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
1.重金属元素(汞、砷)。
2.有机污染物(有机卤代物、多环芳烃、表面活性剂)。
第二十二章有害废物及放射性固体废物
1.有害废物(来源、分类、有害成分及污染危害过程)。
2.放射性固体废物(来源、有害成分及污染危害过程)。
第二十三章环境规划与管理
1.环境规划。
2.环境管理:环境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法。
第二十四章环境伦理观
1.环境伦理观的由来。
2.环境伦理学的主要内容。
3.环境伦理与人类行为方式。
第二十五章全球环境问题
1.全球环境问题概念和特征。
2.全球环境变化。
3.气候变暖和温室效应。
4.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和森林锐减。
6.全球环境污染。
7.臭氧层空洞。
8.酸雨。
9.生态破坏。
10.生物多样性减少。
11.沙漠化。
12.人口问题。
13.人口与资源。
14.人口与城市环境问题。
第二十六章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
2.《21世纪议程》。
考试要求
1.了解环境及其分类、环境问题的实质、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任务和方法;掌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了解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大气污染的发生与类型,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的化学转化,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及其影响因素,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治理技术及其综合防治;掌握大气污染“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
3.了解水体概念、水质、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水体污染、水体污染源和污染物,水体中耗氧有机物降解类型,水体污染的防治和管理;掌握水体富营养化过程,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过程。
4.深入了解土壤的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土壤污染、污染物、污染源及发生类型;掌握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背景值及其迁移转化,化学农药的主要类型及其在土壤中的迁移、降解与残留,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的措施以及治理土壤污染的方法;了解土壤生态保护与土壤退化的防治,土壤环境质量评价、规划与管理。
5.了解环境噪声的特征、来源、分类与影响,环境噪声评价的基础知识与方法,噪声污染控制技术,声学环境综合整治对策。
6.了解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利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特点和原则,主要工矿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利用和处理、处置技术,城镇垃圾的处理、处置和利用的过程与技术。
7.了解放射性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光污染和热污染及其防治方法与技术。
8.深入理解环境质量和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掌握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基本内容和方法,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程序、内容和方法,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和作用、类型、程序和方法;了解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
9.理解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职能、内容、技术与方法;了解环境管理在环境保护中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发展趋势。
10.了解环境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对象与任务、内容与特点以及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理解环境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
11.了解环境监测的作用和目的;理解环境污染的特性、环境污染物的特性;掌握环境监测中污染物分析方法、环境监测设计和质量控制。
12.了解生态学定义及其发展,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类型;理解食物链(网)和营养级的概念,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联系;掌握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生态平衡失调的标志;了解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13.理解环境与发展的辨证关系;了解中国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以及中国21世纪议程。
14.理解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基本概念;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土地、森林、草地、生物多样性和矿产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5.理解人与环境的辨证关系;了解环境污染物及其来源和对人体的危害。
主要参考书
1.刘培桐主编,环境学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戴树桂主编,环境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3.奚旦立等编·环境监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钱易,唐孝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