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相应的联系电话,大家可以进行咨询。
主持人:在这里也提醒各位家长和考生,如果大家对澳门大学感兴趣,请您多留意一下澳门大学的信息,这样对您的报考会很有帮助。
网友:我问的这个问题可能不太礼貌,就是我们这些内地的家长给孩子选择学校时,自己要有一个比较。请问,如果将香港、澳门的大学与内地大学做类比的话,那么澳门的大学在什么位置?有什么强势专业?您说了贵校是国际化的教育,学费也比较偏高,我们应该怎样做选择?
主持人:这位家长提的问题非常实际,因为把孩子送到澳门,就希望物有所值。那么澳门的大学在国际的排名当中是在一个怎样的位置?
汪老师:其实这个问题很直接,不是什么不礼貌的问题,这是我们经常会碰到的问题。其实高校不会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也没有这个直接的答案。其实大家对内地高校熟悉一点,我们和内地的一些高校也有合作,基本上澳门大学和内地合作的伙伴,包括学生的交换、科研上面都在“985工程”、“211工程”这类,那么大家会先有一个印象。无论是澳门还是香港其他高校,都有各自的类型,也有高一点、也有低一点,因此各个高校的门槛也不一样,经济费用也不同,有比我们高的,也有比我们低的,所以我们还是在中间一点。但是有一样我要补充一下,报考澳门的高校和报考内地的志愿没有任何的冲突,这就增加了选择的机会。
我讲一下我们的程序,首先是知道分数之后才报名,这样就知道了可能性有多大。另外,我们的录取是很晚的,在7月底、8月初,那时其他高校的情况都已经比较了解了,前面已经报了名,后面的话,假如已经被我们录取,你也可以选择来与不来,会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有些家长是想让孩子来这里发展,但是也有不少家长会从比较保守的心态来考虑。
主持人:那么这会出现一个问题,比如有的大学被澳门大学录取,然后不去报到,这样是否会造成澳门大学教学资源的浪费?
汪老师:无论是香港、澳门,有很多高校都有这种情况。但是是否是教学资源的浪费呢,实际上我们在录取时已经有了这样的考虑,至于多少的比例都有一些经验,实际上这个比例都在我们的控制范围,所以在录的时候会多录一点,但是我们绝对不会补录。所以也有一些家长问,万一你录的都来,怎么办?我说不会的,因为在澳门本地的招生来讲,每个学生都是这样的情况,学生都可以多选,所以在这方面我们是有一些经验的。
主持人:澳门的学校已经能够面对这种现象的发生了。
汪老师:是的,我们那边的教育资源是比较充裕一点,因为我们知道内地高校比较紧张,特别是“985工程”、“211工程”的院校,如果浪费指标很可惜。其实在澳门来讲,这么多年一直没有什么浪费的情况。因为作为教学来讲,如果这个班40人,跟41、38个人差别并不大,但是会不会超出10个、20个,这么多年来还没有发生过。
主持人:现在澳门大学的班级密度是多大?
汪老师:语言类的会少一点,是10人左右。有些专业会比较多,40人是最大的班。
网友:澳门大学在内蒙好象没有招生计划,那么内蒙考生想报考贵校,还有其他的途径吗?如果可以去的话,一年的费用有多少?是否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生?
汪老师:由于政策的问题,香港、澳门的高校在内蒙都没有招生计划,不过相信今后会有。如果内蒙考生想报考我校,我们也没有这个途径。对于少数民族的话,无论是本科还是预科,我们都欢迎少数民族学生报名,不过我们不会考虑加分政策,都是按照实际分数进行录取。因为这个实际分数是很重要的,而且我们也没有面试,因为我们的录取时间已经比较晚了,没有这个资源来操作这个部分,所以这个分数还是主体考虑的因素。
主持人:贵校的提档比例是多少?像内地比如招收1000名考生,可能会提档1100名,不知道贵校是如何操作的?
汪老师:澳门高校并不需要学生的档案,各省招办会给我们寄来分数的相关资料,但是我们不取档案。我们没有提档的概念,就是在录取之后,报到率有多少,我们会有一个估计。有时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可能想来我校的分数达不到,有的是分数很高的被我们录取了,但是不想来。可是还是有很多合适的一部分学生进入我校。
主持人:不知道前几年的招生情况如何?比如招生省份是以怎样的趋势来扩大?您是否可以展望一下明年或后年的招生情况如何?
汪老师:可能各个高校也好,通过教育部或其他部门,要通过很多部门配合才能在内地招生。2001年通过政府的行为,澳门高校在内地14个省份招生,主体还是沿海、南方,其实在广东、
福建、海南已经招生了10几年了,但是只是小范围的招生。从2001年开始,无论是澳门特区政府还是内地政府都有相关的政策,到现在从14个加到17、到25。我估计一定会拓展到全国,这个时间不会很长,可是我们也不方便说,因为这不是我校的权限。
网友:我是黑龙江考生的家长,澳门大学在内地招生是否有奖学金?如果有的话,是不是在发录取通知书时把奖学金的相关资料也发过去?
汪老师:我们刚才说的全额奖学金,就是扣除学费、住宿费,但是每年还是需要2万左右的生活费。如果有的话,学生又愿意来,我们8月初,大概在8月4日左右,其实在这之前(网上公布之前),会先电话通知有奖学金。我刚才说了,可能有奖学金,学生也不一定来。所以我们会先打电话,然后接到电话的家长需要在短一点的时间内考虑,然后需要回一个传真过来,如果说这个学生不来的话,我们就不会发放录取通知书了。如果愿意来的话,我们会在发录取通知书时就寄送一份奖学金的资料。
对于没有收到这个通知的,也不一定就没有奖学金。如果说报到的学生有空出的名额,我们会在报到的同学里面选择一部分给奖学金,往往这部分同学会最高兴。
主持人:那么您刚才说的8%的比例是规定的吗?
汪老师:这是一个最高的比例,最多是在这个范围里面,少于这个是好操作的,多于这个比例就不行了。
主持人:有澳门的高校说,在收到这个奖学金资料时也不一定就可以拿到奖学金,可能需要一些条件,像成绩达到怎样的要求。比如成绩如果下滑比较快,那么就会有个警告,一年之后就会取消奖学金。
汪老师:我们也是一样,这是一个惯例。当然了如果说来了有一些不适应的话,我们也会有一个警告,如果没有这个奖学金,那么读书都没有这个条件。如果连续的话,我们先会有一个口头警告,一年的话会有一个书面警告,如果连续的话,就会取消这个奖学金。
主持人:除了入学奖学金之外,学校还有没有其他类别的奖学金?
汪老师:有,很多。名称来讲我记的不太清楚,像澳门有中国银行等等,很多是金融机构,还有电讯公司等都提供不同类型、不同金额、与学费没有挂钩的奖学金。有些是因为专业上面,比如电力公司专门给科技类专业的同学奖学金;金融类的可能给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颁发奖学金。其实学校总共的奖学金有400多个,相对于6000多个学生来讲,这个比例是很高的。但是我们放的最多的是在研究生方面,本科生这段的比例没有研究生那么高。
主持人:尤其是内地过去的考生,考研率是多少?
汪老师:超过60%。因为在境外,其实不需要考研,每一年我们在内地也招收研究生,我们参考的是他们本科成绩、雅思成绩、托福成绩。我们要看他是不是英语教学,如果是的话,想报我们的英语教学科目,我们是不需要他们的英语成绩,因为也有一些学生,比如澳门的学生出国读书,然后回国之后再想到我校学习,就不需要交英语成绩,因为本科的授课语言为英语。如果说本科成绩有A、B、C、D之分的话,起码要达到C+才有报研究生的资格,然后再交相关的资料以及推荐信,主要是本科时的教授对本科读书时能力的评价,比如在班里的前面10%等等,这样一个学习上的评价,而不是通过考试来进入研究生阶段。
主持人:更看重的是本科阶段的学习能力?
汪老师:是的,实际上国外都是以这种类型为主。因为主体上是招收应届毕业生,可能只有3年半的成绩,其实这已经足够可以看出你的学习能力了,你在报到时要把资料准备齐全就可以了。
网友:1、据我了解,香港城市大学的张校长说过,会根据社会需求、企业需求,及时增加一些新专业。不知道贵校是否有这方面的意向?
2、像香港的大学,学生毕业之后如果能够留港工作几年,就可以取得香港永久的居留权,不知道这个政策在澳门有没有?
汪老师:1、澳门的大学也是这样。其实是根据本土的情况为主,像我们几年前并没有博彩管理专业,其实这个专业增加的同时,当年也增加心理学。未来我们会增加历史方面的专业,这也和澳门本身有世界文化遗产有关。这个主体的方向并不是内地考生和内地家长的方向,更多地倾向于本土化。
我们知道,香港城市大学的定位比较偏重于本地的应用型。澳门大学在澳门来讲,在科研方面也承担比较多的项目,包括对政府、社会都有一些研究项目。所以我们是研教性大学,两种都比较平衡。
主持人:关于新专业的问题,可能一些家长不用太担心。我觉得渐渐地扩招之后,可能会有很多的新专业对内地开放?
汪老师:我们也要看是否适合,其实我们面对内地招生研究生的科目有30几个,就是要估计这个课程的针对面是否广,像法律人才,澳门就比较缺,而且澳门大学也有这个责任为澳门政府提供这样的人才。比如我们有国际商贸法、欧洲联盟法,这样对于学生向外发展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方向,没有那么“本土化”。
2、这个政策不单是中央的政策,香港本地一向以来也有相关的政策。我们的校长是原来香港大学一级荣誉博士毕业的,按照以前的情况是可以留下来的。但是澳门的移民政策不一样,到现在也没有更改,当然也有一些其他的声音,比如一些学生来到这里,花了这么多的精力和金钱培养他们到这里来,留在澳门也是好事。但是我们本地也有其他的居民或其他方面的考虑,包括竞争关系的考虑,澳门政府在这方面也在动脑筋,但是政策一天不出来,也不知道这个方向是什么。
主持人:现在是否有这个政策,就是在澳门工作多少年可以留在澳门?
汪老师:没有,都是一个短期的在澳门工作的签证,大概每两年要续签一次。如果澳门政府觉得你是人才,就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