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 彭亮老师
因材施教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注重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办学基础,结合我们的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还有我们的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校训和校风体现了四川大学精神,我们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在这样的指导之下我们确定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和宽广的国际视野这样的人才目标。同时在创新人才方面,一方面是面向所有的全体学生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培养他们具备刚才我说的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和宽广的国际视野,第二个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包括基础学科基地班,还有吴玉章学院,医学方面,八年的就是本硕博连读。第三个层次就是在某一个学科或者某一个领域也特殊兴趣或者特殊专长的学生,就是发觉每一个人才的潜质。这是四川大学的特色,并且也收到很好的效果。一方面在我们校内进行选拔,我们去年在全校几万人中选拔4个,第二个通过高考,通过自主招生这样一个方式又进行选拔,目前我们确定9位自主招生人选,当然他们满足的高考达到一定分数或者是我们尽量努力争取,有的就是降分录取,有的是破格录取,采取这样的办法特殊类的这样一个培养。我们的创新人才按照这三个层次来进行培养。
彭亮:09年我们在教育方面的创新工作就是创新人才的体系确定了这三个体系,三类型的创新人才培养,一个是面向普通学生的,所有学生的一个人才培养,第二个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第三个是特殊类学生的培养。这是一个创新工作。第二个创新工作就是特殊学生,学校对这一块很重视,把每一个人的潜能和智慧都发挥出来,可能有一定成果,甚至达到专家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他,因材施教。第三个就是学校在两阶段,三个课程体系方面的改革,“两阶段”基本上按照我们这几年,四年课程全职情况之下这些基础课就要考虑到两个阶段,包括基础的一些课程,还有就是专业基础课课程,等等这些考察。同时根据他的培养两个阶段的三个体系的培养,三个体系主要是针对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可能要开设不同的课程,比如说涉及到学术研究型的人就开始不同的课程,有的涉及到创新、探索性的人才,就要开设相应的课程。有的是属于实践和应用型的人才,也要给他们一些相应课程体系的建设,就是针对每一个人特长、兴趣、爱好怎样更适合成长,我们就准备在这个方面努力。这是第三个大方面的创新,就是去年开始的。第四个方面的创新就是在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方面,我们也要进行一些改革和试点,这个主要是在文科的一些院系铺开了,逐步的在试点。这是第四个。最后一个重要的方面,我们的英语(论坛)教学,特别是口语教学都有外教进行担任,所有这些都是保证我们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刚才我讲的创新人才的东西比较多一些。
网友互动答疑
网友:今年招生人数、分数线有什么变动吗?
彭亮:今年招生人数计划没有变,全国招生数是10200人,没有变化,各个省也没有大的变化。
主持人圆圆:与去年是持平的。
彭亮:总计划与去年是持平的。
主持人圆圆:具体的情况要到我们官方网站去查询。
彭亮:对,考生和网友要详细了解四川大学在哪一个省招多少人,哪一个专业招多少人的话,就到你们省招办官方网站或者是权威机构、媒体进行查询。
网友:四川大学对于贫困学生有没有一些优惠政策,包括对于学习成绩很好的同学的奖学金、助学金体系您提一下。
彭亮:对于优秀学生我们有奖学金,对于贫困学生也有助学金,奖学金方面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就是八千、五千,有学校综合奖,还有其他很多社会的一些奖学金,我们现在各种类型的奖学金达到160项左右。对于困难的学生我们也有一些,包括国家助学贷款,还有勤工助学等等,总体来说我们是建立了这样一个体系,是奖、贷、勤、助、保、减、免七位一体的。保证每个同学都可以入学,不会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