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福建高考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4福建高职入学考试医药卫生类专业基础课考试大纲

来源:2exam.com 2013-9-16 19:12:03

附件16
2014年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
医药卫生类专业基础课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以卫生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教学大纲为依据,所涉及的考试范围包括医药卫生类各专业开设的解剖学基础、生理学、解剖生理学基础课程,主要测试医药卫生类学生对医学基础课程中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情况。
Ⅰ 考试范围与要求
第一部分  解剖学基础
一、绪论
理解解剖学姿势的定义、常用的轴面和方位术语。
二、运动系统
(一)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
(二)理解骨的分类,掌握骨的构造。
(三)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理解关节的辅助结构和运动。
(四)掌握脊柱的组成及连结,各椎骨的形态特点;理解胸廓的组成及运动;了解脑颅骨和面颅骨名称及新生儿颅的特点;理解上、下肢骨的组成。理解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及其运动。理解骨盆的组成。
(五)掌握胸锁乳突肌、胸大肌、肋间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臀大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和作用。理解膈的裂孔名称、位置及穿经结构。了解腹壁的层次。理解胸骨角、翼点、腹股沟韧带的位置及临床意义。理解腹股沟管的位置及其内容。
三、消化系统 
(一)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上、下消化道的概念。
(二)掌握消化系统各器官的名称、位置及形态特点。掌握阑尾根部和胆囊底的体表投影。理解胆汁的产生和排出途径。
(三)理解腹膜与腹膜腔的概念。了解腹膜与脏器的关系及其形成的结构。
四、呼吸系统
(一)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及上、下呼吸道的概念。
(二)理解呼吸道各器官的位置及形态特点。掌握肺的位置和形态特点。
(三)了解胸膜的分部和胸膜腔的概念。了解胸膜下界与肺下界的体表投影。
五、泌尿系统
(一)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
(二)掌握肾的位置和形态。理解肾的剖面结构和被膜。
(三)掌握膀胱的位置、分部及膀胱三角的概念,理解输尿管、女性尿道结构特点。
六、生殖系统
(一)掌握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掌握睾丸的位置和功能。理解输精管的行程、分部及临床结扎部位,了解男性附属腺体组成。掌握男性尿道的分部、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
(二)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理解卵巢位置和功能。掌握子宫和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形态特点及临床意义。理解子宫的固定装置。了解会阴的概念。
七、脉管系统
(一)掌握心血管系统的组成。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
(二)掌握心的位置和形态。理解心内各腔结构和心尖的体表投影。了解心的动脉起始、分支分布及心包的概念。
(三)掌握动脉韧带位置及意义。理解主动脉的分部及主要分支。掌握颈外动脉、腹主动脉和髂内动脉的主要分支及其分布。理解上、下肢动脉主干的名称,了解全身主要的动脉搏动点及压迫止血部位。
(四)掌握头、颈、上下肢浅静脉的名称、位置和行程。了解上、下腔静脉的合成、收集范围和汇入部位。掌握肝门静脉的组成、结构特点、主要属支及其与上下腔静脉之间的吻合。
(五)掌握淋巴系统的组成。了解淋巴干的名称。理解淋巴导管的组成、行程及其收纳范围。了解腋淋巴结群、腹股沟淋巴结群、头颈主要淋巴结群位置。了解脾的位置、形态、功能。
八、感觉器
(一)掌握视器的组成。理解眼球壁结构和眼内容物的组成。了解房水的产生、排出途径及其临床意义。了解泪器的组成。
(二)掌握前庭蜗器的组成。掌握中耳的结构。了解听觉和位置觉感受器的位置。
九、神经系统
(一)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常用术语。
(二)掌握脊髓的位置。理解脊髓外形及其内部结构特点和功能。掌握脑的分部、脑干的分部和脑神经连脑部位。掌握大脑的分叶和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内囊的概念、分部及临床意义。了解脑和脊髓被膜的层次和主要间隙的构成。了解脑血供。掌握脑脊液的产生及循环途径。
(三)理解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理解脊神经各丛的主要分支名称和胸神经节段性分布特点。掌握12对脑神经的名称和顺序。了解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神经的主要分支及其分布。
(四)了解内脏神经的组成和分类、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位置。
(五)了解中枢神经系统传导路的分类,理解躯干与四肢的感觉传导路和运动传导路锥体系的传导路径和功能。
    十、内分泌系统
(一)掌握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二)理解垂体的位置,了解垂体的分部及功能。
(三)理解甲状腺的位置和形态特点。
(四)理解肾上腺的位置和形态特点。

第二部分  生理学基础
一、绪论
(一)掌握生命的基本特征,兴奋性和阈值的概念及二者的关系。
(二)掌握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理解稳态的生理意义。
(三)理解机体功能调节的方式。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理解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方式和特点。
(二)了解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三、血液
(一)掌握血液的组成、血量及一般理化特性。理解血细胞比容、血浆和血清的概念。理解血浆渗透压的形成及生理作用,临床常用的等渗溶液。
(二)掌握各类血细胞的主要功能。理解红细胞生成的部位、条件和生成调节因素。了解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三)掌握ABO血型的分型依据,输血原则与交叉配血试验。
    四、血液循环
(一)掌握心动周期、心率的概念。掌握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的概念及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了解心音的特点及其意义。
(二)了解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理解正常起搏点、窦性节律。理解心室肌细胞兴奋的周期性变化及其生理意义。理解兴奋在心内传导的顺序、特点和生理意义。
(三)掌握动脉血压的概念、正常值,理解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理解中心静脉压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了解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
(四)了解微循环的概念、血流通路及其功能。理解组织液生成的动力。
(五)了解心血管的神经支配和作用,理解降压反射过程及生理意义,了解全身性体液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五、呼吸
(一)掌握呼吸的概念和呼吸的三个环节,理解呼吸的生理意义。
(二)理解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理解胸内负压的形成及其生理意义。掌握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每分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的概念和区别。
(三)了解气体交换的动力、过程和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掌握O2和CO2在血液中的主要运输形式。
(四)了解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动脉血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轻度缺氧和氢离子浓度升高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六、消化和吸收
(一)掌握消化与吸收的概念及消化的两种方式。掌握胃液、胰液、胆汁的主要成分与作用。理解胃的运动和排空,小肠的运动形式。了解小肠液主要成分与作用。了解大肠的运动。
(二)掌握小肠在吸收中的作用及其有利条件。了解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吸收形式和途径。
(三)理解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对胃肠平滑肌运动与消化腺分泌的调节。
    七、能量代谢和体温
(一)掌握能量代谢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了解机体重要贮能物质和直接供能物质。掌握基础代谢率的概念、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二)掌握体温的概念、正常值和生理波动。理解产热和散热的主要方式。
(三)了解体温调节中枢的部位。
八、尿的生成与排放
(一)掌握排泄的概念。
(二)掌握尿生成的三大过程。理解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球滤过率的概念,肾小球滤过的结构基础和滤过的动力。理解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主要部位。
(三)理解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理解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的因素,掌握渗透性利尿和水利尿的概念。
(四)掌握正常尿量及异常尿量。
九、感觉器官
(一)掌握眼的调节反应。理解眼的折光异常产生的原因和矫正方法。理解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生理功能、维生素A缺乏和夜盲症的关系。
(二)了解耳的听觉功能。理解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了解前庭器官的主要功能。
十、神经系统
(一)掌握突触的概念和基本结构,了解突触传递的机制。理解神经递质的概念、胆碱能纤维和肾上腺素能纤维的概念和分布;理解各类受体及其生理效应。了解突触传递的特征。
(二)理解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生理作用。理解内脏痛的特征,掌握牵涉痛的概念。
(三)掌握牵张反射概念、分类及其意义。了解脑干网状结构对肌紧张的调节。了解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四)了解自主神经系统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生理意义。
十一、内分泌
(一)掌握激素的概念和分类。了解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二)理解腺垂体和神经垂体激素的种类及其主要功能。理解甲状腺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了解胰岛素、肾上腺髓质激素、甲状旁腺素、降钙素、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
十二、生殖
(一)了解睾丸的生精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二)了解卵巢的生卵功能,理解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掌握月经周期与卵巢周期性变化的关系。
Ⅱ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一)答卷方式:笔试。
(二)考试时间:150分钟
(三)试卷满分:200分
二、试卷结构
(一)内容比例:解剖学基础部分占考试内容的60%(120分),生理学基础部分占考试内容的40%(80分)。考核知识点层次比例为掌握内容约占70%,理解内容约占20%,了解内容约占10%。
(二)题型比例:试卷客观题(单项选择题)占试题60%,计120分。
主观题(名词解释、填空题、论述题)占试题40%,计80分。主观题中名词解释占10%,计20分;填空题占15%,计30分;论述题占15%,计30分。
(三)组卷方式: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各类题型中试题均按学科比例安排试题内容。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推荐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