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试题答案 - 正文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分析

来源:乙 平 2005-6-1 10:26:29

1998年出现话题作文的雏形,到2000年话题作文成型,至今已历时多年。人们常把“不设置审题障碍”、“文体不限”、“自拟题目”视为话题作文的三大特点,而今似乎勉为其难地剩下“文体不限”了。为什么这样说呢?自拟题目本来就不是话题作文的专利,材料作文早就让考生自拟题目,而命题式的话题作文根本用不着拟题,此其一。不设置审题障碍是话题作文的初衷,由于话题的宽泛性削弱了命题的避猜性,给押题者、宿构者、抄袭者带来了可乘之机,命题者在发出“不得抄袭”的警告而无济于事的情况下,甩出话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于是又把审题障碍横在考生面前,此其二。至于文体不限,虽然全国卷作文试题解除了“诗歌除外”的禁令,但在北京卷、上海卷还是不断发出“除诗歌外”、“不要写成诗歌”的警告;随着高考命题权的下放,独立命题的省市增多,高考是否限制诗歌写作更是见仁见智而各行其是,此其三。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使是“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也已经基本上给考生选择文体的自由了。

纵观全国卷高考作文试题大都属于材料式话题作文,最典型的莫过于2003年作文试题。命题者用“智子疑邻”的寓言故事作为材料,要求考生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与前三年高考作文的话题相比,最大的不同是话题由单一型变为关系型。不管是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1年的“诚信”,还是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话题的主词都只有一个概念,审题立意几乎可以不假思索,真算得上不设置审题障碍。2003年则不然,不但用寓言作材料,而且话题的主词有两个概念——“感情”和“认知”,而且二者构成多种关系,因而在审题时客观上存在着障碍,考生必须回答命题者提出的两个问题——“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否则便无从下笔。这告诉我们,命题者加大了审题的难度,高考作文的话题走向复杂化。

当然,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却是追求作文命题的简洁化。比如,上海卷、北京卷不但采用引语式话题作文,而且开始出现命题式话题作文。引语式如2003年上海卷“杂”;这种题型往往只用三言两语引出话题,自拟题目,不限文体。命题式如2002年上海卷“面对大海”、2003年北京卷“转折”;这种题型导语简洁,限定题目,但还和自拟题目一样保持思维的开放性。材料式话题作文由于加大审题难度,已经快沦为材料作文;命题式话题作文由于限定了题目,与命题作文相接近;唯有引语式话题作文,既无前二者之弊,又有话题作文之利,估计会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看好的形式。

另外, 2003年全国卷的“作文评分表”,破天荒地将语言表达的赋分与写作内容等值(各25分)。这一举措极有利于扭转写作重内容轻表达的局面,注重表达将成为作文训练的重点和热点。

至于话题范围,高考作文肯定要让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说,因此话题一定是所有考生共知的,一般来说要留意这几个方面:(1)爱国与爱民;(2)人生与价值;(3)道德与修养;(4)学习与事业;(5)感情与理智;(6)团结与友爱;(7)人文与环保;(8)兴趣与爱好。还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高考命题权的下放,话题表现地方特色会成为命题者的追求。

    总之,近些年的高考试题表明,高考作文还是属于话题作文范畴,命题形式将向复杂化或简洁化两极发展,而引语式话题作文凭借它的优势将成为亮点。命题者进一步坚持把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并且尽量把写作的自由还给考生,以鼓励中学生作文说真话、抒真情、敢创新。



您可能喜欢的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手机版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