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8日电(记者孙蕾、毛伟豪)8日起,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艺术类各专业初试陆续开始。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高晓虹表示,与过去相比,电视专业在今年的招生标准中,首次把口才放在了重要位置,考试内容不光是笔头、镜头,还增加了口头。
在人气最旺的北京考点——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门前排起了长队,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在这里等待着去实现自己的电视梦。
“我最大的理想是做一个电视编导,传媒大学是最高学府,如果能在这学习我的理想一定能实现。”江苏考生周佳宜说,从事电视行业是她儿时的梦想,从南京、北京到天津,她已经报了3所大学的电视专业。
高晓虹说,跟过去电视专业重视笔头和镜头的考试模式不同,今年招生考试和电视行业联系更紧密了,现场直播能力成为一个主要的考察方向。从奥运会、汶川地震和“神七”发射等新闻报道来看,电视直播是电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招生标准上传媒大学更加注重考生现场报道、临场反应的能力。
参加完初试的北京双胞胎考生王杨澜姐妹俩松了一口气。“在8分钟之内就要构思一篇口头作文,准备的时间又很短,真的让人很紧张。”王杨澜说,考试其实就是对一个人文学功底、综合素质的检验,临时抱佛脚没有用。
随着传媒行业的发展,近几年,电视专业受到越来越多考生的青睐。据了解,今年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艺术类计划招生50人,现在全国共报名2300多人,录取比例约为1:50,同时文化课分数要达到各省一本线以上,难度依然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