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 州 师 范大 学
2010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论坛) 招生简章
学 校 简 介
我校前身可以追溯到创建于1908年的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1913年更名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杭州师范学院。2000年以来,杭州教育学院、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相继并入,组建新的杭州师范学院。2007年学校更名为杭州师范大学。
学校现已发展成为拥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医学四大主干学科,教师教育与艺术教育具有特色、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有一定优势、理学学科部分见长、各类新兴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2001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育工作合格评估,2007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
学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杭州,有下沙、文一路、玉皇山、古荡湾等校区,占地面积近1400亩,校舍面积70万平方米。规划中的仓前新校区占地3250亩,湘湖校区占地558亩。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2.76亿元,图书馆藏书253.12万册。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1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0397人,研究生1329人;教职工2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00多人,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占60%,具有博士学位的360余人,博士生导师20余人,共享院士8名。
学校已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成人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等多层次多类别的教育,以及公办教育、民办教育、留学生教育、国际合作教育等多形式的办学格局。
学校198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获得副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学校下设20个学院和2个基础教学部,并举办了国有民办独立学院——钱江学院。学校拥有54个本科专业,39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的中外合作培养教育领导学硕士项目。有1个省“重中之重”学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教师教育重点基地;5个国家特色专业,15个省级重点专业;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1门省级精品课程。
学校建有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级基础课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等一批重点实验室。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863”计划、“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在内的一大批科研项目。
学校出版《杭州师范大学学报》《杭州师范大学报》《语文新圃》等报刊,其中《杭州师范大学学报》是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入选“全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并连续三届荣获“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称号。2008年,《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学校已与美国、英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30多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与交流关系,拥有来华留学生招生与培养资格。此外,学校还承担了国家汉办汉语教师的部分外派任务,承办海外汉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业务。
秉承百年办学的优良传统,学校上下正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朝着建设一所省内乃至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一、培养目标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开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工作,是对基础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人员实施正规、系统、高水平的学位教育,目的是加强基础教育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政治、业务水平较高的高层次的基础教育骨干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
二、 报考条件
2007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在职普通中学、小学、幼儿园和其他中等学校的文化基础课专任教师或管理人员,以及省、市、区、县教育研究部门或政府机关教育系统中有相当于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职务的教研员或管理人员。
三、 报名办法
2010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招生考试报名仍采取先网上报名,然后现场照相并缴纳报名考试费的方式。考生网上报名成功,系统将自动生成《2010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考生请务必保管好《资格审查表》,在复试时需要提交)。
1、网上报名:
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指定的网站填写报考信息,并请仔细检查,如果有误,及时修改,以保证提交的信息准确无误。如果报名时提交信息不准确,在录取时会受影响。
时间:2010年7月2日至10日。(网址: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指定的网站:http://www.zjzs.net/。按照要求填写、提交报名信息。
2、现场报名:
考生在规定的现场确认时间内,到指定现场报名点照相、确认报名信息。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应提供相关材料证明其符合报考有关学位类别的条件,同时现场打印资格审查表并由
考生本人签字确认。
报名信息一经考生签字确认,一律不得更改,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时间:2010年7月16日至19日,具体时间以文件规定为准(8:30~11:30,13:30~16:30),逾期不予受理。
地点:浙江省学位办指定报名点——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以及全国各省学位办指定的报名点。
浙江省内报名点联系方式:
浙江工业大学联系电话:0571-88320517 联系人:施老师吴老师
浙江师范大学联系电话:0579-82283026 联系人:蒋老师
宁波大学联系电话: 0574- 87609136 联系人:冯老师
手续:现场缴纳报名考试费320元、照相,同时领取有关资料确认报名信息。
四、 招生考试
1、考试科目与大纲:考试科目为5门,英语(论坛)(英语学科教学方向的考生考英语二)、教育学、心理学为全国联考,专业课、政治理论由我校自行命题。其中,专业课考试与全国联考同时进行,政治理论由我校单独组织考试,安排在复试时进行。
2、考试时间:2010年10月30日、31日,具体时间以《准考证》上所列为准。
五、 招生学科领域及考试科目
2010年我校教育硕士招生学科领域共有12个:教育管理、小学教育、学科教学(音乐、数学、物理、生物、语文、历史、思想政治、英语、体育、化学)等12个学科领域。
1、招生专业与考试科目一览表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代码:420100,杭州师范大学代码:10346)
学院名称 |
招生学科领域 |
初 试 科 目 |
复试科目 |
联考科目 |
本校自命题科目 |
教育科学学院 |
教育管理 * |
《英语》
《教育学》
《心理学》 |
教育管理学 |
1、《政治》
2、专业面试 |
音乐学院 |
学科教学(音乐) |
音乐教育学理论 |
学院名称 |
招生学科领域 |
初 试 科 目 |
复试科目 |
联考科目 |
本校自命题科目 |
理学院 |
学科教学(数学) |
|
数学教育学 |
1、《政治》
2、专业面试 |
学科教学(物理) |
物理教育学 |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
学科教学(生物) |
|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
人文学院 |
学科教学(语文) |
《英语》
《教育学》
《心理学》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
学科教学(历史) |
中学历史教学法 |
政治经济学院 |
学科教学(思政) |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
外国语学院 |
学科教学(英语) |
综合英语 |
体育与健康学院 |
学科教学(体育) |
学校体育学 |
初等教育学院 |
小学教育 |
课程与教学论 |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
学科教学(化学) |
无机化学 |
注:* 含中小学学校管理、各级教育行政管理等方向
2、初试自命题科目参考书一览表
招生学科领域 |
自命题科目名称 |
参 考 书 目 |
教育管理 |
教育管理学 |
《新编教育管理学》
(吴志宏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版) |
学科教学(音乐) |
音乐教育学理论 |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
(曹理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
学科教学(数学) |
数学教育学 |
《现代数学教学论》
(叶立军、方均斌、林永伟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
学科教学(物理) |
物理教育学 |
《物理学科教育学》
(乔际平等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学科教学(生物) |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刘恩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
学科教学(语文)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
(张中原、徐林祥主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
学科教学(历史) |
中国历史教学法 |
《中国历史教学法》
(于友西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
学科教学(思政) |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刘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学科教学(英语) |
综合英语 |
英语专业四级以上水平测试
(参考书任选) |
招生学科领域 |
自命题科目名称 |
参 考 书 目 |
学科教学(体育) |
学校体育学 |
《学校体育学》
(潘绍伟、于可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6月,第2版) |
小学教育 |
课程与教学论 |
《课程与教学论》
(王本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学科教学(化学) |
无机化学 |
《无机化学》(第三版)
(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或 《无机化学》(第四版)
(北京师范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说明:1、联考科目的考试大纲和参考书我校继续教育学院有售,联系方式请见下文;
2、我校自命题科目的参考书请考生根据参考书目规定的版本自行到各地书店购买。
六、招生录取
1、资格审查:
在报名现场打印的资格审查表一式二份务请保存好,考生须将资格审查表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核准表中内容、填写推荐意见,并在电子照片上加盖公章,在资格审查时连同相关学历、学位证书等交我校研究生处审查。资格审查安排在复试时进行,具体事项另行通知。
特别提示:考生应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诚信负责。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必要时,我校将委托有关权威部门对考生的学历、学位证书进行认证。如考生持境外学历、学位报考,须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资格审查时须提交认证报告。
2、录取办法:我校将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考生的工作业绩,经过复试、资格审查等环节,按照择优录取的原则,由我校在国家指导分数线的基础上自主划定录取分数线、确定拟录取名单,并上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审核。
为保证培养质量,便于在职人员兼顾工作、就近入学,录取调剂工作仅限在考生报考院校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院校之间进行,不允许进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院校之间的调剂录取。
七、 课程学习及学位授予
录取为我校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将根据教育硕士各学科方向培养方案,进行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两段式培养,并根据在职人员工作特点,安排半脱产(寒暑假集中课程学习)的课程学习方式,完成课程学习后,采取在职兼读方式完成论文撰写,学习年限三年,完成全部课程学分及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审核同意后,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八、学习费用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部学费为15000元(不包括书费、资料费及住宿费等),要求一次性交清,其中含:课程学习费用8000元,论文费用7000元。浙江省内学校和杭州市属学校教师的学费分担政策以浙江省教育厅和杭州市教育局文件为准。
九、 注意事项
1、考前辅导:可咨询我校继续教育学院
2、初试联考科目参考书购买:
全国联考科目的大纲及参考书需要者请与我校研究生处联系。现有书籍:(1)《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统一(联合)考试大纲及指南》(教育学、心理学)由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考试大纲》;(3)报考英语学科教学专业方向的使用《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考试大纲(英语二)》;(4)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备考教程(上)。另外我校还提供近几年入学联考科目考试题。
我校自命题科目参考书请自行到当地书店购买。
购买参考书联系电话:0571-28865784(胡老师),地址:文一路校区继续教育学院。
3、联系电话:0571-28865143
传真:0571-28865142
地址: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学林街16号杭州师范大学759信箱
邮政编码:310018
联 系 人:潘老师
网 址:http://yjs.hznu.edu.cn
E-mail:hs_pxy@126.com
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处
201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