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核心提示
昨日下午,在泉州滨海大酒店举行的泉州晚报“环湾生活讲坛”特别策划——“移动伴您高考行”高招志愿填报讲座十分火爆。数百名考生及家长到现场聆听原省高招办主任、黎明大学党委书记林其天老师讲解高招志愿填报的策略与技巧,并进行互动交流。
□本报记者 陈玉珍 曾聪虹 张九强 文/图
不比分数比位次
关键要知己知彼
我省于2009年开始实行“平行志愿”的投档与录取模式改革。林其天表示,这与以前实行的“梯度志愿”不同,改变了“梯度”配置的结构,不再一轮一轮地设置志愿,而是在第一轮就同时设置了几个院校的栏目,这些栏目之间是一种并列的关系。也就是说,原来只有一个第一志愿,现在有了多个第一志愿,考生的“命中率”大大提高。
“填报平行志愿的时候,不要去比分数,而是要对位次,位次是不变的。”林其天说。系统录取时,首先把考生的投档分从高到低排出位次,再按“遵循志愿”原则,依次检索每一个考生填报的A、B、C、D等若干个“平行志愿”,以此确定是否出档。
为了更好地实施填报策略,一般要做到“知己知彼”,不能“瞎报”也不能“乱报”。 “知己”即给自己做好定位,“知彼”就是要了解相关高校的大概投档位次和专业设置。
选学校和选专业 填报策略各不同
选学校还是选专业?这是许多学生和家长纠结的问题。林其天说,这个没有标准答案。如果考生对某些专业有兴趣爱好,或者对于今后的就业已经心中有数,那就选专业为主,如果没有具体的指向,就选学校为主。有专门的机构统计显示,64%的考生、61%的家长偏重选专业,而36%的考生、39%的家长偏重选学校。
考生心里要先想清楚,要有所取舍,选学校和选专业有不同的填报策略。
选学校,就要注意每所院校的6个专业志愿都要填满,注意冷热搭配,并且同意专业调剂。这个调剂不是简单的调剂,学校会打电话征求你的意见。
选专业,更要注意,比如说你想读临床医学专业,假设你的分数可能达到北大医学部,但是你报了最热门的临床医学专业,其他专业不念,就可能被退档;但假如你报了上海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有可能被录取。结果就是因为你先选填了北大医学部,又达到学校的投档线,被投档进去了,这样反而麻烦了,等到被退档的时候上海医科大学的机会又失去了。像这种情况,就应该一开始就舍弃北大医学部,而确保其他医大的“临床医学专业”。也就是说,选专业的话不能太冒险,而是要确保“十拿九稳”。
“冲稳保垫”有技巧 细节问题不能忽视
填报志愿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林其天说,首先一定要注意不同批次的网上填报志愿时间,一旦耽误了,事后难以弥补。同时,规范操作网上填报志愿的步骤,留意填报志愿应该注意的问题,这些都是前车之鉴,一定不要重蹈覆辙。特别是院校的代码、专业代码一定不要填错,提交之后一定要再确认是否填报成功,这些细节看似小事,但是一定不能出岔子,否则难以弥补。
要想“命中”心仪高校,“梯度配置”很关键。“第一志愿冲一冲,第二志愿稳一稳,第三志愿保一保,第四志愿垫一垫。”林其天形象地指出填报的策略。他介绍,考生手中现有的资料就是一种很实用的工具,其中有上一年各高校在我省录取的最高分、最低分以及最高位次和最低位次,考生拿自己的分数和位次比照,就很容易知道自己实力如何,从中选择形成“冲、稳、保、垫”的梯度配置,后面的要比前面的略低一点,万一前面进不去,后面还有退路,目的是为了提高成功率,尽可能地提高投档几率。
一所学校的不同专业,录取分数差距可能很大。例如厦门大学,如果你进了投档线,但是如专业填报不科学,不注意“冷热搭配”,而且不接受专业调剂,就可能被退档。填报时也要注意一些专业的限制要求,如果达不到要求也可能被退档。
[现场互动]
这些问题,
听众问得多
问:本科提前批要怎么填报比较科学?
答:本科提前批常规志愿的第一志愿设A、B两个院校志愿,实行梯度志愿投档模式;征求志愿实行按专业平行志愿投档模式。A、B志愿填报时也要注意梯度配置。这个批次主要是师范类、公安类院校,考生应先想清楚要不要去。如果不是很想去的话,宁可不报。
问:如果比本一线低1分,有没有上本一院校的可能?
答:有可能。在填报各个批次的“征求志愿”时,考生只要上了这一批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都可以填报,线下20分的也可以填报。因为“征求志愿”以后,假如还有高校招不满,就会实行政策性降分(公办高校可降20分,民办高校可降50分)。不过,“征求志愿”给考生的机会并不太多,空缺的名额只有招生计划总量的5%左右。
问:高职(专科)批怎么填报志愿?
答:该批次全部实行按专业平行志愿投档模式。高职(专科)批常规志愿设40个、征求志愿设20个,均为平行但有顺序排列的院校专业志愿。如果你偏向于选专业,填10个院校或者更多院校的同一个专业都没关系;如果你偏向于选学校,则可以填这个学校的10个专业或者更多也可以。在常规志愿录取过程中如果生源不足,公办院校通过申请,经考试院批准后可以降20分录取,省内民办院校通过申请,经考试院批准后可以降50分录取。在征求志愿录取时,如果生源还不足,除了国家级、省级示范公办高职院校外,其他所有院校通过申请,经考试院批准后,最多降80分录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