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13年重庆市高考五大变化
我市普通高中从2010年开始进入新课改,在此之前市教育考试院已提前组织人员研究课改后的新方案。昨天,市教育考试院院长邱可说,从2008年开始调研到今年10月获批,这一方案经过长达四年的研究和讨论,吸收了其他省市高考改革的经验,在保证高考稳定的同时,它跟以前的高考有以下五大变化。
三位一体选拔 录取参考数据更多
我市采取的是“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统一高考”的选拔模式。虽然高校录取时主要根据统一高考的成绩,但高校在录取新生的过程中,获得的信息量更多,选择余地更大。
根据新方案,招生院校可以根据其招生专业特性,在招生章程中对考生的学业水平考试结果提出等级条件。
例如,某院校的数学专业,可以要求考取本专业的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A”,如果学生的成绩没有达到这个要求,就可能不被录取。
新方案还将综合素质评价引入高考录取,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将作为电子档案,与学生报名信息、成绩信息、志愿信息和体检信息等一并投档至招生院校,作为高校录取考生的必备材料和重要参考依据。
本科专科科目不同 但题目都一样
本科和专科虽然分类进行考试,但是同题同卷,同时进行考试,不会单独命题或另外组织考试,在录取时,没有考上本科的考生参与专科录取,但只计算语数外三科的考试分数。
邱可表示,这种方式更加利于高校按照自己的培养目标去选拔人才。例如像“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重点院校,他们培养人才的目标仍然是创新型拔尖人才,而50%以上的高职专科院校,其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技能性人才。
他说,我市每年有20万高中毕业生,不可能人人都成为研究性人才,本专科分层考试之后,可以减轻一部分学生的高考负担,在完成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基础上,可以把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放在其他素质的提升上,促进个性发展。
理科数学和物理设有选做题
因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中,高中课程变成了模块式学习,其中有必修模块,也有选修模块,学生们选择的选修内容有可能不一样。
为了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衔接,因此明年高考将在理科数学和理科综合的物理学科设置选做题,其分值为该学科总分的10%,总分值不变。
邱可举例说,高中物理中的热学和光学两个部分都是选修模块,可能有的学生选了热学,有的学生选了光学,为了保证高考的公平,高考的考题中将出现一道或多道选做题,它有热学和光学两道题,由学生自由选择其中一道作答。
后年开始英语听力一年可考两次
为减小考生一次性考试偶然失误的影响,避免因设备和环境等出问题。新高考方案为考生英语听力考试提供2次机会。即考生可以在高三学年度参加2次PEST—2级听力考试,其考试成绩两年内有效,以考生最好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PEST—2级听力考试采取纸笔测验,播放听力磁带,考生在答卷上作答。
邱可表示,由于重庆新高考方案及公布实施时间较晚,2013年高考生英语听力部分仍在统一高考英语笔试中进行,从2014年开始,英语听力部分全部采用PEST—2级听力考试城市,届时,高考英语统考笔试部分将不再含听力。
物理和化学总分减少 生物增加18分
邱可说,新高考方案对部分科目的分值权重也作了一点小调整。在普通本科类理科综合300分中,物理由原来的120分调整为110分、化学由原来的108分调整为100分、生物由原来的72分调整为90分;对口高职本科、专科中语文、数学分值均有原来的150分调整为2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