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遵义第一中学高三(一)班 总分:673分 语文:125分 数学:143分 理综:269分 英语:136分
17岁的毛俊松和他的名字一样,年轻俊朗,1.78米的个头像松树一样挺拔。“透过我家的房屋,就能看到教室的一切,每天,都和朗朗读书声作伴。”6月21日,毛俊松接受记者采访时,庆幸自己出身在教师家庭,家就住在校内,他的父亲就是他所在的遵义第一中学的校领导之一。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他感觉读书就像玩一样,从未感觉到吃力。
“从小学开始,我就养成了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比如说哪一科作业什么时候要写完,哪道难题要用多少时间解决,甚至到每天几点回家这些小事,我都会严格执行,一个学生就要学会自我约束。”
在父亲的教诲下,毛俊松除了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还自我总结出“反复重温知识点”和“合理安排时间”的学习方法。
毛俊松要求自己每天都要重复老师前一天教过的知识,并且在随后的作业、考试中不断复习,“语文数学英语理综,四科的内容每天都要涉及到,一天也不能间断。”
他还把自己一天的时间安排得紧凑而有效率。上午6:30起床,随后用20分钟背诵古诗鉴赏或英语短文。“有时候就边做事边背,去教室的路上也不停。”早读30分钟,他会用20分钟来看当天的科目,剩下10分钟用于其他科目。连课间10分钟,也是5分钟生物、5分钟化学。
下午上课前、晚自习后等等零碎时间,毛俊松也利用起来,“主要是做试题,现在房间里的书和试卷什么的都堆满了。”从高二学期开始,毛俊松就把综合试卷收集起来,近期的装存在文件夹里,时间远一点的就堆放在角落。进入高三,关键的一年,毛俊松还是感觉有点不轻松。他说,学习没有捷径,只有流过的汗水不会欺骗自己。
一次学校联考,毛俊松从全年级第三名一下滑到60多名,“那段时间真的很辛苦,起码有半个月的时间打不起精神来,明知道状态不对又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法,非常难过。”
后来,也是在父亲的帮助下,毛俊松找到了自我调节的方法。“我不断地对自己说,这道题这次考试错了,以后出现我就不会再犯错,这是好事。”不断积极地进行心理暗示为他找回了学习的自信。
今年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资格中学的名单中,贵州省在去年四所(贵阳一中、贵阳清华中学、遵义航天高级中学、安顺二中)的基础上,新增遵义县第一中学,毛俊松今年幸运地成为了该校的推荐生。依据政策,被各中学推荐出的“领军计划”学生,通过审核可免于参加自主招生笔试,面试合格的情况,最高可降60分录取。现在毛俊松最希望的是在清华大学学习经管或是机电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