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燕] (17:26:00) 这个选择题你选不好真的可以把分数拉下来。
[何燕] (17:26:24) 因为这个地理分,这个中高端就难拉开,一分可能拉开很大的距离,有的时候因为一分没有搭上中的分数线,个别的分数段上一分差得很远。
[主持人] (17:26:35) 地理原理对于考生解题比较重要的,哪些原理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呢?
[何燕] (17:29:40) 还是气候,我们学生应该明白凡是表示地理事务空间分布可用等级线,我们地理比如说粮食作物的产值,气温怎么样,降水怎么样,任何的地理都会用等级线表示,就是一条线可以表示很多的内容,只要附上不同的东西就可以了,像这种情况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等级线学完,它会以等高线为例,我自己学习定理其实每个单元都有地理原理,我们为什么答不好地理原理的题,真的是我们基础不好,我们去死背原理,我们只关注这个原理是什么,没有关注这个原理当中它的变化的幅度,就是这个里面的要素之间的关系,就是并没有活学活用,比如说水循环的原理,你可能备了水循环的类型,你可能也备了水循环的意义,但是我们没有去涉及到我们平常所说的水循环人类活动之间的联系,我们见了常见题,只是一点径流,其实仔细的观察水循环,所有的环境人类都会有影响,就看你怎么看了,再加上水循环的蒸发降水闭合,但是你说不是所有的水循环这个环节强度程度都是一样的,你说什么样的情况水循环有活跃,这个时候要研究和想这个问题,画一个循环图,有些地方表现这个有些地方表现这个,这个找到这个缓慢的强烈因素是什么,我种草为什么加大下沉,这个下沉之后这个水循环的速度如何,不能不管水循环完了就完事了,跟人类什么关系我也不管了,这个强烈程度我也不管了。
[何燕] (17:30:29) 就像有一次考的城市内涝,2012年北京最大的城市内涝,这个高考就考了,城市内涝和应对措施,这个高考还考了热点,而且还眼见了,这个不就是水资源的利用了吗,甚至可以把水循环接到一起,他讲的是可以雨水资源化,我们说的北方取水,水怎么样利用都是原理,高考也考了,你不能说不考啊。
[主持人] (17:30:37) 我们用这样的地理原理来解题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何燕] (17:30:49) 还是问什么答什么,把你学过的地理原理都答出来,你必须搞清楚每个原理之间的核心和作用。
[主持人] (17:31:01) 就是审题的时候很重要,就是我问的是什么就是什么角度。
[何燕] (17:31:21) 考试是考原理的应用,你平时学原理不是学什么做什么解决什么问题,或者这个原理为我们提供怎样的服务,我们的生存是靠地理这个原理提供的。
[主持人] (17:31:55) 就是还是要把这个原理回归到实际当中去,实际上不仅仅是白纸黑字,知道这个原理怎么背就可以了。现在离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有的人比较擅长地理这一课,有的人不太擅长,这个何老师有什么建议呢?
[何燕] (17:32:52) 这个要根据自己的真正情况把握,我们说基础好,或者基础稍薄弱,只是平时考试我们典型化的,经过了一些高三一年的复习,几乎所有的考点老师都讲完了,我基础稍微差一些,我每天也是跟着基础好的学生继续学习,老师讲的或者自己所看的都看了,基本上把握,没有大家认为基础很好的那么牢,但是起码我也知道,只不过理解肤浅一点,这个情况下应该相信自己,这个月里面我将以自己的理解能力,自己的能力来熟悉整理,自己学过的按照考纲重要的知识点整理成自己的东西。
[主持人] (17:33:06) 就是我这个能力范围什么牢牢的抓住,不会的有可能时间不够我也就不要了,我把这些最基础的东西掌握好了就可以了。
[何燕] (17:34:12) 按照那个考纲,按照我的理解,以及老师教给我的重新整理一遍,成为我自己的东西,那么优秀的同学水平好,也按照他的能力,他可以自己拔高,我上升到应用,就是根据自己的感悟这一段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就是不能说快到一个月了,你又去看那个谁写的一些解题技巧,我自己感觉这个阶段你的解题技巧太重要了,你不能从一本书又收罗所有的人对于选择题怎么样解,你现在来看已经没有必要了,因为已经学一两年复习了,这个时候怎么样解题对于你来说可能比写书的人解题更加了解了。
[主持人] (17:34:22) 就是这个工具用久了高考的时候用得心应手。
[何燕] (17:35:12) 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打乱重来,重新来到时候反倒给自己增加麻烦了,有的时候是一年的复习结果你不留住你的知识又重新搞了,所以我感觉做自己熟悉的这个事情才是最好的,做自己做过的,把自己像人家说的错题,之前哪个地方是不足的,一直记得,这个时候我把作题本翻一翻,补缺的是哪个点错了,那些题错,什么知识不会,我做这个以自己的能力,我该拿多少分绝对在高考可以拿下来。
[主持人] (17:35:23) 就是高考当中不要太追求分数有多高,而是保持住自己平时的成绩?
[何燕] (17:35:36) 就是我懂这些就拿下来了,而且我还创新了,说不定有些题真的没有见过还真能答,那个就是打胜了。
[主持人] (17:35:40) 这个还是取决于平常的积累。
[何燕] (17:35:57) 肯定积累就是基础稍弱也有的,总有自己的东西,就把自己的搞定就可以了,因为时间太短了,我们说的快就几个星期了。
海中名师何燕做客南海网新闻会客厅(南海网记者张茂摄)
[主持人] (17:36:10) 现在最后一个月是捧着课本知识全都记住还是拿一些题来做呢?
[何燕] (17:36:47) 不能只做课本不拿一些题来做,因为我们平时毕竟考试还是需要你自己写出来的,就是必须要拿题做出来,所以那个作题跟我们所说的习惯以及那个状态还不一样,因为我们有的时候状态保持很好,我们讲的状态和心态我们必须做这个事情,当然不能全作题,全作题心态可能有一些紧张。
[主持人] (17:36:59) 觉得这个题平常作题在卷子上面见过,书上没有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反倒那个时候比较紧张了。
[何燕] (17:37:45) 见到这种题冷静下来,把这个题的看法写出来再看一下参考答案,千万不要为了作题把参考答案摆在旁边抄答案那样就完了,你先想一想往那个方面,如果你真的有观点那就看一下,自己的观点很重要的,绝对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我自己的经验就是说,现在背了多少参考答案,考试的时候都是没有用的,因为不可能跟你考的答案一模一样,高考都是有创新的。
[主持人] (17:37:54) 何老师您有多年的阅卷经验,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呢?
[何燕] (17:39:48) 最深的体会就是你要得高分都是地理观点答的非常准,而且审题要准确,我们最忌讳的就是所有把整理相关的答上去,我们发现一些得分不高的同学就是因为观点混乱,他把相关的矛盾的全部往题目上面压,往题目上面压,我们有的时候觉得他们也拿到一些分,但是他们丢了另外一个分,为什么会这么讲呢?因为你把这个观点混乱会影响你选择题的,因为选择题是单选,选的是核心的,我们答综合题一定明白这个事物的主要方面和特征,这个本质决定了,不是决定了其他的方面,其他方面对于它是影响,但是他绝对不影响它的本质,答题真正要问什么答什么,不能所有的东西都往上面放,不能说观点不全把所有的都往上答,这个时候这个题没有影响就影响了前面的,因为前面是60分就是单选题,你不能说A可以B好像对C也有联系那怎么办,这个要提炼谁是最重要的,要抓住核心的重点,你这个就拿到分了。
[主持人] (17:40:07) 非常感谢何老师今天特别详尽的解答,我们南海网也祝各位考生朋友能够在地理这个科目上取得更加好的成绩,也感谢何老师作客我们的新闻会客厅,感谢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