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临近,从4月18日起新浪考试频道联合择校网、考试在线频道推出“2007年全国高校高招网上咨询会”,邀请全国高校高招办老师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为考生介绍2007年各高校的最新招生政策,解答报考中遇到的问题。5月9日重庆大学高招办主任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为考生现场解答2007年的高招政策,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观众朋友、网友朋友,大家晚上好。我们今天的嘉宾是重庆大学的刘老师。
刘老师:各位网友、各位观众朋友大家晚上好,很高兴来到这里和大家交流。
主持人:非常欢迎您来到我们的直播室。其实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凡是由直辖市名字命名的都是重点大学,像北京大学、天津大学都是重点大学,那么重庆大学也肯定是重点大学,您觉得这个定理正确吗?或者说,从哪方面可以说它是一所重点大学?
刘老师:这个重点有几个层面,一个是全国教育部直属重点,也有地方的重点,这是不同的层面。
主持人:我刚刚说的是“211工程”的大学,是在重点之列。
刘老师:各有特色。
主持人:那么请您介绍一下重庆大学的情况。
刘老师: 重庆大学自1929年建校以来,已经走过了77个春秋,迎来了78个年头,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可以称“老”学校了。悠久的办学历史,以及所处地重庆在中国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包括众多的名人名家,比如:文有吴宓、艾芜,理有何鲁,工有冯简、李四光,商有马寅初、周均时等曾先后齐聚重大,可以说是汲取了名校名家之文化滋养,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十年代就成为当时国内外知名的、拥有文理工商法医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全国院系大调整,重庆大学按照国家布局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首批成为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后学校凭借良好的办学基础和办学实力,重新恢复并大力发展了经管文理包括艺术体育学科专业,特别是三校(与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专科学校)合并后学校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近十年来,重庆大学抓住重庆直辖、西部大开发、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等历史机遇大力建设和发展,现在的重庆大学是一所理工学科优势明显,经、管、文、法、教育等学科协调发展,特别是其机械、电气、能源、材料、信息、生物、经管等学科实力雄厚、声誉显著;建筑、城规、土木、建管、环保等学科齐全、位居前列;美术、舞蹈、影视表演等新兴专业特色鲜明、颇具人气。学校拥有博士后流动站1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82个,以及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学(MPAcc)、风景园林硕士、高校教师、建筑学等8个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涵盖理、工、文、经、管、法、教育等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82个。
重庆大学在78年的办学中为国家培养了近20万名高级专门人才,包括一大批学术界的专家大师、工程界的巨匠中坚、商企界的巨子和政界的精英。特别是在我国西部电力、能源、采矿、冶金、材料、机械、土建等行业的技术和管理骨干中,我校的毕业生占了很大比重,支撑起了新中国西部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半壁河山。
主持人:现在的各个高校呢都非常重视同学的全面发展,希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创建,那么贵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是以怎样方式进行的
重庆大学建立了“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教学为载体、第二课堂为拓展” 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强化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结合。在教学管理中,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学业时间安排的弹性制,创新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管理机制,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坚持产学研结合,成立校董事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如IBM、罗克维尔、西门子、中国核物理研究院等共建教学实验室33个,校外实习基地200余个,提升专业实验教学水平,确保学生的实践实习。通过“基础、综合、提高”三层次实验课程训练提高学生的基本科学实验能力;通过实验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实验实践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的有机结合,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鼓励在校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坚持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与专业素质教育的相互渗透。高度重视学生的第二课堂建设,将科技创新、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作为拓展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开展军政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组建学生创新团队,发展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学生文体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品质和能力,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我校在特色的人才培养开展了:
理工综合培养:学校每年从部分学科专业的新生中选拔优质生源,在一、二年级按高起点、厚基础的理工综合模式进行数学、物理、计算机、外语等理科基础课程的强化培养;三年级再回到原专业,配以导师指导其进行个性化学习,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培养其实践创新能力,成绩优异者,直接免试进入研究生阶段深造。
优异生培养:学校每年选拔1~2%的优异生,配备指导教师,从课程学习到科研训练,全面指导其进行个性化学习。对长期保持优异生荣誉的,推荐免试进入研究生阶段深造。
复合型人才培养:学有余力的学生均可辅修或修读第二专业。
“本硕”及“本硕博”连读培养:
在采矿工程、工程力学、冶金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专业中实施优秀学生“本硕”连读;在生物工程专业中实施优秀学生“本硕博”连读。建立激励和竞争机制,实行淘汰制和增补制。
“1+2+1” 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学生在我校完成大学一年级课程后,到美国的大学进行大二、大三年级的学习,四年级回到国内继续学习,合格毕业生可同时获得重庆大学和美方大学的毕业证文凭和学位证书。
弹性学制、选课制、导师制、主辅修制使学生在选修课程、安排学习进程、构建复合型知识能力结构等方面有较大的自主权。
推免研究生制:我校推免研究生比例可达总计划的15%,对在校期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或在某些学科有突出才能或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较强的优秀毕业学生,在毕业时,经本人申请、学院推荐,学校考核后可免试直接攻读硕士研究生。
与企业联合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与企业联合,在三年级的学生中选择部分优秀学生,给予学业资助,确定就业协议。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课程的同时,适当选修、补修符合企业特点的课程与生产实践,培养适应企业实际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我校的学生在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机器人设计与制作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机械设计创新竞赛及软件大赛等成绩斐然。如:在2002-2006年全国高校建筑学专业大学生建筑作业观摩与评选中,连续五年优秀奖(每年10个优秀奖)总数居全国第一;在全国首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我校荣获2项一等奖及优秀组织奖;在2006年第9届全国“挑战杯”飞利浦科技多米诺大赛中,我校代表队力挫群雄荣获大赛总冠军,在2006年全国机器人大赛中取得一项亚军,一项季军,一个二等奖(第四名)和两个三等奖。
主持人: 家长孩子对专业的选择呢往往是很难权衡的,到底是要选择传统的能看到就业趋势的专业呢还是尝试选择新的、特色的专业,往往考生没有头绪,那么请问老师,对于此种情况,您有什么建议呢,同时我想知道今年我们学校在专业设置这块是否添加新了的专业呢,并且哪些专业是我们学校的精品特色专业呢,可能考生和家长还是比较看重这一点的! 请老师给我们具体讲一下。
我校今年新增新闻学、公共事业管理(属于文理兼收,具体到各省分别为文科或理科);理科:物流管理、核工程与核技术;艺术类: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专业。其中核工程 与核技术专业需要特别予以介绍。首先是国内外急需,其次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同时待遇好,有良好的安全保障。由于我校在能源开发研究应用等方面有较好的基础和条件,因此开办此专业。该专业不失为有志者的一个较好的选择。
重庆大学的大多数专业应用性强,适应面宽,目前评选了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专业为优势特色专业,当然更多的专业也是很有特色和优势,社会认同度高。
重庆大学优势特色专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建筑学 城市规划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土木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软件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冶金工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测控技术与仪器 生物工程 工程管理 英语 应用化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建筑环境与设备 应用物理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热能与动力工程
主持人:是否可以介绍一下其中的重点专业来具体地说明一下。
刘老师:比如机械类专业,学科实力强,设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机械人才。
电气类专业,我校毕业生在我国东西部的一些电力部门,占有很大份分额,涌现了大批的的骨干和精英。
在建筑土木方面,特别在近十年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方面,贡献突出。
在信息学科方面,我校的ICT 技术、测控技术等为我国航空航天、通信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等等。
主持人:下面我们接进网友的提问。
网友:您好,我是内蒙考生的家长。我有几个问题:
1、重庆大学是否有专业级差?
2、在内蒙投放的名额有多少(理科)?是否招二本考生?超二本线30分是否可以报贵校?
3、是否有院校级差?
4、贵校是否有本硕博连读?
5、是否录第二志愿考生?
刘老师:
1、从2006年开始,我校就设立了专业级差,一二专业级差3分,二三专业级差2分,即“3、2、0、0”。
2、在内蒙今年的招生计划,理科为86名。在内蒙总的招生计划是90名,其余4名是艺术类。
主持人:那么重庆大学是一所理科的院校。
刘老师:我们理工计划量大,文科计划量偏少一些。
主持人:是否每个省的文理比例都是这样的?
刘老师:也不一定。
主持人:是否有文科招生的大省?
刘老师:四川和重庆的多一点,这里有传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