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 高考 美术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专升本 中考 会考 外语|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翻译资格 JTEST
资格|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从业 司法 导游 教师资格 报关 财会| 会计证 经济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务师 资产评估 审计师
工程| 一建 二建 造价师 造价员 咨询师 监理师 安全师 医学|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 教案 论文 文档
IT类|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软考 职称计算机 高校计算机 推荐-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招聘 军校国防生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 招飞
 3773考试网 - 教师资格考试 - 复习指导 - 教育学辅导 - 正文

2010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点指导:教育的发展

来源:fjzsksw.com 2010-10-9 10:18:49

 

  教育学

  (二)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东西方的教育虽然在具体内容和形式上存在许多差异,但都反映了当时社会发 展水平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在教育上具体表现如下:

  1. 阶级性。统治阶级享有教育的特权,奴隶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统治阶级 内部的等级性也在教育制度上有所反映,贵族与平民、主人与仆人之间有着不可逾 越的鸿沟。

  2. 道统性。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是唯一被认可的思想,天道、神道 与人道合二为一。

  3. ****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动接受的过程,道统的威严通 过教师、牧师的威严,通过招生、考试以及教学纪律的威严予以保证。

  4. 刻板性。教育方法、学习方法刻板,死记硬背,机械模仿。

  5. 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受教育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获得实用知识, 而是受教育本身。能不能受教育和受什么样的教育是区别社会地位的象征;经典、 教义的教育处于较高的地位,习得实用知识的教育处于较低的地位。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

  在14一 16世纪,西欧的封建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在一些工商业比较 发达的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谋取他们的经济利益和 政治地位,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为借口,掀起了反封建文化、创造资产阶级 文化的文艺复兴运动。这场运动以人性反对神性,以科学理性反对蒙蔽主义,以个 性解放反对封建****,以平等友爱反对等级观念,重视现实生活,肯定现实生活的 幸福和享乐,反对禁欲主义,其核心内容就是“人文主义”,提倡以人为中心,强调 人的价值和个性的自由发展,重视人的世俗生活,主张世俗教育和科学知识的教育。 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增加了许多新的教学内容,如自然、地理、物理、历史 等,提高了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的地位,重视研究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主张教学 应考虑孩子的兴趣,反对体罚。维多利诺(Vittorino da Feltre,1378—1446)、伊 拉斯谟(Desiderius Erasmus, 1466—1536)、拉伯雷(Francois Rabelais, 1494— 1553)等的教育思想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资产阶级的文艺复兴运动促使欧洲 各国的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教育走向人文化、世俗化以及扩大受教育的 范围等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近代教育

  16世纪以后,世界进入近、现代社会。火药、造纸、印刷术、指南针从中国传 入西方,为世界的军事和交通带来了大发展的机遇;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极大地 激发了人们的想象热情;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带来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 命,手工劳动、作坊生产被现代大工业取代。19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在欧洲社 会中普遍确立,从而引起了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也促使学 校教育制度走向系统化和初步完善。具体表现如下:(一)•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19世纪以前,欧美国家的学校教育多为教会或行会主持,国家并不重视。19世纪 以后,资产阶级政府逐渐认识到公共教育的重要性,随后建立了公立教育系统。例如 在法国,1804年拿破仑在政变成功以后采纳了康多塞法案的基本思想,建立了中央集 权的教育领导体制,私立学校基本被取締,国家对学年安排和课程设置实行统一管理。 17—18世纪,德意志许多公国颁布学校法令,规定学校的开办权由教会转移到国家。 ①自资本主义社会起,教育就作为国家中的一个子系统,开始了新的发展。

  (二)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要求工人具有初步的文 化,这就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与此同时,社会经济实力的增强也为初等教 育的普及提供了物质基础。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普遍制定义务教育法,面向平民阶层 实施初等义务教育,如表1-1所示:

  表1-1各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时间和年限②

国家

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

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

普鲁士

1754 年

6—12 岁

奥地利

1774 年

7—14 岁

英国

1870 年

7—11 岁

法国

1882 年

6—12 岁

美国(独立后)

1852年一20世纪初(各州不同)

6—12 (14)岁

日本

1872 年

6—14 岁

  (三)教育的世俗化

  在西方各国,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不断加强,尤其是公立学校教育系 统的建立和发展,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各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逐渐摆脱了教 会对学校的绝对控制,逐渐形成了实用功利的世俗教育目标。世俗教育从宗教教育 中分离出来,有些国家明确规定,宗教、政党不得干预教育,促使教育走向世俗化。 同时,开始调整学校教育课程内容,加强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减少普通学校 中古典文科教育的内容和学时,确立自然学科在教育课程中的地位,增设了自然、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并注重理解与运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