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校信息 - 普通高校 - 安徽省高校 - 正文
安徽大学
来源:安徽大学 2006-12-22 8:56:13 【字体:小 大】

安徽大学www.ahu.edu.cn/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坐落在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的安徽省会合肥市,是省属重点综合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校园景色秀丽、环境优美,是合肥市“安全文明校园”和全国绿化400佳单位之一。原名安徽省立大学,1928年创建于当时的安徽省会安庆市,8月开始招收预科生,标志着安徽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1930年6月更名为省立安徽大学。1937年,因日军入侵被迫西迁并曾一度停办。1946年复校,定名国立安徽大学。姚永朴、刘文典、王星拱、陶因、陈望道、丁绪贤、郁达夫、周予同、吕思勉、章益、周建人等均曾在安徽大学执教或主持校政。1949年12月迁至芜湖,与安徽学院合并,恢复校名安徽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部分系科调往华东地区有关院校,同时调入一些系科,设师范、农学两个学院,并于1954年2月分别独立组建安徽农学院和安徽师范学院,学校建制取消。1956年起,在合肥筹备重建安徽大学,1958年恢复招生。重建以来,安徽大学备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同志视察安徽时,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1960年2月23日,邓小平同志亲临学校视察。1998年,江泽民、李鹏、乔石等同志亲笔题词祝贺学校建校70周年。2001年,温家宝同志亲切接见了“全国十大扶贫状元”我校教师何家庆同志。董必武、彭真、陈毅、刘澜涛、李岚清、回良玉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曾先后来校视察。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副省长杜宜瑾同志都曾长期兼任校长。
    1993年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在国家计委和教育部的具体组织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决定重点支持我校争取进入国家“211工程”。1996年、1997年我校相继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和立项审核,1998年经省政府批准实施“211工程”建设项目,1999年获准作为“211工程”项目院校在国家正式立项建设。2001年6月,在如期完成“九五”“211工程”建设任务的基础上,顺利通过了国家整体项目验收。2002年11月7日和2003年9月17日我校《“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仪器设备购置计划》分别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的立项审核和国家计委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组的考察评估,2004年6月我校《“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正式在国家立项建设。2006年6月我校如期完成“十五”“211工程”各建设项目任务,顺利通过国家整体项目验收。
    2000年,原安徽银行学校和安徽财政学校并入安徽大学;2002年12月28日,占地2000余亩的新校区举行了开工典礼。目前,我校拥有四个校区和一个大学科技产业园,校园面积达3200余亩。设有数学与计算科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化学化工、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文学、法学、经济、工商管理、外语、管理、新闻传播、艺术14个学院含44个教学系,以及职业技术学院、江淮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有66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二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及4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和8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点。有计算机应用技术、汉语言文字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及12个省级重点学科。设有教育部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徽学研究中心,计算智能与信号处理实验室、光电信息获取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电能质量工程研究中心以及获得国家计量认证的现代实验技术中心,另外还有3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是全国首批15个大学科技园建设单位和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22个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和84所接收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高校之一。学校还被外交部列为选拔录用公务员的定点高校之一。现有教职工243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766人,兼聘院士4人。各类在校生31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8800余人,博、硕士生3300余人。
    安徽大学以“至诚至坚,博学笃行”为校训,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努力探索以扎实的基本理论、较强的基本技能和良好的基本素质为内容的“三基并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专业改造和建设,加强基础课教学,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近年来,本科应届毕业生一次签约率平均达90%以上。报考研究生的录取率近年来一直保持在20%以上。1996年以来,非英语专业四级统考历届累计通过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英语专业四级统考通过率在98%以上,均处于全国高校前列。近年来,共有46名学生被外交部招考录用为公务员。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及国内外数学建模竞赛,均获较好成绩。学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连续十六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称号。学校学生社团“安徽大学环保协会”连续3年获得世界自然基金会“湿地使者行动”项目资助,并在2005年荣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环保奖之一——第六届“福特汽车环保奖”。
     安徽大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现与国外10多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79所高校建立了正式校际交流关系。1988年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校董事会,已发展董事单位80多家。
     建校70多年来,安徽大学已为国家培养了10多万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他们中的不少人已经成为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力量。
     经过40余年的建设,特别是实施“211工程”建设以来,安徽大学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为科教兴国特别是科教兴皖战略的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已经成为安徽省培养高层次人才、研究与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之一。“十五”期间,安徽大学坚持以上质量、上水平和跨越式发展为建设宗旨,坚持与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密切结合,突出学科建设主线地位,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优化支撑保障体系,深化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水平,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促使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力争把学校建成综合实力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某些学科或学科方向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动适应和积极推进国家特别是安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明显局部优势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综合大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主要数据来源:安徽大学2006年《高等教育基层报表》,数据更新日期:2006年10月26日)

联系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肥西路3号 邮编:230039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热门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