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电脑测三围的半分钟搞定
记者了解到,理工大学时装表演及营销专业考试项目如下:
形体测量(40%);
T台展示(50%),自备泳装高跟鞋;
才艺表演(10%)项目自选,音乐、乐器自备。
在考生中,不乏赶考过六七所学校的女孩。关于体测关,她们说,大部分学校都是老师手工测量,测量的指标有多有少。严格的高校,除了三围,头围、大腿小腿的长度、腿围、上臂下臂的长度、臂围、手指的长度,都一一记录,“就记得老师拿着尺子比划了很久,记录了很多数据”,也有少数学校采取的是“仪器”测量。
“当时我就穿着泳装走到一个暗室里,半分钟左右,走出来。”考生小王回忆说,发现老师手头电脑上已经把她的三维人体轮廓扫描出来了,要什么数据,从人体轮廓上取就成,“还挺先进的。”
手工测量的目的排除“小动作”
那既然如此,老师何必手工测量?难道仪器还没有老师专业?
昨天记者见到了浙江理工大学招生就业指导处副主任高建明,他比较清楚地解释了这个问题:
进行体测的老师是学校服装工程专业的老师,经常为衣服打版。
学校里也有三维体测的设备,并曾在往届学生当中进行了实验性的测量,“觉得数据有时候还是有误差,大的时候上下身比例误差可能超过4cm。”
仪器测量目前有个无法避免的问题——考生在胸围和腰围上的“小动作”。
“比如女孩子希望自己的腰围显得细一些,可以在仪器扫面时保持吸腹,这个只有在老师手工检测时才能发现,仪器是识别不了的。”也有很多女孩子知道,如果希望胸围能大点,那么就深吸一口气,“从胸围84cm变成86cm是完全可能的,这一点仪器也无法识别。”
当次“麻豆”
收入好的四位数以上
考模特穿比基尼量三围被质疑,在昨天记者接触的考生和家长来看,多少有点不屑和不解。
高建明介绍,其实这个专业招的学生很少,每年就一个班,30人左右,其中男生5人。生源大多来自山东、黑龙江、河南、安徽等地,浙江的学生比较少,因为浙江人的身材不像北方人那样高挑——女生要求1.7米以上,男生1.82米以上。今年该专业全国报考人数为550人左右。
浙江理工大学该专业大三“男模”小杨介绍了一下自己的专业:
大一大二,学习时装表演、舞台造型、艺术概论等文化课程,形体训练课程依然将近占到一半的课时。
大三大四,营销类课程比例大了,要学习服装营销、网络营销等知识,同时学生开始出去“走市场”,参加各类模特比赛,接活,熟悉市场。
因为体型一直要保持,所以每天晚上都会健身,40分钟到一个小时。
毕业之后,有人选择当职业模特,也有人从事舞美、舞台编导、服装企业营销策划人,“还有人去当模特经纪人,因为他熟悉这一行。”
课余除了参加模特赛事,学生会参加走秀活动、当服装企业模特、当淘宝“麻豆”、婚纱影楼模特……
“当一次麻豆,收入好的也是四位数以上,不过这真是体力活,大家都以为模特就是脱衣服穿衣服很轻松,其实你摆一天的pose,一天到晚要保持酷酷的或者甜甜的表情,真的是很累的,一天拍完,整张脸就僵了,回到寝室一头栽倒,什么话都不想说啦。”
考生小王则有自己的打算:“模特还是要靠年轻,今后我觉得可以去当空姐。”通讯员卢盛青本报记者杨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