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生公寓的条件的差别来分的,1000是四个人一间他的洗漱设备是公用的,1200的是在本宿舍内的,1500的就是还有淋浴房的,这个是经过江苏省和我们市的物价部门严格审定的。那么学校为贫困生提供各种方便,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我们开学的时候有绿色通道,让困难同学不因为自己的生活暂时困难而失学,保证他们先有书读,学费先缓交,后面再帮助解决,一般是通过奖、勤、助、贷、免来帮助他们解决,2006年我们为800多位同学提供了勤工俭学的岗位,我们给付的勤工俭学的资金是40万,通过绿色通道为140多名学生缓交了100多万学费,通过发放省市校内助学金,去年发放360多万,同时给4000多名学生发放各种奖学金是559万,奖励的幅度达到34%。我们从2005年到现在,就是今年上半年帮助了827位同学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
李书记:奖励的幅度达到34%。我们从2005年到现在,就是今年上半年帮助了827位同学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一共是1113万,协助267万同学办理了生源地的助学贷款。所以我们学院是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国家助学贷款的先进集体。
主持人:好的,我们也非常感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给我们家庭贫困的考生提供了继续深造努力完成学业的机会。下面呢,我们想请李书记就考生自己比较关注的我们学校的生活环境以及住宿条件和课余文化生活的安排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李书记:刚才有个问题忘记说,继续深造的机会,我想说一下,我们是专科层次的学校,根据江苏省的大二和大三分别可以由机会参加江苏省的专升本的考试,通过专升本考试的,可以进入本科学习,刚才谈到我们学校的工作生活条件,我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叫以素质教育为特色,特别重视学生的课余文化活动,重视学校的文化建设,素质教育委特色,这个特色去年在我们人才评估当中也体现出来了。不断完善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学院聘请了60多名省内和国内的专家学者,担任我们学院的客座教授,开设名家讲坛,每周开设一到两次讲座,以拓宽师生的知识面,聘请企业一线员工,高级工程师来担任我们的教师,将大量验证性实验改变为探索性的实践项目,交给学生最新最实用的技术,我们一些实训室课余时间是对学生开放的,我们提出了四个结合六个合一的建设理念。这个也是得到了我们很多专家的肯定的。我们针对多数专业,学校开设的化工建筑等等专业,具有攀高的特点,学院专门建设了大学生身心素质与职业技术拓展基地,将逃生技术等等要求培养的专业素质结合到我们体育课的教育当中去,所以我们的攀岩等等项目在我们学校里头是专门开设的。各个专业的学生都必须进修。我们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朝着现代化、素质化、人文化的园林式的学校这样一个目标来建设的,学校里头主题公园、雕塑、喷泉等等都发挥着环境优美的作用,学生公寓是四人间,每个学生有独立的学习空间,网络和电话都是通到每个房间的,电子阅览室可以供学生免费上网,节假日不例外。学院的体育运动设施齐全,有标准的塑胶运动场,有篮球场、足球场、健身房等等,给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运动条件。我们学校一共有学生组建的各类社团130多个,这个数量也是不少的,我们每个同学都可以根据他的兴趣和爱好参加他所喜欢的社团,为培养学生的能力,今后更好地走上社会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主持人:好的,以上关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情况,我们就为网友介绍到这里,我们也知道,我们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本着服务社会的宗旨也取得了比较令人瞩目的社会声誉,我们想向李书记介绍一下我们的办学经验和办学成绩有哪些?
李书记:我们的办学当中,这几年取得一些成绩,一个是我们学校的定位和办学指导思想是明确的。从04年开始,学院提出了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核心,素质教育委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通过几年,对这一类指导思想的贯彻,或者在这样的指导思想的实践,取得了很大的推进,学校的各项工作,包括教育教学改革,包括教学的建设,包括学习,围绕教学,各个方面的建设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另外呢,我们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主动地为社会服务,以特色专业委基础,创办科技产业,以科技产业为载体锻炼教师培养学生服务社会,产、学练一体化建设,成为今年学校发展的很重要的方面。我们学校科研经费在省内名列前茅,有22家企业在我们学院建立了职工培训中心,常州市涂料协会、建筑装饰材料协会都在我们学院建立了职工培训基地,近三年来,我们为地方企事业单位进行职业技能培养达到6000多人次,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在社会化培养方面,2004年底,江苏省就把我们学校定为江苏省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我们的职业技能基地可以涵盖我们学校的大部分专业,所以我们学生要领到相应的技能证书,学校里是有很好的条件。我们学校的学生在各类比赛中都取得了好的成绩,在2003年中国化工协会授予了我们学院化工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2006年江苏省教育厅八部门表彰我们学校为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7年,被授予文明单位标兵的称号。我们学院的领导班子被授予团结、廉洁、开拓的好班子。中央电视台、教育电视台、解放日报、中国建材报、扬子晚报等等新闻媒体对我们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也多次进行过报道,上面大概就是我们学院的基本情况,希望考生通过我的介绍,能够对我们学校有一个新的了解。如果说还想有进一步的了解的话,我还是这个意思,可以上我们学校的网站来了解。
主持人:好的,就像李书记说的,以上给大家详细介绍了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整体情况,下面这些时间,我们想留给在网上提问的考生朋友们,让李书记有关针对性的给他们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我们这个有江苏省和黑龙江的考生都比较关注中外合作办学,就是中加合作班的情况,他们的问题就是说,这个合作班的毕业证书和其他的普通学生的毕业证书是一样的吗?
李书记:一样的,黑龙江的朋友,我要说明一下,中加合作都是在省内招生,招生计划在江苏省内,毕业证是一样的,三年毕业,两年在我们学院完成的教学任务,最后已经达到了到加拿大的学习水平,到加拿大去学习了,三年结束以后,两个学院都发证书,两年以后,因为你的英语不过关,或者其他方面原因,或者生活困难,付不起加拿大的学费,仍然在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读书,就是最后一年仍然在学校就读,毕业颁发学校的毕业证书。
主持人:好的,这位考生是希望李书记能给他一个建议,就是说,我们这个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比较热门的专业有哪些?将来能够到我们外企去工作?
李书记:到外企工作?我不知道这位考生为什么目标一定定在外企,我觉得就是选择今后的就业目标,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外企,你也可以在国有企业、民办企业,都可以发挥,只要自己专业技术、专业知识比较扎实,工作在这方面的技术能力比较突出,到哪里都要好的发展,为什么一定要到外企,可能你到一个大的企业,一个人才集聚的企业,你还不容易发挥。至于学校的专业是这样,有32个专业,实际上 我们分成的类型是八个系,八个类型专业,化工类专业,包括化工工艺、高分子材料等这样一些化工类的,这个系近几年都是我们学校的就业比较好的专业,化工类专业,因为江苏省,特别是常州市化工行业发展还是比较好的,那么这些专业都是比较好的,就业都是比较好的。那么第二个是建筑与建筑材料。这个也是近几年我们学校比较有特色的专业,我们学校原来,如果了解我们学校的历史的话,我们学校原来是江苏省化工学校与江苏省建筑材料学校合并的,所以化工和建筑建材一直是这两个学校比较有基础的专业,我们建筑和建筑材料这个专业,相关联专业也都是比较好的,有办学基础的,而且就业比较好的。这里我们有些考生,一听到建筑材料,就觉得是苦、脏、累的工作,现在的建筑材料师就是水泥生产也是在自动控制化的水泥生产不是以前的小水泥厂,而且这些专业特别缺人才,考生往往不愿意选择这些专业,实际上你选择这些专业,今后的就业是没有问题的,有的你找就业好的专业,可能专业名称不太好听,我刚才就讲了,不要根据自己片面的认识,根据自己的主观印象来填报。像机电专业、化工设备专业也是考生不愿意选择的,但是这方面的人才是很缺的。焊接技术专业,有的考生也不愿意选择,实际上,这些专业是很缺的,现在想找一个好的焊接工作人员,你以后有焊接技师的话是非常不容易的,都是高薪聘请的。
主持人:好的,也请各位考生关注热门专业今年的考生招生。这是一位江苏省有两位网友比较关注学校的整体校园环境,其实我今天是有幸来到我们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亲自地看到了我们美丽的校园,我们想请李书记再介绍一下我们整体校园建设情况。
李书记:我们校园是1100多亩地,是从2002年的下半年从原来两个中专校,在常州大学城重新建设,2002年下半年开始建设,到现在有五年不到的时间,四年多的时间,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学校的基本建设和环境建设,现在学校里面,是32万平方米的建筑。学校的绿化、美化,各方面的环境都做的比较好的,都是请专业的设计师来设计的,我们还请整体上设计了整个校园,校园的环境美化,什么地方开设什么园林,什么地方做主题公园,这个学校里面都有专门的规划,我们还请了著名的文化人来帮我们一起研究商量,关心我们学校的环境建设的话,我请他到我们网站的概况里,有一组校园的风景照片,可以看一下。
主持人:好的,同时建议这些考生和家长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带着您的孩子到我们校园来走一走,现在的时间已经接近我们的尾声了,今天也十分感谢李书记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请您给这些考生和家长朋友们说几句话。
李书记:非常感谢各位网友对我们学校的关注,对我们学校的信任,如果没有这份信任,没有这份关注,可能不会来上网看我们这个节目,第二个,我希望我们各位考生各位家长,如果您或者是您的孩子今年高考,如果说正好你有意愿要报考我们学校的话,我们非常热忱地欢迎您来考我们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我想从我们学校来讲,我们这几年一直坚持着一个想法,就是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学生最好的,我你相信你报考我们学校会感受到这一点。谢谢。
主持人:好的,再次感谢李书记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