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考复习策略1·物理
名师剖析初三市质检卷
市2008-2009学年九年级质量检测本周刚落下帷幕。本期周刊,我们邀请金尚中学陈宗成老师为考生进行物理试题点评;陈老师曾参与我市物理学科的中考命题工作,希望该点评能对考生下阶段备考复习有所裨益。
主持记者 | 李玉桐
六个亮点
紧扣课标,好题众多
本次市质检紧扣新课标的“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学科探究”、“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四个基本理念。考题充满生活气息(联系日常生活诸如冰箱、电吹风、空调等),注重对物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物理过程与物理方法的考查,也兼及考查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三维目标,特别是物理学科思维进行重点考查,对接下来的初三总复习有着重要的导向和调控作用。
具体说来有以下六个亮点。
1.紧扣课程标准。九年级课标中所列出“科学内容”中的一级主题和二级主题,被百分之百覆盖,无一疏漏。
2.分课本的教育功能和导向功能。在课本上呈现的知识点超过98%被考查到;书本上的例题、图片、文字、课后习题也出现在试卷上:如题28、题29是教材的经典例示;题22是课后练习题;题25的文字阅读,题23各由课本和课后习题略作改动而来;更值得一提的是,题1、15、18、21、22、25、26、29、30等9题所涉及到的17个图片都是从书本上原封不动地搬来;这不但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而且在总复习时,对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回归基本知识点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
3.知识板块布局合理。其中,独立考查热学11题,32分,与电学综合考查了3 题,热学又占了3分(按权重分解),共占35%,而电学共考查了65分,占了65%。
4.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众多题目取材于日常生活。涉及面广:有温度计(体温计)、电吹风、电灯、冰箱、消毒柜、电表、开关、测电笔、高压锅、空调等常见日常用品;考查的题目多,共16题40分,占全卷的五分之二,这是巨大的数字,充分体现了物理源自生活的基本原理,同时对“物理返回生活,走向社会”具有巨大引导启蒙和普及功能,而这种“扫除科盲”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5.注重对多种能力的考查。①考查了知识点的识记、阅读、表达、作图、计算等基本能力;②考查了学生理解、运用等高层次的认知能力;③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④考查了综合分析能力,如题12(阅读与推理之综合)、题24(图形变换与推理之综合)、题35(数、形结合及跳跃思维之综合);⑤考查了学生的思维的发散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能力:其中题25(2)、33(2)分别考查问题开放和结果开放(数值的动态变化)等。
6.题目含金量高,好题多,原创题多、创新题多。可谓命题者指间流云,而品题者口角噙香。
憾点与缺点
两因素降低检测价值
陈宗成老师同时认为,作为初三年上学期的检测题,本试卷的检测作用和指导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因为:1.由于初三上的年龄特征,学生思维尚未得到充分发展,一些基本题因而转化成了中等难度的题目,可能会降低试卷的检测价值;2.由于还没有进行系统复习和强化,学生熟练程度不够,在诸如题12、24、30(1)等题的作用下,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灵活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作题时间偏紧。
另外,某些题目表达上似乎稍欠周密,使命题意图不清。如题25(1)要求作答的“物态变化”应该是针对“短文中”水的循环而言,而非如题中所表达的针对“自然界中”水的循环。否则考查的是背诵而非阅读,这似乎偏离了通过阅读而非死记硬背来获取信息的命题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