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满分作文 - 正文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2016高考作文题目大全 各省名师权威解析

来源:3773考试网 2016-6-7 16:57:12

 

  写作时还可以联系现实,由此及彼,呼吁我们不要扭曲对孩子的教育,不以分数论英雄,不要把分数的高低当做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让教育回到以人为本的轨道上来,树立健全的成才观,把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生命教育落到实处。

 

    【(江苏卷)语文作文

  题目:彰显个性还是提倡创新?

  材料: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也有人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无话的时候也要说出自己的见解,在这个时代,是彰显个性还是提倡创新?

  请以此为题材,写800字作文。

  点知名师解读高风元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南阳中学中学高级

  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题仍然沿袭了去年的命题模式,用的是言论式的材料作文,给考生提供了较多的思维空间。材料本身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凸显了辩证思维,前面的两句话蕴含了明显的辩证关系;第二,后面用“个性和创新”引申出话题,给考生更多的选择。这样,考生既可以从个性角度切入,又可以从创新角度切入,还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写,即创新并不妨碍个性的彰显;在保持个性的同时何妨去大胆追求创新。有话则短无话则长还做了解读,这样学生不会茫然。学生要想得高分,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要出彩,只要紧扣个性或创新,都算切题。

  (浙江卷)语文作文

  题目:虚拟与现实

  材料: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点知名师解读:孙继成山东省平邑实验中学 中学高级教师

  这则作文材料,呈现出明显的任务驱动型,“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限定了写作的范围,让考生就事论理,即针对“是选择拥抱这个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现象发表见解阐明你的观点与看法,旨在引导、鼓励考生发表个性化的见解,就沉溺于虚拟世界还是立足现实世界发表自己的看法,材料任务指令明确,拒绝言不由衷,避免泛泛而谈。

  这篇材料作文指向明确,不易跑题,但是要写出材料蕴含的深意,虚拟平台能够使人轻而易举地与他人沟通,时下的不同文化观念在这些平台上不断发生碰撞,造就了独特的网络文化,不断冲击人们的生活观念。虚拟世界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缩短了交流时间,创造了广阔空间,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是虚拟不等于现实,城市交往中也可能存在欺骗。利用虚拟而不是沉溺于虚拟,减少虚拟对现实带来的危害,让虚拟服务于现实,使现实生活更加美好。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探究是是写作的关键所在。要想写出出类拔萃的优秀文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有材料意识,理解任务指令,把握住材料中心,确立恰当的论点;(2)注意议论文体,注意选择恰当的素材;(3)打造文章亮点,例如靓丽夺目的标题,先声夺人的开头,响亮的结尾,语句飞扬的文采,严密井然的结构,分论点与中心论点的巧妙设置,流畅公正的书写,以及令人起眼前一亮的美观卷面等。

  【(上海卷)语文作文

  题目:评价他人的生活

  材料: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让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点知名师解读:作文的写作中心非常明确,就是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一种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可以立意为:①评价他人生活,应保留底线;②评价之前,先了解真相;③拒绝人云亦云;④重温慎独。①网络的发达,使得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轻而易举地发表评价他人的生活,这是我们的权利,只是,我们在使用这种权利时,也必须恪守底线。我们可以评价他人的生活,但不能侵犯对方的隐私,不能伤害对方的人格。②网络中屡屡发生的“反转”事件,已经一再给我们在评价他们生活时敲响了警钟,西方一句谚语说,“说话之前,先将舌头转三圈”,那么,我们在评论之前,也不妨让子弹先飞一会,急于发声,往往伤人又害己。③评价他人的生活,应该建立在自己对他人生活的了解与认识的基础之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己的思想,所以,我们在评价他人生活时,应该拒绝人云亦云,为了评价而盲目跟风的做法,必须摒弃。④慎独,这是古训,重温慎独,在今天更为必要。因为,稍不注意,我们就会成为他人评价的对象,而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烦恼。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手机版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