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驾驶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证员 地图 专题内容 考试资讯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广西高考 - 正文
高考首页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辅导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高中新课程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历年分数线查询
全国高考 北京高考 上海高考 广东高考 山东高考 江苏高考 浙江高考 湖北高考 四川高考 天津高考 陕西高考 湖南高考 福建高考 重庆高考 安徽高考 辽宁高考 江西高考 海南高考 宁夏高考 吉林高考 山西高考 广西高考 云南高考 新疆高考 黑龙江高考 青海高考 甘肃高考 西藏高考 河北高考 贵州高考 河南高考 内蒙古高考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广西异地高考政策何时出台何时实施

来源:2exam.com 2012-9-12 9:47:02

9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会上详细解释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当地”升学制度,这一消息引起全国普遍关注。9月7日,一字一句研读完网上关于随迁子女“异地高考”的新闻后,刘女士激动的同时又有些忐忑不安。她告诉记者,自己及女儿的户籍都在湖北武汉,作为公司外派人员,她在广西生活了6年,今年女儿已经读高三,她认为自己应该符合条件。因此,广西的政策何时出台、何时实施,自己的女儿能否享受到这一政策,这是她最关心的问题。

  进城务工人员希望子女留桂高考

  刘女士关注“异地高考”的信息已经有几年,在女儿高三的时候,她终于等来了“异地高考”破冰。2006年,因为公司在广西凭祥设立分公司,刘女士及丈夫作为外派人员,来到广西。2007年,刘女士等女儿在武汉读完小学,把她接到凭祥读初一。

  刘女士表示,最初把女儿接过来,是考虑到外公外婆年纪大了,不想增加老人负担,并且当时正是女儿成长的关键时期,不带在身边担心孩子走错路。但到了高中后,却是想送回去读也不太可能了。两地教材不一样,加上湖北高考早已经自主命题,女儿回去读书肯定“会吃亏”。今年刘女士一家回武汉过年,她的女儿与小学同学联系,让同学把试卷带出来一比较,女儿回到家就哭了,说如果到武汉参加高考,她连三本都难考上。刘女士听了很难过,女儿在学校成绩属于中等偏上,要是留在广西高考,考个二本学校还是有希望的,刘女士盼望广西能尽快制定“异地高考”政策。

  与刘女士一样,颜女士也一直在网上关注着“异地高考”的政策。颜女士一家从湖南来南宁生活已经有十多年,女儿在南宁念的幼儿园、小学,如今已经读初二,颜女士也不得不提早考虑女儿高中在哪里读的问题,“湖南与广西的教材差别很大,要是不能留在广西高考,只能让女儿回湖南读初三并参加中考”,让颜女士为难的是,“孩子的同学都在这边,不愿意回老家读书”。因此,颜女士也希望广西的“异地高考”政策,“准入”条件能尽快明朗化。

  俞女士的儿子今年才小学五年级,但全家也已经开始操心孩子到哪读初中有利于高考的问题。2010年,俞女士一家从浙江来到南宁做生意,如果不能在广西参加高考,他们准备在儿子六年级时,就让他转回浙江读书。“担心回去太晚,比拼不过当地的学生”。打拼两年,俞女士有了固定的客户群,虽然不愿意放弃好不容易打下的一片“江山”,但为了孩子,他们也只好回家“陪读”。

  据了解,南宁从六七年前就开始提出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但义务教育后,这部分孩子还面临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高考。以往,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异地读完小学、初中后,为了高考,不得不离开他们熟悉的城市,回到户籍所在地就学。因此,“异地高考”破冰对他们而言,无疑是福音。
“异地高考”设定准入门槛虽然要在今年年底前,各地才会因地制宜出台具体政策,但9月6日的新闻发布会,袁贵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出教育部门在“异地高考”问题上,持有的“准入”态度,这也让不少进城务工人员备感压力。“有稳定的工作、有稳定的住所、有稳定的收入,并且交了各种保险,是这个地方的常住人口。”在南宁工作12年的王先生表示,他在一家私人企业工作,至今没钱买房,而大部分在南宁打工的人来说,更不可能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没想到在“异地高考”的问题上,也要开始“拼爹”。

  在南宁做生意的刘先生也表示,像他这样没有固定工作的流动人口大有人在,只要孩子有广西的多年学籍,不应该对家长条件提出诸多要求。

  相对于进城务工人员的抗议,不少本地户籍的家长则认为很有必要设定“门槛”。齐先生的儿子今年高三,一个多月前,与记者谈起“异地高考”政策时,他曾满脸愁容,担心大量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广西高考,会瓜分本地生的高考蛋糕。但看了9月6日教育部的答复,他认为虽然“异地高考”的闸口已经放开,但好在不是一次性放开。

  高中资源承受能力将面临考验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同时又是一名高三家长,廖先生对今年即将实施的“异地高考”政策喜忧参半。从理智上说,他很清楚,“异地高考”是一项有益于打破教育地域特权的改革,体现了教育公平与政府的包容性,但另一方面,他也担心“闸口”一打开,会引发新一轮“高考移民”。广西的教育水平,处于全国的中下水平,如果政府没有相配套的严格的学籍审查制度,自然会出现虚假转学空挂学籍的现象。

  虽然“异地高考”还没开始实行,不少高中的校长们,已经敏感地预见到,这一政策将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开放‘异地高考’后,高中将面临巨大压力”,南宁一所示范性高中相关责任人介绍,目前该校外省的学生不到学校生源的2%,但开放“异地高考”后,将会有更多外省的孩子选择留在南宁读初中、高中。

  南宁市教育局公布的一项资料显示,2010年,全市公办中小学吸纳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超过5.2万人,其中小学超过3.9万人,初中约为1.3万人。近年来,南宁在安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压力逐年增大,有些初中一个班的人数达到70多人。目前,南宁大部分高中,每个班的人数已经超过50人,如果大量外省的学生涌入,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高中教育资源,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高中校长们认为,满足哪些条件的学生可以异地参加高考,最好要有可操作性,并且要写得明明白白。有校长举例,对外派家长来说,在广西工作多年即将调走,但此时对方的小孩已经在广西读了两年半高中,在这种情况下,政策该如何确定。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闽ICP备060197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