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分单元试题
教育心理学A第四单元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A 2.A 3. C 4.C 5.D 6.B 7.B 8.A 9.C 10.B 11.A 12.D 13.A 14.B 15.C 16.B 17.A 18.B 19. D 20.C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1.禀赋优异儿童:凡智力测验获得智商140分以上者,或在特殊性向测验有突出表现者,或在创造性能力测验中得分超群者等,均可被认为是禀赋优异的儿童。
22.认知风格:一般用来描述学生在加工信息时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
23.教学设计或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实施教学系统方法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程序。
24.信度:是反映测验分数的稳定性的可靠性的指标,是指测量的前后一致性程度。
25. 课堂心理气氛:课堂心理气氛主要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26.简述学习测量和评定的主要功能。
答:(1)诊断功能。
(2)反馈与鞭策功能。
(3)管理功能。
(4)教育心理功能。
27、简述教学管理的弊端。
答:(1)对学生的言行要求过高。
(2)对学生的言行要求过低。
(3)让学生娱乐或忙碌以取代学习。
(4)对惩罚的功效评价过高。
(5)缺乏处理问题行为的技巧
28、简述课堂心理气氛的类型和影响因素。
答:根据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注意状态、情感状态、意志状态、定势状态与思维状态,可将课堂心理气氛分成积极的、消极的与对抗的三种类型。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
(1)教师的教学。
(2)课堂的领导方式。
(3)校风与班风。
(4)师生的人际关系。
(5)班级的规模。
29.简述学习评定中常见的教师心理误差。
答:(1)宽大误差。
(2)光环效应。
(3)集中趋势。
(4)逻辑误差。
(5)对比误差。
(6)邻近误差
30.简述因材施教的运用原则。
答:(1)正常的对待方式
(2)正确的态度
(3)积极的评价
(4)主动的操作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1.论述教学设计工作的基本要素及组成部分。
答: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
(1)分析教学对象。
(2)制定教学目标。
(3)选用教学方法。
(4)开展教学评价。
教学设计过程及其组成部分:
(1)学习需要的分析。
(2)教学内容分析。
(3)教学对象分析。
(4)学习目标的编写。
(5)教学策略设计。
(6)教学媒体选择。
(7)教学媒体设计。
(8)教学评价。
32.怎样完成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
答:(1)引起注意:这是用以唤起和控制学习者注意的活动,保证了刺激的接受和神经冲动模式的学习过程。
(2)告诉学习者目标:教学开始时,应让学习者具体了解当学习目标达到后,他们将学会做什么,从而激起学习者对学习的期望。
(3)刺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在学习新的内容之前,可指出学习新的技能所需具备的先决技能,以此刺激学习者回忆已学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有助于避免机械学习。
(4)呈示刺激材料:当学习者做好准备时,向学习者呈示教材。呈示的刺激材料应具有鲜明的特征,以促进选择性知觉的内部过程。
(5)提供学习指导:这项活动旨在促进语义编码的内部过程。
(6)诱引行为:这是促使学习者作出反应的活动。
(7)提供反馈:在学习者作出反应、表现出行为之后,应及时让学习者知道学习结果,这是提供反馈的活动。
(8)评定行为:评定行为的目的是促进进一步的回忆并巩固学习结果,即检索与强化的内部过程。
(9)增强记忆与促进迁移:这些活动旨在促进检索与归纳的内部过程,使学习者牢固掌握所学内容,培养应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相关链接: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