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试题答案 - 正文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2006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来源:fjsedu.com 2006-4-20 17:09:50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C都读juéA.áoyāoáoáoB. fǔD bǒ

2CA督查——督察;B座落——坐落;D飞皇腾达——飞黄腾达、鼎礼膜拜——顶礼膜拜)

3B(不是……而是……,肯定一个,否定一个;此处都应该肯定,都应该传播延续。行迹,行动的踪迹;形迹,举动神色、痕迹迹象。物资,生产生活的资料;物质,和大师的大学的精神相对而言)

4D如临大敌工作态度不搭配)

5BA”“以上自相矛盾;C透露了一个话题搭配不当;D表意不明)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6A(忧:父或母去世)

7B(均表目的连词,用来。A连词,于是、就;连词,趁机。C介词,替;动词,出、谋划。D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

8C长给正声伎一部主语应是宋太祖)

9C(这三句,或直接、或间接表现了戴颙的艺术才能。②句是说他在学术方面的研究,不属于艺术才能;③④句或间接、或直接说他的品行,待人接物的态度)

10DA归因过于绝对,良好的家庭教育只是戴颙才能卓越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还有他后天的勤奋努力和创新实践等;B他远离达官贵人有误,他虽然不愿做官,但并不拒绝同达官贵人往来;C主客颠倒,是孔邵把戴颙接来一起住在黄鹄山。)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11.(5分)(1)三吴地区的将军、郡守以及吴郡的名流邀请他一同去野游,(他认为)合适就去(2分,衣冠”“1分,语句通顺1分)

     2)铸成以后,对佛像的面部瘦削感到遗憾,铸造工人不能够修治,于是把戴颙接来察看(3分,”“2分,语句通顺1分)

12.(1)(2分)B(非天空显得低沉,而是写出了水天一色的壮阔景象)

     2)(2分)D(无酩酊大醉,也非悲观,而是排遣苦闷)

     3)(3分)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突出了美景中的人物活动。(1分)使人们好像隐约听到了绿杨荫里临水人家传出的笑语喧闹之声,仿佛看到了秋千上娇美的身影。(1分)这样写来,就在绿扬楼外优美的景色中,静中显动,平添出一种盎然的生意。(1分)

13.(6分)(1)清风徐风   水波不兴   2)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3)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   4)千里澄江似练   征帆去棹残阳里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

14.(3分)BA追求截然不同误,C打破桎梏决裂等说法有失分寸;D于文无着)

15.(3分)D(引述内容和论证对象关系颠倒了)

16.(3分)王国维赤子之心说有反封建、追求个性和艺术自由的倾向,这是值得肯定的。(关键词:反封建、追求自由、肯定。每个关键词1分)

17.(3分)立论途径:作者人格特质与其作品风格特质间的关系;产生效果:直探诗歌中感性之生命的源流与命脉所在(或:直探作者内心的真情实感);评价:是中国文学批评中极可重视的传统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8.(4分)①平中见奇,把普通的题材画得简约,呼之欲出,活灵活现;②题字、题诗、印章相配合,使画妙趣横生;③从题材内容到艺术技巧,没有文人画的寥落孤寂,而有民间画的优点,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4分,答出23分,34分)

19.(5分)①不畏艰难困苦,持之以恒。(或意志顽强,坚忍不拔) ②摹古师今,博采众长。③善于观察、揣度、比较、总结。④勇于衰年变法,敢于开拓创新。(5分,答出34分,45分)

20.(5分)表现出齐白石对于国家民族有益的人的尊重,精心竭力奉献自己的艺术;对于国家民族有害的权贵的憎恶,并用娴熟的艺术予以有力的斗争。(3分,只答出11分)既表现出齐白石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能力与艺术创造能力,又凸现出齐白石高贵的独立人格。(2分)

21.(4分)BDA成于博采众长”“勤于模仿善于借鉴等不合原文,变法说的应是绘画技法风格等。C可望而不可及无法达到不合原文,此并非自我嘲讽,是真诚地佩服。E结构层次及内容分析没有涉及后三段内容,且学诗的情况不是详写)

六、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22.(3分)③④①⑤②(有一语序错位,该题不得分)

23.(4分)【示例】①处处留心皆学问,说明了生活中知识无处不在,要随时留心学习。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明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用笔记下来才可靠。③严师出高徒,说明老师严格要求,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④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说明只要有毅力,持之以恒,再难的事也能成功。(四空每空1分,如果没有扣住读书学习的道理来写,该题不得分)

24.(5分)【示例】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信。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呵,世上最亲邮递员!(做到述评结合2分;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1分;语言通畅,较有文采2分;超过字数,另扣1分)

七、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5.(60分)

按照2005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戴颙,字仲若,是谯郡铚县人。父亲戴逵、哥哥戴勃,都是隐士,有很高的名望。戴颙十六岁时,父亲去世,戴颙悲痛欲绝,因此长年疾病缠身。他的父亲擅长弹琴和书法,戴颙继承了这些技艺。无论哪种乐曲,他都能挥指弹奏。戴颙和他哥哥戴勃都是从父亲那学习的琴艺,父亲去世后,他们不忍心再弹奏父亲生前传给他们的琴曲(以免引起更大的悲痛),兄弟二人独立创作新曲,戴勃写了五部,戴颙写了十五部。戴颙还谱写了一部大型乐曲,都在世上流传。

桐庐县内又有很多名山大川,戴勃和戴颙兄弟俩一起去游玩,于是居住在那里。戴勃得了病,又缺医少药,戴颙对戴勃说:我跟随哥哥闲居,并不想就这样默默无闻。哥哥现在病得这样厉害,又没办法治疗,我应当出去谋求俸禄来解脱暂时的困难。于是请求任海虞县令,眼看事情快要成功了,但戴勃却死去了,戴颙做官的事情也就自然搁置下来。桐庐县地理位置很偏远,不利于养病,戴颙于是离开这里,到吴县去居住,吴县的读书人合力为他建造房屋,聚石成山,引水成流,载植树木,开挖沟渠,不久,林木便生长得郁郁葱葱,风景简直像自然形成的一样。于是,戴颙研究庄子的思想,并著书立说,写出了《逍遥论》,又注释了《礼记》的《中庸》篇。三吴地区的将军、郡守以及吴郡的名流邀请他去野游,他认为合适就去,绝不虚情假、矜持自高,大家都很赞赏他这一点。

宋高祖任命他为太尉行参军、琅琊王司马,他都不就任。立太子之初,又征召戴颙为太子中庶子;元嘉十五年又征召他为散骑常侍,戴颙也都不就任。

衡阳王刘义季镇守京口,长史张邵和戴颙结为亲家,张邵把他接来,住在黄鹄山。山北有大片竹林及僧人、道士居住的房屋,竹林山涧非常优美,戴颙就生活在这条山涧里,刘义季很快就和他交上朋友,戴颙穿着他那普通百姓的衣服,不改往常的仪度。戴颙为刘义季弹琴,都是经过改编的新曲子,他弹奏的《游弦》、《广陵》、《止息》等曲目,都和世人的奏法不同。宋太祖常常想去看他,曾对黄门侍郎张敷说:我到东方视察时,将在戴公住的山上欢宴。因戴颙爱好音乐,(宋太祖)长年配给他一支正声乐队。戴颙将《何尝》、《白鹤》二调整合起来,形成一支新的曲调,称为《清旷》。

从汉代才开始有佛像,但造型不精,戴逵特别擅长塑佛像,戴颙也参与其事。宋世子在瓦官寺铸造了一座一丈六尺高的铜佛像,铸成以后,对佛像面部瘦削感到遗憾,铸造工人不能够修治,于是把戴颙接来察看。戴颙说:并不是面部瘦,而是肩和臂太肥的缘故。等把肩削减以后,脸部瘦的毛病立即消失了。(对他的技艺)没有不佩服的。

元嘉十八年,戴颙去世,终年六十四岁。他没有儿子。景阳山堆成以后,戴颙已经去世了,宋太祖感慨地说:遗憾的是不能让戴颙看上一眼了。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手机版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