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满分作文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30题(5)

来源:3773高考 2013-5-13 10:53:45

 

「点评」

多少人爱晏子

南京一考生

晏子是深沉低调的。然而晏子永远是少数——不然人们不会千年如一日地纪念他。可惜文坛上的晏子实在太少,就像昨天去世的辛丰年先生,消失一个,我们的文化星空就暗下一片。

丰年先生晚年坚持独立持家,每天锻炼、买菜,一如常人。扬之水说这位名门之后、大作家、老干部,穿得“好像一个复员军人”。但谁也不能否认辛丰年的价值,这才是文人中的晏子,真贵族。有些作家总是说中国人不读书,恐怕只是中国读书人不爱那些自命大师、专家,在文化之路上扬鞭打马的主流文人们。那么多人爱辛丰年呢!晏子虽矮,灵魂却比车夫们高大得多。

这几年,有人写最后的文化贵族,有人主办怀念大师的展览。人们呼唤什么,总是因为少什么。现在我们呼唤辛丰年们、晏子们,只是因为文坛中遍布车夫,难寻晏子了。其实晏子不过是不张扬一点,有涵养一点,然而我们的作家们却做不到,宁肯驾车奔向金钱与名声,把读者甩得远远的。

扬之水问辛丰年,为什么身在城市却如此安详?辛丰年答:心远地自偏。文化之路上,听怕万马奔腾,只要你愿意,还是可以如蔡明亮的电影《行者》,一步一步,走出一片深沉与宁静。在上海滩飞驰的车流中,华东师大的陈子善老师还是能紧抱爱书,志虑深沉,心无旁骛,走出晏子般的贵族气质。而那些车夫,纵使隐入山林,也无非是寻找终南捷径,跑到山上扬鞭打马了。

木心说:呼唤者与被呼唤者很少相互应答。呼唤晏子,不能让晏子和他的门徒们复活,不如不再呼唤,自己去做晏子。车夫听了妻子的话,洗心革面,成为一名大夫。如果作家多听听读者的话,不去追赶名利,静心修炼,也会走向贵族之路。黄裳本是上海滩玲珑八面的大记者,然而在巴金的指点下,他渐渐走向自我,低调下来,沉淀下来,最后成为中国读书界的标杆。黄裳的姿态如晏子的身材低矮下去,他的灵魂却升华起来,最终被人称为文化贵族。

车夫变晏子,无非是把身子低下来,鞭子放下来,灵魂就在杠杆的另一端自己升上去了。少一点骄傲,多一些思考,读者自然会找上门来,晏子式的作家绝不会少人爱:你看千百年来,几个人爱车夫,多少人爱晏子!

「点评」

【拓展阅读】

下面这篇习作借用了韩小蕙文章的题目及素材,请认真阅读,体悟从佳作阅读中汲取写作灵感的妙处。

大儒无声亦有声

张晨欣

晏子身高不足六尺,却表现的志虑深沉,令人仰慕,而身长八尺的车夫仅仅因为是名相的车夫而趾高气扬,喜形于色。可见,真正财富满车的人并不需要高调的表现,别人自会心生敬仰。

季羡林老先生曾三次被别人封上桂冠,而他却三次桂冠,他满腹才学少有人能及,可他却偏要低调行事,在学术研究上笔耕不辍,即使在最艰难的十年文革中也毅然将蜚声世界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翻译出来。

曾有人冠以他“学界泰斗”的头衔,他却说:“泰者,泰山也;斗者,北斗也。二者都是至高无上的东西,我只是在国外教书十年,在国内教书五十七年而已,哪里能要这称号!”季老身为一代大师,却如此谦恭,是有多少人所无法企及的。

季老不张扬,不矫作,他一生奉行着自己的座右铭:“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他不因外界极高的评价而喜形于色,也不因被尊为“国学大师”而趾高气扬。当他对西域的罕见文字研究到了无人能及的程度时,也从未满足过。

大唐名相魏征曾说过:“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季老很少对某件事高谈论阔,但只要他所说的都是微言大义,他秉持着谦和低调的态度努力追寻着学术的制高点。

其实,喧嚣与傲慢是在制造小丑,而非大师。真正的大儒应做到桃李不言,拥有人淡如菊的态度,不喜形于色,也不轻易满足。

在当今的社会上,你可以看到很多人因一点小成就而到处宣扬,你也可以看到有些人即使一身荣耀也仍在默默无闻的做事,他们永远不会觉得自已有多么的了不起,更不会因此而趾高气扬,往往这样的人会在自己的经历中学到更多。(反例)

梅,剪雪裁冰,不畏严寒;兰,孤芳自赏,怡然自得;竹,筛风弄月,挺立尘世;菊,凌霜自得,不趋炎热。这四者都是淡雅无所奇特的植物,但它们与招展满园中的牡丹相比,却更得人们的喜爱,因这四者都清华其外,不需招蜂引蝶,也可屹立于尘世之中。

真正有才学的人不须喜形于色,更无须趾高气扬。因为,大儒无声亦有声。

大儒无声亦有声

韩小蕙

季先生从6岁起即开始读私塾,9岁开始学英语,12岁读《左传》《战国策》《史记》,15岁学德语,17岁开始发表小说,19岁发表翻译作品,23岁毕业于清华大学(招生办)西洋文学系。24岁赴德国主修印度学,同时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俄文、南斯拉夫文、阿拉伯文等多种文字。30岁获德国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35岁起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一直做了37年,后来还做过北京大学副校长等无数职务。

季先生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说:“天天都在读书写文章。越老工作干得越多。”除了让中国学者望而生畏的、深奥无比的德国哲学研究外,数十年来主要从事印度文学的翻译研究工作,佛教史以及中印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工作,还撰写了江河湖海一样汪洋四溢的大量散文随笔等文学作品。现在,《季羡林全集》已编到了32册,粗略一算,已经有一千多万字了,真正是著作等身,学问大师,当代鸿儒!

然而极为可贵的是,季先生又绝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斋学者,相反,他相当人世,胸中承载着天下万物,时时守望着民族、国家、世界,还有大自然。他还一直保持着独立思考的精神,始终秉持独家观点,绝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李玉洁老师曾多次感叹说:老先生想的跟别人都不一样,有时还特别超前。就见他闭着眼睛皱着眉头在那儿想,我们跟都跟不上。

比如最让人震惊的是2001年9月10日,季先生去参加政协会议。发言时,他突然讲起在21世纪,中国和亚洲一定会上升,东方文化将会重新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潮;而美国则早晚要倒霉,因为它一天到晚做国际警察,哪儿的事都要插手,太霸道了,谁跟着它跑谁也要倒霉。季先生预言,尽管美国最富有和强大,但是当今世界谁也不能强加于人,因而美国必然要走下坡路,多行不义,人家都联合起来干你还不容易……

仅仅过了十几个小时,就从美国传来了举世震惊的“9•11”事件!季先生家的电话没完没了响起来,许多昨天还认为他讲话不沾边的人都深表佩服。而人们更想起早在二十多年前,季先生就大谈“和谐”:“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就是和谐。”人与人要和谐相处。人与大自然也要和谐相处。东方人对待大自然的态度,是同大自然交朋友,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在这个基础上再向自然有所索取。“天人合一”的命题,就是这种态度在哲学上凝练的表述,所以必须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当时他还援引歌德曾经怎么怎么说,恩格斯曾经怎么怎么说,梭罗曾经怎么住到瓦尔登湖简单生活,等等。那时,中国正处于一切为经济大发展让路的阶段,和谐与环保在中国根本还没形成概念,所以人们跟不上季先生的思想,有人公然表示不耐烦,认为他是老糊涂了,说话没把门的了;还有人公开批驳和反对。可是无论如何,季先生就是不松口,一再坚持说:“不和谐就不能稳步前进。”现在,时间驾着巨翅轰轰隆隆地飞到而今,当人们回头再看来路,不禁感慨再三,“老马之智可用也”(《韩非子》),季先生的预见,印证了多少生活的真理啊!

我自己也有过两次亲身体验:一是去年中秋节时候,我受命请季先生为本报的“中秋专版”写一段话。在电话中,季先生边思考边问希望写些什么?我随口答,中秋节,就是图个团圆图个吉祥。(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