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80问
Q13
录取投档时系统按照排名检索,如果出现同分的情况,如何确定谁优先?
答:公布成绩时,考生会拿到一个成绩单,上面除了各科分数和总分,还有考生的排名,这个排名就是投档时所依据的顺序。以理科为例,排名的原则是:先看总分,如果两个考生的总分成绩相同,那么再看考生的数学成绩,成绩高的排在前面,如果数学相同,就再看理综,以此类推再看语文、英语成绩。文科的排名依据则为总分、语文、文综、数学、英语。
Q14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会影响到高考录取吗?
答: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实施《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调整方案》,建立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制度,并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录取适度挂钩。因此考生填报志愿时,须根据本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情况,按规定填报相应层次高等学校。录取时,除考生的高考成绩要达到所报院校调阅档案的分数线(投档线)外,考生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必须要达到相应批次高校录取要求,才能将档案投给学校择优录取。
Q15
“大小年”是什么意思?
答:所谓“大小年”,即当年报考人数多,导致录取分数线上调,录取比例下降,第二年因不敢报高分院校而涌向低分院校,使得上一年高分院校就会出现报考人数减少、分数线下降的现象。“大小年”的情况并不是绝对的,会随着每年报考情况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考生和家长要理性看待,综合衡量,选择最优的填报方案。
Q16
今年理科招生计划比文科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答:普通高校每年招生计划的总规模是教育部下达给各校的,之后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来制定具体的分专业计划,包括文科理科比例的划分。从当前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对理科人才的需求大于文科人才的需求,因此理工科的招生计划多于文科的招生计划。
近年来,我省的文理科招生计划各个批次不尽相同,但从整体上来说,文理科招生计划的比例大体在4:6左右。
Q17
请问高考政策性加分20分的考生需要按裸分录取专业么?
答:这要视不同的学校而定,考生在填报志愿专业时,可以通过该高校的招生信息网或招生指南,具体了解该高校在专业录取方面的原则和相关规定。很多学校在专业录取时会剔除政策性加分,只按照高考成绩来具体排名。
Q18
今年,外省高校增加了对我省本科招生人数,是否意味着报考外省高校录取几率比往年大?
答:今年,外省的很多高校,包括985、211等优质学校及其他办学水平较高的学校都适当增加了在我省的招生计划,同时,外省在我省招生的院校也增加了100多所。因此,今年报考外省高校录取机会增加,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不要过于片面强调院校所在的地区,应积极报考外省院校,事实上很多外省高校办学历史悠久,综合实力很强。
Q19
是否考生被录取了,复试时就不会被刷下来?
答:考生被学校录取后,复试时发现身体条件不合要求,这种情况下,学校可能就会考虑将考生调剂到其他专业,因此,考生在报考时,应全面了解高校对专业的各种要求。
例如,有些专业对考生身高或视力有要求,虽然教育部规定高校不能有这样的要求,但是出于就业考虑,高校有时会提醒考生“由于用人单位对身高、视力有要求,身高低于××、视力弱于××的考生请慎报”。考生对这些也要了解,并考虑以后的就业情况。
Q20
考生被录取到学校后,如何进行专业录取?
答:各高校在专业录取时,原则大体有三:一是按考生专业志愿顺序,即专业志愿优先原则进行录取;二是按考生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录取;三是按分数段从高到低录取,比如说有的学校5分或者10分一个分数段,将考生分为不同批次,同一批次内按考生志愿录取。各高校录取原则不尽相同,考生填报志愿时,应通过学校网站查阅招生章程,了解学校的录取原则(包括专业录取规定、加分政策)等。
Q21
很多高校都在其招生专业目录里注明按大类招生,大类招生是什么意思?
答:大类招生是很多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一种方式,考生在填报这些专业时,不用填写具体的专业代码,只需填写所报院系代表类别即可。进入学校后,大类招生几个专业的同学在低年级时接受的是通识培养,并没有专业方向的划分,教学计划也是一样的,到高年级,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兴趣、条件等选择所学的专业方向。
Q22
什么是高校“投档不退档”?
答:由于现行平行志愿存在进档考生被退档的风险,为了配合教育部进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也为了有利于学校的招生录取质量,许多名牌高校纷纷承诺“投档不退档”。当然,前提条件是:进档考生的各方面(德、智、体)条件符合录取要求,尤其是要服从专业调剂,否则,仍有可能被退档。
Q23
一般高校按1:1.05提档,那投档后0.05会如何处理呢?在服从调剂的情况下,学校会消化还是退档?
答:一般情况下,在专业服从调剂的情况下,考生因投档比例问题而被退档的机会少之又少。有些高校在招生时公布的招生人数比实际招生人数要少,就是为那“0.05”准备的;也有学校即使招生人数已满,也会自主消化掉这一部分考生名额。只有很少部分学校会因为提档比例问题而退出一部分分数偏低的考生的档案。
Q24
考生退档常见的原因有哪些?
答:结合近几年录取的经验,退档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是不服从专业调剂,而考生填报的志愿都已经录满,这样的话只能退档。此外,还有以计划录满、分数较低为由的退档,但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向考生承诺,只要符合录取条件、服从专业调剂,保证不退档,这两种退档原因正逐年减少。也有因身体条件不符、单科成绩不合要求退档的,考生在填报志愿前要详细了解学校的要求。
Q25
填报提前批未被录取,对一本是否有影响?
答:考生填报了提前批次的院校志愿,如果未被录取,不影响考生参加第一批次本科的录取。但是,如果考生已被提前批次的院校录取,就不能参加第一批次及其它批次院校的录取。
Q26
一本投档被退是否直接被二A录取?
答:如果某考生一本投档至某高校后又被退档,并不是直接进入二A的录取。由于一本退档后,将进入“一本”的征集志愿阶段,凡符合条件的考生可重新填报征集志愿,然后再进行“一本”征集志愿的录取。当“一本”征集志愿录取结束后,如果仍未被录取,再进行“二A”批次的投档录取。同理,以下批次也是如此。
如果考生的高考成绩达到或超过重点分数线,却未能被自己所填报的“一本”志愿录取,但又不愿意参加“一本”征集志愿的填报,也可放弃“一本”征集志愿,等到征集志愿录取结束后,再直接参与自己所填报的“二A”批次志愿的投档、录取。
Q27
什么叫征集志愿?
答:“征集志愿”是指对于各批次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计划,考生再根据缺额计划在当地招生办填报“征集志愿”,这样使得第一志愿录取时落选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
Q28
补录消息是通过官方统一公布吗?怎样才能不错失补录的机会?
答:广东补录是通过征集志愿完成的,信息会由省教育考试院通过各大媒体向社会发布。对于高考分数略低于某批次分数线的考生,应重点关注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及各大媒体发布的信息,在征集志愿开始后,及时登录相关网站填报。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学校都会进行补录,根据往年经验,广东各批次第一次录取结束后,都会有征集志愿安排,在征集志愿时,各院校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录取分数可能低于第一次录取,但也有少数情况会出现录取分数反超第一次录取分的情况。征集志愿是落榜考生的又一次机会,考生们应该好好把握。
Q29
考生上大学时是不是一定要将户口迁到学校所在地?
答:新生入学时,户口是否迁移到学校所在地采取的是学生自愿原则,如果考生想将户口迁到学校所在地,可以在考生现在的户口所在地相关部门办理手续,高校在新生入学时会统一办理入迁手续。大学毕业后如果没有正式工作,户口会自动被派回原籍,相关政策可咨询各高校的招生部门。
填报技巧类
Q30
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答:一是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考生填报志愿前,要认真了解省招生委员会公布的招生工作规定、《广东省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及有关高等学校的情况和招生章程,并根据本人高考成绩、投档排序位置及身体条件,选择填报适当的院校和专业。
二是要严格按照网上填报志愿的工作流程进行操作。考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省教育考试院网站的普通高考志愿填报系统进行合理填报,录入各批次志愿的院校代码、专业代码以及服从其他专业的标记,并仔细核对清楚,直到正确为止。
三是当考生确定不再进行志愿修改时,必须点击“志愿确认”按钮,未点击确认的志愿无效。
四是为避免集中填报造成网络“塞车”,请考生注意避开填报志愿高峰期,尽量减少连续在线时间,不要等到最后时刻才提交确认,确保填报志愿顺利实施。如果考生在填报志愿过程中出现网络“塞车”现象,请不要惊慌,只要听从当地招生考试机构和所在中学(报名点)的安排和调度,填报志愿一定会顺利完成。
Q31
三个志愿为何要按照“冲、稳、保”的原则拉开梯度?
答:填报志愿如果没有合理的梯度,几个院校的录取分数都是同一个层次的,这样的话相当于有些志愿是浪费的,很可能导致三个志愿都投不出去,风险加大。因此,在填报平行志愿时,一定要注意各志愿之间保持合理的梯度,以“冲、稳、保”为原则。
Q32
当考生知道分数和排名后应该怎样安排填报志愿?
答:考生拿到高考成绩后应先看自己在全省的排位情况,做到知己知彼,并和家长一起阅读平行志愿法则和报考指南,沟通好专业方向和地域要求,再根据自己的分数和省排位情况选一些档次相近的学校作为备选。选定目标学校后,进入该校官方网站查阅各专业往年的录取情况以及专业录取方式,并对照今年的报考指南看看和往年有什么变化,最后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校情况进行填报。
Q33
所有志愿都必须填满吗?
答:没有规定考生必须填满各批次的所有院校和专业志愿,但请记住:所有填报的学校或专业都有可能录取你。学生在志愿表上“留白”是一大忌讳。需提醒的是,不能单纯为了将表填满、不留空白,就随意地填报学校。考生填完志愿后最好再检查一遍,要确定“如果这些学校录取我、我都愿意去上”。至于每所院校的专业,也建议都填满,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Q34
在填报平行志愿时,可否将保底学校填在第二志愿组?
答:按照惯例,往年生源不足、出现断档的高校,往往在第二年容易被考生选为C志愿保底的学校。这样一来,在第一志愿组这些被选为保底的学校很可能就完成了招生计划,因此,这些学校(尤其是一本院校)断档的机会将低于往年。
考生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填报好第一志愿组,对第二志愿组不要寄予太大希望。在填报志愿时,应参考各高校往年考生报考情况、投档线的高低,来估计今年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而合理填报志愿。
Q35
平行志愿填报时,专业志愿应怎样搭配才合理?
答:填报平行志愿时,各高校专业志愿的填报应冷热搭配。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后,高校进档考生的高考成绩差距大大缩小,这样,有的专业,特别是热门专业和优势专业,就可能出现“拥堵”。造成某些专业的录取分数线高于学校的录取分数线。
平行志愿模式要求考生更加重视专业的冷热搭配,最好能够“服从专业调剂”。如果所报专业的录取分数线皆高于考生分数,考生又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会遭遇退档。所以在专业选择上一定要留有余地,冷热搭配,形成合理的梯度。
有部分考生填写的专业志愿集中在几个类似的专业,这样会增大录取风险。
Q36
达到一本线要不要填二本志愿?
答:建议考生都应该填写,一本院校当然要努力争取,万一一本院校的录取出现问题,二本院校填写了之后才能够有机会被录取,如果没填,就完全没有机会被录取。一般来说,上了一本线二本院校的志愿也应该精心填写,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自己能够被录取。
Q37
填报志愿时,如何根据分数和排名找到适合自己报考的大学和专业?
答: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针对自己的高考分数进行准确定位。定位有两个部分:第一是对学校定位,《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报考及填报志愿指南》中公布了前一年各高校的录取最低分、最低排位等信息,如果考生今年的排位高于学校录取的最低排位,则报考被录取的可能性比较大。
第二是对专业的定位。比较合理的方式是:参考往年该专业的录取平均分与该校投档线之间的差额,综合评价自己被该专业录取的机会大小。
Q38
在填报志愿时,老师、家长、考生该如何分工?
答:很多家长希望老师能给出一个比较明确的院校志愿,实际上老师是没法给的,因为志愿本身就是考生的意愿,决定权应该在考生手里。
建议在填报志愿前,考生、家长与学校有关老师加强沟通联系,了解、掌握招生各项工作的有关政策和规定,根据高考的实际成绩,家长与小孩一起分析其特长、兴趣、爱好等诸方面情况,多方收集相关院校的招生信息,切实当好孩子填报志愿的参谋,帮助孩子选择符合自己志向的志愿。在孩子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家长切不可把自己意见强加给子女,更不能不尊重子女的意愿,包办代替。
Q39
如何正确处理选报省内院校与省外院校志愿的关系?
答:本省考生往往更愿意选择本地的高校报考,即使是报考外地的学校,也集中在几个地区,如北京、上海、南京、武汉、西安。由于报考人数多,人为地推高了分数线;而东北、西北则很少学生报读,实际上这些地方也有很多好学校,某些学校一家的院士数量超过了广东全省。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以后的长远发展,除了本地高校之外,也应该考虑外省高校。
Q40
如果省内排名刚好在某所高校往年最低排名附近,应该怎么填报志愿?
答:如果考生分数正好压院校投档分数线,这类考生或许可以投档成功,但是往往读不了自己喜欢的专业。考生可以考虑报另一所学校读一个有优势的专业或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虽然选不到高考分数所达到的最好院校,但可以选择到较好的专业。
Q41
如果分数正好到达某一批次的最低分数线,填报志愿时应该怎么办?
答:这种情况下,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选报院校。比如说某考生的分数临近一本分数线,到底是报一本还是二A?
一本院校、二本院校各有优势,所以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每年都会有一些一本院校征集志愿,而且还是比较好的院校,但是学生都不喜欢报,集中扎堆在2A院校,导致近年来有些2A院校的分数线被推高,甚至超过一本线。
Q42
高考成绩未达到相应批次录取最低分数线,可否填报该批次的志愿?
答:可以。考生充分表达自己的志愿意向是允许的,但我省本科、专科录取坚持在全省公布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上,严格按各批次高校录取投档原则进行投档。为体现高分高录的精神,除对第三批B类未完成招生计划院校先实行适当调整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进行补档外,其余各批次在第一次录取过程中不调整分数线,而是在第一次录取完成后对缺额的院校征集志愿。
因此,在填报志愿时,未上第三批B类批次分数线的考生,可填报第三批B类院校志愿,争取在调整分数时,能有机会录取。除第三批B类批次外,未上相应批次分数线的考生,即使填报了相应批次志愿,也不能在第一次录取过程中录取,只能在相应批次征集志愿时,根据征集志愿填报条件及资格分数线,填报相应批次的征集志愿院校,争取录取机会。
Q43
高考分数在重本线以下,应怎么样填报志愿?
答:分数在重本线以下的考生,可供选择的学校间的差距,没有一本院校间那么大,考生最好以重视专业为主,选择省内外有办学特色的学校,尽量选读那些专业特色明显、办学条件较好、师资队伍较强的名牌专业、特色专业。这对今后的就业有很大的影响。
Q44
低分考生怎样填写志愿才能读到相对较好的学校?
答:如果高考成绩不够理想,分数不够高而只能入读层次稍低学校的考生,不妨考虑地域条件。只把目光锁定在广东甚至广州,选择的空间肯定不多;但如果把眼光投向西北、东北等地区,除了能选到好专业,可供选择的学校也会好很多。
Q45
如何判定哪所高校是“热门”?哪所高校是“冷门”?
答:高校招生录取中的“热门”、“冷门”,是相对于考生报考的情况而言的。对某一高校或专业而言,报考的人数多,超过该校当年招生计划数,投档分数线高,超过当批次录取最低分数线,则被人们称为“热门”,反之,则被称为“冷门”。
实际录取中,有些高校或专业由于报考人数多,年年是“热门”,有些院校或专业由于报考的人数有起伏,有时多,有时少,呈现“大小年”、“冷热”轮换。考生填报志愿时,应参考各高校往年考生报考情况、投档线和投档排位的高低、专业录取平均分来估计今年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而合理填报志愿。
Q46
“服从专业调剂”的底线是什么?
答:底线是:在了解专业内涵的基础上,只要心仪的学校招生专业计划中,没有自己极度厌学或学不下去的专业,或者是该校所有的招生专业中,没有自己极度厌学或学不下去的必修课程,就可以考虑填写“服从专业调剂”。
Q47
比重本线高出20分左右,应该怎么填报学校?
答:不同的考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看考生是注重学校还是注重专业,或者注重学校所在的地区。一般而言,高出重本线20分左右,根据平行志愿的填报方法,第一志愿可以冲一下国家的985、211高校,比如我省的华工,或者其他省的办学水平较高的高校;第二志愿应该稳,填一所录取分数和考生分数相近的高校;第三志愿就是保底的学校,这一志愿的填写一定是以确保能够在一本院校中被录取为原则的。总之,平行志愿填报应该遵循“冲、稳、保”的原则。
Q48
中间分考生如何填报志愿?
答:这一群体的考生人数最多,极易出现“扎堆”现象。对于分数在重点线之上但超出重点线不多的考生来讲,第一批的志愿最好填报较为冷门的重点院校;对于分数在一般本科线和重点本科线之间的考生,最重要的是填好一般本科的志愿。这个分数段的考生,应当优先考虑专业。因为一般本科院校的实力往往相差不大,专业选得好,既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又可以为将来的就业创造条件。
Q49
成绩可能勉强能上2B,应该报2B好还是在专科中挑个好学校、好专业?
答:成绩处于“本B尾、专科头”的考生,志愿填报更考功夫。因为如果填得好,可能就能够读到上一批的学校。如果是想博高一批次学校,就不能浪费上一个批次的所有志愿。要用前一年参加了补录的院校或者是专业作为保底,因为前一年录取不够的才参加补录。
从往年的经验来看,2B批次的上线考生,落榜的情况比较少。一方面是因为这个批次的院校招生计划比较多;另一个方面,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的考生,会放弃2B直接选3A,这也腾出了不少名额。如果成绩只在二B线边缘,挑专业比挑学校对将来更有利,两三年毕业后,直接报本校的专升本也是非常好的出路,也可为就业打下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