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得知自己的高考成绩,文气中略显单薄的兰州女孩韩蕙如便找到了北京大学来兰招生的老师,打听自己中意的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详细情况。与曾经所有的坚持一样,这个美丽的女孩执著于自己的梦想——考古。考了628分的韩蕙如说:“与历史的对话,能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思考人类发展的未来之路。”
第一次在《鉴宝》中看到一件件精美的文物,便开启了韩蕙如的考古梦。一步一步地开始了解考古出土的文物,以及每件文物背后的故事和传说。了解得越多,她对考古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和父亲外出,无论龙源、白塔山,每到一个景点,父亲都会给她讲起种种典故,敞殿飞楼、雕梁画栋让韩蕙如看得两眼放光。此后,一期不落地阅读《国家人文历史》、《南方周末》,更让她认识了现实的社会,了解尘封的记忆,探秘文明的渊源。
充满古典气息,生活中的她温雅之余亦活泼开朗。她曾学习篮球,并拿到过十投五中的好成绩。她还是个不折不扣的“湖蜜”、“科粉”。如偶像科比为自己的定义:“在你们最弱的时候,当你站不起来、最累的时候,在那一刹那你要站起来,要找到每个人心里的目标,要知道你的目标是什么?要突破目标,不止是找到目标,我觉得这个时候你就会活出你的伟大。”小姑娘说,其实这也是学习生活中应有的坚持。她总结自己学习的法宝:好的学习态度、可行的计划、平稳的心境。
其实,初入师大附中,才艺并不突出的韩蕙如默默无闻,但她不肯轻易认输,在默默的努力中找寻着自己的方向和空间。英语、地理薄弱,她就报了补习班,找各种辅导资料,每天利用各种零碎的空余时间,苦练听力;家住七里河上学路较远,为节约路上花费的时间,全家鼎力支持,与妈妈租房,每天认真读书至深夜。天道酬勤,不久,韩蕙如终于在高手如林的集体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学习成绩也遥遥领先。
回望来路,小姑娘心里更感激自己的父母。她说,父母每时每刻都在身边,是出门时送我们远去的目光,是回家时那早已等待的缕缕饭香;是失落时,可以安心停泊的避风港,是开心时,身边最快乐的面庞。“今年备战高考,我错过了为爸爸妈妈庆祝父亲节、母亲节,今天我终于能拿这样的成绩回报他们,也算是为他们送上了一份礼物。”
本报记者赵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