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河南高考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4年河南郑州市高三体考11月将举行

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2013-10-30 10:07:08

  引体向上,难住不少同学

  引体向上,难住不少同学

  11月8日—10日,郑州市将举行2014年高中应届毕业生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简称“高三体考”)。作为新项目,“引体向上”将出现在测试中。

  而郑州曾在今年9月进行过“国家体测”,结果显示,一个学校里“30%的学生一个都拉不起来”。

  消息

  引体向上,成了男生“难题”

  日前,2013年北京市中小学生第七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赛举行,初中和高中男生增加“引体向上”项目。按照测试标准,初中生做6个算及格、10个算满分;高中生15个为满分、10个为及格。据现场操作员大体估算,初高中15个学校150名学生,能达标的初中生几乎没有,高中生平均每个学校有一两个得满分的、一两个及格的。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简称“国家体测”)每年都有,9月底,郑州市1400多所中小学校已经集中进行了测试。郑州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工作人员仝永东介绍,测试由各个学校自己操作,并将原始数据上报教育部数据库,“从估算的情况看,至少一半的学生(引体向上)都是零分。”

  老师

  学校里三成学生一个都拉不起来

  “以前引体向上不是必考项目,基础难度比较高,一般很少有人选。”52中八年级体育老师娄璐说,但这个体育项目在体育课上都会涉及。从国家体测的结果看,引体向上的成绩并不理想,“尤其是对初一学生来说,有的学生才1.4米,得帮助才能够着单杠,能通过测试的不超过10%。”

  “30%的学生一个都拉不起来。”84中体育老师李哲对于男生引体向上的成绩同样不满意。不过他认为,这和学生之前缺乏对应性练习不无关系,“练过的话成绩肯定会好一点。”

  调查

  新项目走进高三体考,学生有压力

  除了成为今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必测项目,“引体向上”也刚刚成为郑州高三体考项目。

  昨天下午,在郑州市回民中学的操场上,高三体育老师王磊带着学生在进行突击训练。

  在一旁同学的加油声中,高三学生李润还是没能完成引体向上的“零突破”,倒是一边的瘦高个同学一口气做了7个。“发挥不错的时候他能做20多个,接近满分了。”王磊说,但还有不少同学一个都很难完成。

  “我之前一直练的是立定跳远,测试项目突然改变,感觉还是有压力的。”李润说,对他而言,做引体向上难度有点大,因为以前基本没练过,“9月份体测的时候,也是一个都没做出来,我们班就两三个及格的。”

  “引体向上主要是上臂力量的练习,和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这些项目比,基础难度比较大。这种力量型的运动项目,需要的是长时间的积累和练习。”王磊说,这也是学生在该项目上成绩普遍不太好的原因。

  说法

  体育锻炼,不能只依赖学校

  “高三体考项目设定依据的也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于缺失的东西,要及时补回来。”仝永东认为,目前引体向上测试结果不理想,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和学生体质问题。

  学生体质下降是不可否认的。王磊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基础差是现状,“现在高中一周只有两节体育课,能训练的时间实在有限。”

  体育课上主要教授的是技术性的运动,如篮球、排球、太极拳、长拳、跨栏等,高三还要针对体考进行专项的训练。在王磊等体育老师看来,体育锻炼,学生不能只利用在校园的时间。

  “体育课只是教学生怎么去锻炼,养成锻炼的习惯,会锻炼。”仝永东说,课余时间怎么去锻炼,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记者 李亚沛 王春胜/摄)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