难度,会在“含蓄”方面做文章,这是考题设置首先要考虑的一个方面。尽管不同的文体对阅读技巧要求不太相同,但从平时复习应考来看,考生如果能多从以下几方面举一反三来加强阅读训练,在现代文阅读上获高分,不难。
(一) 留意信息提示语
一般说来,考场阅读文段在信息提示方面思路都是比较清晰的,选文较规范,其外在形式表现为有明显的提示性词语,常见的有如下几类:(1)“也”、“另外”、“此外”、“除此之外”、“一方面”、“另一方面”、“同时”、“与此同时”等这类表示列举的词语一般提示前后文并列的事例或观点;(2)“因此”、“总之”、“所以”、“由此可知”、“可见”等这类表示推断或小结的词语,表明后文将会有新的观点;(3)“其实”、“简直是”、“从一定意义上说”等表示强调观点;(4)“不过”则表明对前文否定,后文将有新的观点。所以,在阅读时就应该留意这类信息提示语,这有利于理清文章思路,提高阅读效率。(其实,为了使作文思路清晰,考生也应该在平时写作中有意识地运用这些词语)
[例1]    人类正面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向我们描述了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森林消失,沙漠扩大……另外,一些河流水量将大大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 
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量越来越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同时,雷击、虫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坏也使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遭到破坏,所以,要控制全球变暖,必须改变能源结构,大力植树造林。……(2003年高考题第二大题阅读题,着重号为编者所加,下文同)
[简析]    在第一段中的“另外”提醒我们,与前文相并列的现象是水资源的受破坏,在第二个文段中的“同时”则提醒考生“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有两方面。像这类词语,即使试题中没有设题来考查,在阅读过程中也应该留意(在备考训练中更应该如此)。
[例2]     微量元素硒自1817年发现以来,一直由于其毒害作用而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近20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实,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对于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生物营养作用。具体表现为:在肌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能够增强肌体免疫力,对癌症、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起控制和缓解的作用;另外,它还能延缓衰老,较好地抵抗环境中的有机或无机污染物的毒性。调查及实验研究发现,人体血硒含量越低,肝癌死亡率就越高。而食用含硒量高的粮食能够预防克山病、大骨节病的发生,口服硒盐能够防治俗称“鬼剃头”的铊中毒,同时,含硒较高的金枪鱼对水体中甲基汞的严重污染也“无动于衷”。因此,现在有人将富硒食品称为“污染时代的保健食品”。(节选自葛晓立《微量元素硒与人体健康》)
[思考] 
1. 硒对于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生物营养作用主要表现为           
2. 现在有人将富硒食品称为“污染时代的保健食品”,其事实依据是什么?
[简析]    
1. 从“另外”可断定硒有两个作用:一是增强肌体免疫力;二是延缓衰老。
2. 从“同时”可推断,在此要答两个要点:一是人体血硒含量与肝癌死亡率的关系,含硒量高的粮食、口服硒盐与某些疾病的关系;二是金枪鱼对水体中甲基汞的严重污染具有很高抵抗力。(考场中,在回答问题时,尽量用原文语句,即使有字数限定,也尽量要用原文中能负载文章信息的术语概述,这是评卷判分的关键)
[例3]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蔫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纹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思考]    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2003年高考题全国卷第19小题)
[简析]    答案: ①父母亲族的爱;②家乡的山水草木;③悲欢离合的家史;④邻里乡情。 
这一问题的答案可以从文章第二段中的“而且”和“同时”这两组字眼中看出,答案最少可以答出两点(考场中能找到了答题切入点,这已是成功的起点),再从“开始体会”“不可分割”“种在小小的心坎里”和“彼此了然”、“濡染着同一的风习”这些表示“烙印”的字眼中可推断出要答四个要点。 
附:练习
阅读下面文章片断,回答问题:
贝壳未碎
小城萨拉曼卡十分紧凑,不管你怎么走,只要找得到中间像一个方形老城堡似的市政广场,怎么也迷不了路。几乎所有的街道都从那里伸展出来,每次走得有点迷糊了,就再回到那里重新开始,几次下来,已熟如故土,不再有迟疑的步履。
但是,对于欧洲小城,千万不能这么套近乎。你以为已经了如指掌,实际上恐怕连边沿都没有摸着。特别是那些只给你提供一二个亮点的小城,更要另眼相看。一二亮点,是醇化过后的简明,背后躲着大量被省略的文章。
萨拉曼卡在市政结构上的亮点是那个广场,而在精神结构上的亮点却是大学。萨拉曼卡大学没有围墙,因此够不成表面上的中心。拐弯抹角都是大学的某系某科,连城里的一切纪念品商店都在出售与大学有关的物件。
事情一与大学相连,便立即变得深不可测,更何况萨拉曼卡大学是西班牙最古老的大学。我曾在一本历史书上读到过,哥伦布出发远航前为了进一步熟悉与航海密切有关的天文学知识,曾特地来到萨拉曼卡,与几位博学的修士探讨。这些修士,当时好像就是萨拉曼卡大学的教授,那么小小的萨拉曼卡早在哥伦布时代就已经是学术研究中心,它在欧洲人发现新大陆之前已经对辽阔的未知世界有过推测和遥望,而且懂得从天文学的高度来设计航线。
因此,它小不堪言又大而无边。(节选自余秋雨的散文集《行者无疆》)
1. 作者说,欧洲小城的“一二个亮点,是醇化过后的简明,背后躲着大量被省略的文章”。请简要回答:(1)“亮点”指的是什么?(2)“被省略的文章”比喻什么?
2. 萨拉曼卡城“贝壳屋”满墙雕饰的贝壳,在当初和在现今都具有象征意义。请依据文意说说这“贝壳”的象征意义。(待续)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