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网7月2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记者 王巧灵)高考录取将于7月6日开始,在录取前的这段空档时间里,家长们等待得非常焦急。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打着能联系“机动指标”、可以沟通关系帮助低分考生录取到好学校的幌子,骗取钱财。一些考生和家长往往轻信许诺,上当受骗。昨天,记者从省招办了解到,在高考开录前,考生与家长要提前了解招生政策和规定,识破招生诈骗行为,防止受骗。
正常渠道关注录取信息
四处托人打探录取情况是往年一些家长上当受骗的一个重要原因。在采访中,省招办的相关招生人员特别提醒考生和家长要通过正当的渠道了解招生录取信息。每年省招生办对录取工作中的重大事项、招生政策等有关招生信息,通过省招办网站和媒体及时公开,保证考生都能在第一时间里了解招生进程。对广大考生及家长最为关心的录取结果,省招生办将会通过招生部门的网络系统逐级传送到各县级招生办,请考生及家长紧紧依靠当地招生办了解情况,切勿上当受骗。
不轻信“手中有计划”等谎言
据记者了解,有一些骗子谎称有“后门”,能搞到“内部指标”,可以办理低分进高校。对此,省招办的相关工作人员称,这是根本不可能的。省招生办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内下达的招生计划,未经批准的计划一律不安排招生,任何个人说自己手中有招生计划和名额都是不可能的。我省的录取工作全部实行异地远程网上录取,学校招生工作人员不进驻省招生办录取现场,录取工作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信息。网上录取开始后,一个学校在各省市的生源状况、拟录考生信息都反馈到学校机房,学校招生办公室一目了然。提档线如何划定,招生计划是否需要调整,学校有关部门领导通过网上录取系统可直接对接各省市的招生管理部门,信息是直通的,已不存在“中间工作人员”。
省招生办和招生院校对录取工作的每一环节都制定了严格的工作流程,建立了监督制约机制,规定了严明的工作纪律。
发现有行骗者要迅速举报
考生与家长应对网上录取的程序、网上录取的办公方式、网上处理招生计划调整的工作过程有所了解,慎重对待“认识招生工作人员”
可以保证提档录取的说法,以免上当受骗。
在咨询招生信息过程中,考生和家长一定要仔细核对信息来源者的身份,如要求出示工作证、身份证等,以免碰上行骗者。如若发现有行骗行为者,应及时向当地公安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