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满分作文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高考作文预测及满分范文拥挤

来源:2exam.com 2013-5-20 15:23: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挤”是一种状态,无数人挤在纷扰的城市,挤在狭窄的路上,挤在人口日渐膨胀的世界:“挤”也是一种行为,摩肩接踵是一种“挤”,竞争进取也是一种“挤”。有人说,中国的“90后”无法回避一个“挤”。“挤”既让人感到窘迫、窒息,又激励人争先恐后,不断奋斗。

请以“挤”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11届枝江一中第三次模拟测试题)

写作提示

这是一个关于“挤”的独字类命题作文,有关“挤”的基本涵义有:①紧紧挨着;②在拥挤的环境中用身体排开人或物;③用压力使物体从孔隙中排出。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管窥命题者的意图,当“挤”成为一种社会实际状况时,我们应该如何去对待,因此写作的重心应该是关于“挤”的感悟和思考。我们可以正向立意,指出“挤”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种不甘示弱、奋勇争先的精神。而这种“挤”的态度和精神则是时代的需要,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需要,唯有“挤”人生才能焕发光彩。亦可反向立意,批评我们(一个民族)特别喜欢“挤”的心态,指出这种“挤”其实反映出的是我们(民族)素养上的一种缺陷等等,给人们(民族)下一剂猛药,唤醒一味盲目去“挤”的人们(民族)。也可辩证立意,既肯定“挤”的积极意义,同时也可指出“挤”的不足。

阅卷手记

在阅卷中,我们发现,这次学生得分高低关键取决于立意的高与下、聚与散,本文的立意不在于写什么是“挤”,而在于写“挤”悟出了什么,要有真切的体验,要有所感悟,具体表现在:

1形式上是关于挤的文章,但没有自己的观点和感悟,比如有些同学空谈“挤”是什么,却没有对“挤”的原因和意义等理性分析,比较肤浅。

2立意低幼化,无新意,没有引人思考的东西。比如,不少同学选择“挤油”、“挤公汽”等肤浅没有拔高的立意,让人无法回味。

3所举材料游离题目,张冠李戴,牵强附会。比如,有同学写李白因为挤才写出了诗百篇,司马迁因为挤才写出了《史记》等等,这明显是偏离题意的。

4出现仿作和宿构的文章得分在二类以下。

例文一

[一类文]

孙金立

小玉老师到这个偏远山村的第一天,感到前所未有的舒畅与宁静。是啊,在这个人烟稀少、贫困落后的山区,不再有城市的繁华拥挤,她觉得好轻松。

然而,轻松只是暂时的,她需要在这个山村里支教,要呆上好一阵子,她必须忍受这里的艰苦生活。尽管,山里的风景很美。

距离上一个支教老师离开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小玉老师来到这里的消息传开后山里的孩子又才重新背上了书包,走进了山村里唯一的一所学校,其实算不上是学校,几间破破烂烂的土房子便是教室,上学途上随手捡的木板子便成了课桌,没有凳子,孩子们便盘腿坐在地上……

小玉老师登上那个用黄泥堆砌的讲台的第一天,便使这些山里的孩子对她充满了喜爱,她教他们识字、数学、用很好听的声音朗读课文,和他们一起做永远也玩不厌的游戏……小玉老师不嫌弃他们,他们觉得小玉老师就像个姐姐一样。

然而小玉老师发现,每次上课时,总有小脑袋在窗子外边儿探着,望着教室里的一切,她问班里的孩子是怎么回事,一个女孩子对她说:“老师,有好多小朋友都想来听你讲课呢,可是家里穷交不起学费……”

从那以后,小玉老师讲课声音愈发洪亮,如天簌之音传出教室,窗里的孩子认认真真地听着,窗外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拼命的挤着,都想靠着土墙和窗子,听清小玉老师讲的知识,他们挤在一块儿,身子都倾向着教室,似乎是他们那一个个瘦小的身躯在支撑着土墙,没有一个人因为被挤痛或是挤得喘不过气儿来而大声叫喊,他们都静静地,仔仔细细地听着。小玉老师的心里有什么东西被扯了一下,在城里,只有公汽或是市场才会出现这样挤的状况,吵吵闹闹,喧嚣不已。教室外的土地很广阔,像一片海,可孩子们只是在教室旁挤着,挤着……

小玉老师停住了,她用余光看了一眼窗外的孩子们——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明白小玉老师怎么突然间打住了。他们仍保持着微倾的姿势,互相挤着。小玉老师跑出教室,看着他们,他们呆住了,不知所措地望着她。小玉老师用她那温柔动听的声音说:“孩子们,不用再在外面挤着,进去听吧”几秒钟的宁静,窗内外的孩子们欢呼雀跃起来,他们挤着小玉老师,拥着小玉老师,踏入了教室。教室也不大,他们挤在一块儿,缩短的却只是心灵的距离,小玉老师和他们挤在一起,却也不觉得压抑。

小玉老师看到拥挤的教室外,田野里,金黄的油菜花挤满了一地……

评点

这篇小小说,读来令人感动。

从内容角度来看,作者以“支教”为场景,从语言、动作、环境等多个角度刻画了小玉老师的温暖、孩子们的质朴。选点虽小,张力却极大,真情直逼人心,这一项可以得分19分。

从表达方面来看,在叙述视角转换巧妙自然之外,作者善于描写与渲染。环境描写,情感真挚,主题突出。此项得分得分18分;

在发展等级方面,文章情感真挚,叙事生动,只是主旨虽然切题,但略显平常,此项得分17分。

综合以上亮点和不足,根据评分细则,模拟评分如下:内容19分+表达18分+发展17分:56分。

例文二

[一类文]

徐磊

一家五口窝在百来平方米的屋子里,确实有点挤。

早上起来,小小的卫生间挤满了人。有的刷牙,有的洗脸,有的梳头。我喊了一声:“上学要迟到啦!”只见妈妈拿起镜子梳子走了出来,爷爷端起刷牙的水杯退后了。让出的位子恰够我舒展全身。唉,挤啊!

逢年过节,家里就要整改了,移开沙发,搬走橱柜,铺上圆桌摆上椅凳,够一桌儿。要是遇上什么喜庆的事儿,来的客人多了,里三层,外三层,围个满满堂堂,酒足饭饱之后,拉拉家常,话话里短,闹哄哄的,好不热闹。

由于屋小,我和爸妈住在一个房里。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负担的加重,我经常抱怨睡不好,晚上只要有一点大的动静,我都会被吵醒。后来,渐渐地,夜晚被吵醒的次数少了,自己睡得也香。一天晚上,虽然早早的躺在了床上,却也睡不着。之后,夜暮更深了,或许是十五,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泻满了整个房间,爸爸提着鞋光着脚悄悄地走进来,没有开灯,没有“嗒嗒”的拖鞋声。虽不是严冬腊月,但地板也如冰层,丝丝凉意浸入爸爸脚底,也浸入了我的心。

又是深夜,妈妈上夜班,依旧是未开灯,依旧是提着拖鞋,光着脚,悄悄地,推开房门,出去了。

还不知有多少个日日夜夜,爸爸妈妈都这样走过来,开始一直抱怨睡不好的我该是多少惭愧。虽然挤,却也能包容爸爸妈妈无尽的爱。

爷爷常常私下跟我说,要是他和奶奶一开始就和我们分开回老屋住,现在爸爸妈妈也不用如此操劳。爷爷说每当他看到爸爸早出晚归,劳累的样子,他就不忍心了。爷爷奶奶老了,仍和我们挤在一起,支撑着这个家,爸爸妈妈上班后,家里大小事全部都是爷爷奶奶来做。一家五口挤在一起,虽然小,却很温馨。

挤在小家里,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上一辈对后代无私的奉献与爱,我也真真切切享受着这温馨的爱。

挤是一种状态,一种温馨的状态,身处挤的环境,享受挤带来的欢乐与感动,更是一番别样的风味。

将来的某一天,我有能力买一座大房子时,一定要接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找一找挤的感觉,找一找幸福的味道。

评点

这是一篇情感真挚、温馨感人的考场记叙文。其成功之处在于:

在内容方面,全文紧扣题意,聚焦家庭中的生活片段,描写了一个温馨、快乐的小家,凸显出“挤是一种温馨的状态”这个主题!此项得分18分。

在表达方面,文章运用对比、先抑后扬的手法让叙事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注重细节描写,增强了可读性。此项得分18分。

在发展等级上,文章语言鲜活,叙事生动,此项得分18分。

根据评分细则,模拟评分如下:内容18分+表达18分+发展17分=53分。

(冠华作文网)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