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张答题卡均有条形码
多次申诉希望探寻“真相”
“高考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对我这个农村女孩更是意味着一辈子命运的好坏。我知道高考招生制度十分严格,系统非常完备,发生这种事几乎是不可能。但事情却恰恰发生在我身上。”婷婷在微博上表示,事情发生以后,她伤心难过得寝食难安,终日以泪洗脸……
婷婷的父亲杨先生告诉记者,他们于7月23日到福建省教育考试院递交了相关材料,并在29日接到考试院的电话。“他们说考试院启动内部程序调查,发现婷婷的作文是空白的,其他科目也是差不多。”
杨先生对此表示难以信服。他告诉记者,7月30日,婷婷接到省教育考试院的电话,要求她重新写一遍她高考时的作文,并于31日传真给考试院,婷婷一一照做,但至今仍未得到回复。
“我们希望这次调查能有公证部门参与,否则令人难以信服。”杨先生告诉记者,他平时在外面承包工地,因为此事已停工多天了,希望相关部门能尽快给他们一个回复。
杨婷婷的签名。左为杨婷婷接受媒体采访时的签名,右为杨婷婷在试卷上的签名。
省教育考试院数次核查:女生成绩确实为364分
针对此事,今日下午,省教育考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该女生分数的核查情况。省教育考试院新闻发言人郑元鼎表示,经过多次核查,该生高考分数确实为364分。
他介绍说,杨同学为惠安县文科考生,7月23日,杨同学和父母亲到福州高招录取点反映说,她的高考成绩现在查为364分,和原来查询的不一样,原来查的为586分,要求核查分数。接到该考生反映后,省教育考试院高度重视,进行全面认真核实,经过核实后,该考生的成绩分数确实无误,为364分,考生反映的情况不符合实际。
郑元鼎介绍,核查后,杨同学的具体分数为:语文51分,其中主观题51分,作文0分;数学86分,客观题40分,主观题46分;英语75分,客观题54分,主观题20.5分(四舍五入);文综152分,客观题96分,主观题56分。当时就把这个结果告知该考生及家长,但是考生对这个结果还是不满意,7月24日再次致电反映,省教育考试院再次核查,得出的结果还是364分。
“语文成绩是杨同学在微博上反映的一大问题,我们核查后发现,该同学作文是空白,并未答题,因此得0分。”郑元鼎解释说。
记者在省教育考试院提供的杨婷婷的高考语文试卷扫描打印件上看到,这张写有杨婷婷名字、准考证号,贴有考生条形码的试卷显示,其作文答题纸确实为空白,未作答。
今晚九时许,省教育考试院再次表示,已经找出该生的答卷原件,和扫描卷核对,没有差别。在纪检监察组的直接监督下,省教育考试院对该生的答卷原件进行了现场核对。目前,该考生答卷原件已经取出单独封存。
“从始至终,都是该考生及家长单方面说她的成绩是586分,也只有他们一家三个人看到这个分数,该考生及家长未能提供任何证据证明,也未提供平时成绩证明。”郑元鼎说,具有参考价值的省、市质检,该考生也无法提供相应成绩作佐证。
据介绍,省教育考试院从惠安一中了解到,杨同学为复读生,去年高考前出了车祸,因此这一年都是在家自习,偶尔才到学校去。
考生家属对考试院说法不信服 坚持要“眼见为实”
对省教育考试院上述说法,记者今晚联系杨先生。他告诉记者,他现在在别人家,女儿不在旁边无法接听电话。对于考试院的说法,杨先生并不认同,他坚持认为核查考卷应该要有公证机关、考生、家长在场才算数,只向记者展示考卷,并不能确定一定是他女儿的考卷。
截至发稿前,记者在网友“独看花落颐”的微博上看到了多条更新的微博,“请问考生本人没在现场,我们如何辨认???暂且这科作文空白,其他科目呢???求核实原卷 ……期待考试院能给我们及公众一个完整的交代!!! ”据悉,该网友是当事考生杨婷婷表姐的朋友。该网友还表示,他们注重一切言行,已在搜集所有资料证据,整理完整会慎重发出。
疑问一:考试院出示的扫描打印件是否为杨婷婷本人的?
省教育考试院:每张试卷上都贴有属于考生本人的条形码,这个条形码包含有考生姓名、准考证号等个人信息,就拿她的语文试卷来说,两张试卷都贴有条形码,避免了第一张试卷是杨同学的,而第二张试卷是别人的这种情形发生,因此可确定这张扫描打印件是杨同学的。
记者在这两张扫描打印件中,确实看到了这两个条形码。
疑问二:高考分数数据库会不会被攻击,导致分数被篡改?
省教育考试院:我们提请了省公安厅网监部门检查,并未发现信息库有任何被篡改的痕迹。
疑问三:会不会之前看到的586分是错误的,然后考试院发现后又改正过来?
省教育考试院:自从网上阅卷以来,已不再采用人工登记分数手段,都是在网络上登分,由系统自动生成总分的,因此可排除这种可能性。
疑问四:省教育考试院是否叫杨同学重写作文?
省教育考试院:我们没叫她再重写作文,因为核查后,她的作文并未作答,我们也不会去怀疑她的作文水平。
省教育考试院表示,福建自网上阅卷以来,每年都有同学提出核查分数的申请,核查结果表明,至今无一人次差错。往年也有一些同学对自己的成绩有异议,多次提出核查分数,这也给教育考试部门带来了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并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