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复习建议
福州一中高三文综组组长 高三地理备课组组长 陈萍
1.提炼主干知识,关注知识结构质量,查缺补漏。到了这个学习阶段,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考纲对主干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尤其注意地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强化知识结构。一定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培养他们的多项技能综合运用能力,以减少对老师的依赖性。要给学生适当自主学习的时间,去领会、归纳、总结和消化知识点,从中发现自己的问题,才能锁定自己复习的方向和目标,去解决问题。这样对学生后期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完整性才有帮助。
2.创设模拟高考情境和提供仿真试题,以使考生适应高考要求。许多学生说:老师我平时念书的时候都会了、都懂了,可一考起来就错误百出。这说明只“念”不“练”,不等于就已掌握了知识点。必须要讲和练结合,不断地进行知识迁移和知识应用能力的训练,给学生提高部分新题检测,提升解题能力,才能真正巩固掌握了知识点。我坚持“每节一道”2~10分钟对学生的真题训练,效果不错。但值得注意的是,抓基础题,不要 一味做偏、难、怪题。
3.空间定位绝对关键。空间定位是很多学生学习地理的瓶颈。有的学生熟背课文,却因读不懂图,眼睁睁看着题目无从下手。有的同学空间定位错误,导致方向性错误而整题丢分。实际上空间定位就是熟读地图,读懂地图,其方法很多:如根据经纬位置来定位;根据海陆位置及相对位置来定位;根据地理食物典型的轮廓或形状来定位;根据重要地理事务及现象的分布来定位等等。关键是要多训练,多发挥空间想象,多看图落实。现在地理高考是“无图不成题”,所以对于读图能力较差的同学,一定要下决心攻克此难关。
4.区域特征尤其重要。很多人以为高一上册最重要,是地理学科的本色,是主干知识。其实认真揣摩,高考地理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一般都以区域为载体来实现的。加入不了解各个区域基本特征,就无法判定它的空间区位条件、经济现状、发展中的问题以及去采用什么样的整治措施和策略等等,就无法对某个区域进行分析或评价。所以我始终感觉区域地理特别重要。
5.关注热点问题。有人说:“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很明显,高考的大量素材、信息都来自社会或经济发展中最新的热点问题,在课本上是找不到的。就是要考查学生怎样去获取和解读题目中信息、应用课本的基础知识、原理和理论去分析解决问题,考查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这就要看你的知识面、考你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需要注意的是,热点问题不过是试题的载体或“外壳”。高考命题实质上就是要通过载体或“外壳”考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这样,才可能自如应对文综高考多种背景或载体及多变的设问角度要求。最近比较热点的问题如今年南方的冰雪灾害;“嫦娥一号”上天和探月计划;我国将建第三南极考察站;文昌航天基地建设;节能减排、环境问题、能源安全问题等等会不会成为地理命题的背景材料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