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福建高考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福建高考地理考试说明解读

来源:2exam.com 2013-4-22 14:27:31

研究《2013考试说明》,提高地理复习效率

                  龙海市华侨中学   吴德加

一年一度的高考,是对每一位考生所学知识的检测,也是对教师教学的一次检阅,地理属于特殊的学科,被学生比喻为文科中的理科,它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性质,所以,其学习既不同于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又与政治、历史等文科课程有很大的区别。怎样才能高效率地学好高中地理呢?古人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学”就是要有好的学习方法和步骤。特别在关键的高三年的复习过程中必须讲究系统的科学方法,本文拟就多年的高三教学经验,结合通过认真阅读、研究《2013年高考福建省文科综合考试说明》,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依据《考试说明》,明确高考方向,制订高三备考复习计划

《考试说明》不仅是高考的依据,也是考生复习备考的依据。2013年是福建省进入新课改后文科综合自行命题的第五年。通过认真阅读、研究《2013年高考福建省文科综合考试说明》,就可以了解到新课程的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内容及要求、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对我们平时教学将产生重大的影响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教师和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为我们的高考复习指出了比较明确的方向。特别要重视对样卷和高考卷的研究,把握高考命题的要求和高考命题方向。让学生真切地感受高考试题趋势,更好掌握学情,准确反思教学得失,了解高考信息,探讨复习对策,掌握高考动向。

读懂《考试说明》,其实是新课标的细化,也就明确新课标中的“标准”及其“标准”要求的广度、深度、学习方法等,这也是在高三年地理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最低目标。例如,在人教版必修“地理1”第一章第一节“活动”:确定寻找外星人的方向,难度相当大,可不作要求。在“气压带和风带”中,“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教材都作了较详细的阐述,但内容较抽象,学生感觉难度太大,而《考试说明》要求的是“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因此,“三圈环流”的成因可略去不讲,而重点要求学生掌握三圈环流形成的结果。

高三年初还应制订备考复习计划,根据学生的实际,对高三复习工作作出详细、合理的安排。明确提出总体要求,一轮复习一般到上学期末结束,强化记忆,面面俱到,要求详细理解所有知识点和章节,落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二轮复习从下学期开始到省质检结束,强调系统,要求专题突破,梳理知识脉络,建构知识体系,基础、能力、方法、训练并重;三轮复习从省质检之后到高考前夕,强调提高,穿插信息卷、模拟卷,难度逐渐提高,要求注重查漏补缺,强化应试技巧,加强综合训练和模拟训练。高考前夕还要回归教材,夯实基础,并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激发学生的考前斗志和信心。

二、彻底理解教材知识,构建地理主干知识体系

现行高中地理有四个版本的新教材,在呈现方式上既有共性特点,又各有特色,福建省各个地区所用新教材版本也不尽相同,而高考是全省统一命卷,所以要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通过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会发现无论地理试题怎样变化,试题总是根据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来组织的。而地理原理、地理规律是地理主干知识的落脚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是解决一切地理问题的基础。高中地理不同版本的新教材,为教师的教学活动留下广阔的空间,使教材真正实现了“只不过为教学提供一个例子”。

  俗话说“艺高人胆大”,高考是一场选拔人才的考试,今日高考重在考查学生会思考、会运用,会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考场上是学生潜能的较量,是应变能力、迁移能力、处理信息能力、思维能力、综合能力、表述能力的展示。考题多以教材上未见、教师未讲过的问题为切入点,设置新情境、立意独特、设问灵活,具有不可预测性。学生回答不能仅靠死记硬背和知识的再现;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相同知识的归纳、不同知识的重组、相似知识的迁移、相关知识的联系。这就要求学生能对教材的地理知识透彻理解,融会贯通,构建地理主干知识体系,以不变应万变,包括地球运动、天气与气候、盐度与洋流、地质地貌(主要是地形地势、等高线、潜水位线关系、板块与火山地震),工、农业区位选择,资源能源开发,人口城市与环境问题等知识点。这些主干知识一直是高考的重点,复习后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合理的主干知识结构,扎实“双基”,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即会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阐述,会应用主干知识解决地理问题,形成高层次的能力。

三、加强专题复习与训练,注重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专题复习,可以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也更能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分析能力;专题训练,可以使学生的学科知识内容更理性掌握,而不是单纯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当然试题要精选而非题海战术,做到“一题三用”,最终通过典型试题的系统练习,达到掌握同类试题的解题思路、方法。如通过复习对南昆铁路的区位分析,考虑京九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也可考虑青藏铁路全线开通的重要意义。

专题一般包括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人文地理两大块,但详细复习时大多把地理教材内容概括为四大系统:(1)地球运动系统,包括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水体的运动、地壳和地表物质的运动、地理事物时空变化等;(2)人地关系系统,包括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3)区域地理系统,它包括世界地理、中国地理、自然区域、农业区域、工业区域、城市区域等;(4)地理图表系统,包括日照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地理计算等。专题重点复习时间在第二轮,复习的目的是提炼、浓缩主干知识,建立知识间的联系,提高综合运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审题、答题能力。不能像第一轮复习那样,按章节系统复习,面面俱到,地毯式复习,这样综合素质就得不到提高,重点知识得不到强化,难点内容也得不到解决。

四、注重读图能力素养的构建,提升空间区位思维的应试技巧

好比“语文的学习离不开字典”一样,地理的学习也离不开地图。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和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是地理的第一语言,其重要性胜过文字的描述,运用地图记忆地理知识是最准确、最牢固、最有效的记忆方法。地理内容纷繁复杂,但几乎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源于它在相关图上的位置。学习时要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平时要多看地图,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如今高考中图表资料越来越多,认真仔细地分析非常重要。分析图表信息是学好地理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高考中考察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的理想手段,图表的阅读分析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在高考中的成绩,所以图像系统在高考地理试题中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图像系统的复习是重中之重。这要求复习地理课时,应该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培养读图用图的能力,考试时就能浮现出 “地球运动”,“大气分层”,“山河分布”,“洋流流向”,“国家位置”,“铁路干线”,“工业中心”等各种地图,以从中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做到胸有成“图”,从容作答。

地理学科非常重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而高考试题往往把空间定位与区域地理相结合,这几年的高考地理命题重点往往以图表信息为切入点,所以只有在图表中提取出正确的相关信息,才能进行正确的空间定位,从而解决各个区域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实际问题。例如右图1显示我国四个省2004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回答(1)①、②、③代表的谷物依次是:水稻、小麦、玉米;(2)M省可能是:安徽。而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进行正确的区域空间定位,这又需要从图表中提取各个区域中农作物播种的相关信息。复习时可顺带介绍空间定位的一些基本方法:地理坐标定位法;海陆位置(轮廓)定位法;相对位置定位法;面积、轮廓、形状定位法;典型区域特征定位法(气候特征、自然带特征、动物特征、土壤特征、河湖特征、地貌特征、人文特征等);特殊地理事物定位法(代表性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现代建筑物、文化现象等);用题目中的文字提示信息辅助判断定位法(题干或问题中的区域大致范围或自然、人文特征)。还有区位理论,它是人文地理的核心,“区位”贯穿人文地理的一条主线、灵魂,从农业到工业,从城市到交通再到商业其把人文地理各章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五、规范答题,注意方法和思路

解题前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知识主干,树立自信心,一般高考题就是平时学过的内容,不过以另一种不常见的形式出现,要用发展的观点、开阔的思维、适当的方法去解答。例如现在高考的选择题都是单项选择,特别是地球、地图和自然地理部分的选择题有一定思维难度,所以答案落笔前一定要给自己一个理由,并选择适当的方法、技巧,如最常用的方法是排除法,其选项一般都有一定的梯度,可先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排除1-2个错误选项,这对正确完成选择题非常重要。

当然,高考需要一定的区分度、难易度,对地理主观综合题要用专业语言运用地理原理与规律解答问题,这也是学生们认为的难点,看起来也不难,但不易得分,主要难在学生答不到关键点上,所以要注意回答的有序性,学会采用分点作答,一般编号最多不要超过五点,有效地控制字数,不求多,但求精准,并注意回答的逻辑性,弄清各点作答的先后顺序;不出现答案中自相矛盾的地方,力求做到条理清楚、言简意赅,书写时不强求漂亮,但要清楚、工整。例如右下图2要用到典型区域特征、海陆位置(轮廓)、地理坐标等方法先空间定位出A是亚马孙河河、B是巴西高原,再来还要懂得从位置、地形、气压带、风向带、洋流等方面分析其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原因。该题既考查学生的读图定位能力,又不避开利用储备的地理主干知识的重新整合,探讨地理实际问题,这也体现了能力立意的考查目标。


图2

综上所述,高三年在大多是复习与训练的地理课中,若能通过认真阅读、研究《2013年高考福建省文科综合考试说明》,按照适当的步骤,讲究一定的科学方法,就能使复习过程更加系统、完善,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地理素质得以提高,从而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