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反映了( )。
A.师生关系的不平等性
B.教师的责任之大
C.师生关系的平等性
D.教师的权力之大
12.学生认识与人类认识过程明显不同,下列不是其显著特点的是( )。
A.目的性
B.间接性
C.交往性
D.教育性
13.下列哪一项属于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 )
A.知识、智力、能力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知识、智力、情感
14.最先出现“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的是(。 )。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劝学篇》
15.衡量人们思想品德高低好坏的根本标志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15个空,每空1分,共15分。)

推荐链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