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与学校氛围
许声浪:这点恰恰说的就是我们另外一个最优胜的地方,国际化是香港高校的一个特色。我刚刚两个礼拜前去过台湾,其实我觉得台湾高校师资方面也是挺优越的,我去过其中的一个最好的学校之一,他们能够用英语(论坛)授课的程度才6%,也就是说这个已经是一个一流的大学了,香港的大学基本上都是用英语授课的,当然老师会根据一些情况来提供一些中文,甚至是广东话或者普通话的补充授课。第二个就是它的师资,香港老师包括我们学校老师是全球化招聘的,这一点就确定了它的一个师资是来自全世界比较好的教育环境的地方。
许声浪:师资力量是非常好的,基本上从欧美这些比较好的主流学校回来的。所以无心中可以将外面的不同的学科流派都可以将他们的优处带到我们学校来。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就是说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国际化的环境,我讲的很具体一点,比如我们学校有这样一个计划,也是一个安排,学语言的学生基本上最少有一个学期的时间到国外去,这一个学期他可以自己选择,到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或者其他的一些国家,我们跟这些国家的大学签了一个协议,就是说我们学生去那里是免费的,他们的学生也到我们这里来。同时也可以到内地或者是台湾的学校,比如说我们刚刚跟北京师范大学也有签协议,就是说北京师范大学的有些学生到我们学校来,我们的学生也有到北京师范大学去。还有复旦大学、上海华东师大,以及好几个国家重点的大学我们这里都有一个协议,台湾的也有。所以这是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国际化学习环境。
主持人圆圆:一个机会。
许声浪:对。
主持人圆圆:许老师是我们学校在内地招生的总负责人,学校的宣传,包括招生工作都是由您这边来统筹和负责的。
许声浪:对,在国内的这方面。
主持人圆圆:学校在内地招生多长时间了?
许声浪:我们已经有毕业生了,所以推过去的话最少都有五六年了。
如何看待内地学生
许声浪:其实我觉得很安慰的就是我们内地的考生通常在香港的学习都做出了很好的表率,这一点上我都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尽管我们这个部门除了招生还要考虑学校的发展和学术交流,还有学生互派,很多工作都是我们这个部门来负责,但是在招生这一方面,宣传方面,我觉得我们是非常乐意的多点跟学生沟通。我们也很欢迎大家随时到我们网页,我们有很详细的资料来介绍我们学校的一些安排。讲回内地的学生,在教育学院来说我们现在一共有差不多300个内地学生,所以人数也不是很少了,相对于整体4000多在校全职学生,有300多人相对来说也还可以。在这300多人里面有差不多一百多是本科在校,还有一百多是硕士和博士的,所以慢慢的我们硕士课程和博士的吸引了很多我们原来在国内在职人员和师范大学的毕业生,还有一些非师范的毕业生,现在都慢慢了解多了。而且他们在香港毕业以后的就业我觉得是特别看好的,为什么呢,我跟你分析一下,我们最近跟香港一些中小学校长在交谈,我们就了解一下,问一下他们对我们内地生的毕业生的看法,我们得到的回馈是这样的,他们非常欣赏我们内地的毕业生有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非常的勤奋,非常的刻苦的工作,不会偷懒这些。第二个最重要的就是说我们内地生有一个优势,除了会用英语来教学以外还会用普通话来教学,你知道现在香港人讲普通话是很糟糕的,所以香港老师如果让他用普通话教其他学科,比如物理,一些常识课他们很难做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