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泞蓉(出生于1989年4月24日,重庆艺术学校2006级音乐专业)
一袭黑色套裙,优雅的妆容,整洁的发鬓,田泞蓉给人的第一印象如一位精致的Office Lady。如果不是她的自我介绍,你根本不会知道她只有19岁。
实际上,田泞蓉的阅历也确实要比同龄人丰富得多,七八岁便离开老家重庆,跟随做生意的父母到广东生活。因为父母工作很忙,很多时候田泞蓉都只有自己照顾自己,小小年纪就养成了独立的个性。
田泞蓉从小就喜欢唱歌,还在老家读小学时就是文艺积极分子,后来转到了东莞读书,一开始因为不熟悉环境,加上语言障碍,只好暂时放下自己的爱好。渐渐地,看到学校举办文艺活动,同学们在舞台上的表演让她心痒难忍,于是主动找到老师,表达了自己想要唱歌的愿望,老师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她上场,结果田泞蓉开口便是一首难度系数9.9的《青藏高原》,让全校师生大跌眼镜,一唱成名,田泞蓉在新学校再次成为文艺骨干。
上了初中以后,田泞蓉开始扩大自己的演艺圈子,不仅仅在校内,还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外寻找更多的演出机会。第一次在外面登台演出,是参加当地一个商场赞助的露天卡拉OK比赛。“本来是逛街,看到有比赛,当场就报了名。”已经是晚上,田泞蓉在上场前才打电话给父亲,父亲在电话那头开玩笑说,如果拿了奖就打出租车回家,要是没拿奖,就近找个同学家睡了吧。结果,好强的她抱着跟父亲赌气的心态,居然真的拿到了冠军。得到的奖品只是一对小音响,而打车回家却花了近两百块钱。
到后来,演出的机会逐渐增多,田泞蓉在当地开始小有名气,有时候坐公车,背后都会有人说:“这不是那天唱歌的小姑娘吗?”腼腆的她很不习惯,只好像做了错事的小孩,尽量把头埋低。
报考重庆艺校也完全是田泞蓉自己定下的主意。2007年7月,仅仅跟家里人打了声招呼,田泞蓉便独自一人拖着重重的行李来到重庆。“说起来是回到家乡,其实是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因为以前家也不在主城区,没有一个熟人。”长这么大,田泞蓉虽然是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凭着经¬常在外“跑场子”的经验,把一切都做得很好,没费多大力气就顺利报考了艺校,并在重庆一直玩到了开学。
刚开学那会,虽然身边的人都说着家乡话,但对于说惯了普通话和广东话的田泞蓉来说,反倒十分不习惯,常常一心急就说成了普通话。经过一年的艺校生活,现在的她已经跟普通重庆女孩没有了分别,学习、生活似乎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上学期,由于专业成绩出色,她还拿到了三等奖学金,暑假回家的两个月,田泞蓉又去“跑场子”挣了6000块钱,把接下来一学期的生活费都攒够了。她看重的不是钱,而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自己的专业得到“实战”经验。
谈到将来,田泞蓉告诉《课堂内外》高中版的记者说,在艺校就是尽量多地学习专业知识,考一所理想的大学再深造。“四川音乐学院和湖北音乐学院都不错,这两个城市哪个生活更舒适?”到最后,这个成熟的小女生还是暴露了属于她这个年龄的贪玩本性。
徐茂(出生于1988年7月2日,重庆艺术学校2004级音乐专业)
准确地说,徐茂已经从艺校毕业了。今年高考,徐茂以主科声乐全市第三的好成绩,成为重庆音乐学院声乐表演系2008级的一名新生。
徐茂是一个典型的阳光大男孩,白净的皮肤,高瘦的身材,很难将他和唱美声、民族的大胖子联想到一起。虽然给人感觉是乖乖仔的形象,但徐茂却坚持认为自己从小就是个顽皮小子。冲动、直率的性格使徐茂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几句话不对头便跟同学动起手来。
初二那年,一位艺校老师来到徐茂的家乡招生,被老师当作“眼中钉”、感到升学无望的徐茂仿佛看到了希望。因为从小都当作爱好在学习声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所以徐茂很顺利地考入了重庆艺校。
“艺校这几年,相对于专业,老师更多的是教会了我怎样做人。”徐茂跟老师的关系非常好,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上的困难都会找老师谈心,老师在徐茂心里就像是一个大哥哥。“不过同学们说老师更像是我爸。”就这样,徐茂火爆的脾气逐渐变得谦和,很少再跟人发生冲突。
虽然有些贪玩,但徐茂从来没有忽略过自己的专业。“玩归玩,读书归读书,我分得很清楚。” 从进校当文娱委员到后来当班长,徐茂的成绩一直都保持第一,优秀班干部、奖学金没少拿,除了自身天分外,更多的,还是因为刻苦。
在接受专业的声乐训练之前,徐茂对自己的嗓子非常自信,自信得盲目。觉得在同龄人当中根本就没有对手,这种自信甚至让他有一种孤独感。随着学习的深入,徐茂越来越感到自己的不足,原来并不是尖着嗓子飙高音就是唱得好。有一段时间,徐茂陷入了瓶颈,“在中音区唱得非常好,只要一到高音区,一下就爆了”。不管怎么练习,始终都迈不过这个坎,这让徐茂非常苦恼。还好持续时间不长,一次次地找感觉,一天天地练,似乎是突然之间,有一天就很自然地从中音过渡到了高音。
除了学习,徐茂也常常去参加比赛来锻炼自己,大大小小的比赛参加了很多,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不过印象最深刻的却是一次意外,因为借来的白色西装质量太差,被其他人当成了服务员,让他尴尬得差点放弃了比赛。“人越少我就越没劲,人越多我嗓子越舒服,唱起来更透、更亮。”徐茂有着天生的表现欲,站在舞台上对他来说就是最大的享受。
2007年2月,徐茂去了北京报考星海音乐学院。这次考试让他经历了学习声乐以来最大的打击。虽然也知道外面高手如云,但自信满满的徐茂认为自己具备挑战的实力,走入考场,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差距,在众多人高马大的“准帕瓦罗蒂”面前,自己就像世界名著里夹的一页书签。走出考场,他感到已经走不稳了。“太厉害了,完全是大师级的,一口标准的意大利语,功底根本不是一个级别。”幸好之前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只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考试,回来以后,徐茂便将气馁化作动力,鞭策自己迈向更高的目标。
徐茂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考进四川音乐学院,今年的考试,因为种种原因,超过了录取分数线却未被录取,他很无奈。虽然遗憾,但徐茂对自己的将来充满信心:“珍惜现在,好好学习,下一个目标是四川音乐学院研究生!”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