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天津四中政治特级教师 胡英江
把握试题特点。关注社会热点、突出主干知识、强调能力测试、突出专题,是政治试题的主要特点。如全国卷Ⅰ的38题以我国的休渔制度,以及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问题处理原则为背景设置选题。既结合了社会热点,又考查了结合背景材料,运用常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解题思路。阅读材料,准确把握信息,反复审题,弄清设问要求。在作答时,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和设问要求,对教材的有关知识点认真筛选,找准、找全所应用的观点和原理。
复习备考建议。在复习备考中,要把每一个基本概念放在知识的整体结构中去准确理解。《考试大纲》前半部分提示的是“考什么”,后半部分的题型示例则是提示“怎样考”。所提示的不仅是一般的题型,更是怎样选材,怎样设置问题,怎样组织答案的基本规则,需要认真研读。
地理:北京清华附中地理特级教师田佩淮
充分利用教材。学生要学着从书上的案例中明白某种地理现象的原理。比如我们讲生态农业村,教材上介绍的是留民营,不是要求记住谁建设了生态农业村,而是懂得任何一个生态村,它都应该解决哪几个问题。如果有道试题是某个山区,从环境恶劣发展成为非常好的生态村,请你分析一下它是采取了哪些措施变成生态村的?以果推因就应该知道它一定采取了上述措施。
密切联系生活。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所以利用生活中的知识有助于答题。比如试题问洞庭湖泛滥与当地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这与自家门口为什么经常积水的原因类似,无外乎是两条,一是来水多,二是排不掉。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围绕洞庭湖来水有哪些,水排不掉的原因是什么来组织答题。
精选知识要点。考生答题时,不仅要会答、答全,更要答精。比如重庆太阳辐射量小于拉萨的原因,就不应该把影响太阳辐射量的所有因素都写上,而是重点落在“日照时间和地势高低、云层厚薄”等方面。
历史:北京清华附中历史高级教师陈红
以考纲为指导,强化主干知识。此时学生应围绕考纲,以每一个子目为提纲,梳理掌握相关的主干知识,回归认真阅读教材,对要考的内容在书上做上记号,做到4个准确:史实、概念、线索、特征。
专题训练,融会贯通。这段时间尽量精心复习小专题,如中国古代经济史,可进行有关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归纳。
热点焦点,综合渗透。针对热点和焦点问题的复习,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梳理主要时事热点、焦点问题,例:中日关系、中美关系、台湾问题等,并思考这些问题可能会与哪些历史事件相联系。
查漏补缺,强化提高。在模拟练习中,不要简单地就试题内容进行背诵,应以试题考核的知识能力为核心,注意从相关的知识、概括分析的能力、解题思路等方面来扩展相应的知识。注意一些综合性强、情景设置新的习题。针对复习中的漏洞,每天保证时间强化背诵,在最后的时间段投入较多的时间,历史学科是能见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