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湖北高考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湖北高考语文试题难度评析

来源:荆楚网 2013-6-8 19:40:30
 荆楚网消息(记者石倩 通讯员沈考)6月8日17时,2013湖北高考落下帷幕。今年是湖北省高考自主命题第十年,又是实施新高考的第二年。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专家倾力点评各科高考试卷。今年湖北卷继续贯彻“坚持稳定为主,注重基础考查,突出能力立意,着力内容创新”的命题指导思想,稳中求变出新,进一步突出能力立意,深化课改理念,提升文化含量。各科试卷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学科素养,有力呼应了高中课程改革的进程,充分发挥了高考试卷的选拔功能和积极的导向作用。

  语  文

  一、严格遵循考纲,守正务实求新

  今年的湖北卷严格遵循我省《考试说明》的规定,全卷没有出现偏题、怪题和超纲题。基于我省高中语文课改的实际,试卷在总体结构、题型题量、赋分权重、考查内容、能级分布等方面与去年试卷基本一致。试卷结构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缓解考生应试的紧张情绪,顺利作答。

  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基础上,试卷于稳中求变出新。首先,加大了“名著阅读”理解层级的考查力度。第5题考查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4个选项的编排组合,由去年的“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的“2+2”配置改为今年的“1+3”配置。第21题要求对《雷雨》中一句台词的修改作评点,照应了名著阅读理解的考查要求,体现了引导中学重视名著阅读的用心。其次,现代文大阅读改选实用类文本(人物传记)作为测试材料,拓展了文本考查的类型,考点覆盖更加全面。第三,文言文阅读材料采用新的呈现方式,将同时代两部名著中有关“廉希宪”的史略整合在一起,充实了文本内容,拓展了命题空间。第四,第14题宋词鉴赏第2小题以前人评此词“飘逸”作为切入点赏析过片两句,将赋分由以往的4分调至5分,借以突出能力考查的导向。

  二、注重基础考查,凸显学科本体

  试卷注重基础考查,同时还强化了试题与教材的联系,积极引导中学常规教学及备考复习遵循教学规律,理性回归学科本体。

  一是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第一大题依次考查字音识记、字形识记、词语运用、病句辨析、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识记与理解等。第1题采用注音和拼读同考的形式,便于多向度测试考生掌握相关知识的能力和水平。第4题病句辨析则着眼于语言实际应用层面的考查,突出考查了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等主要病因的辨析。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查了常用文言实词理解、信息筛选、文意概括分析、文言断句、文言语句翻译(文言虚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实现了文言文阅读考点的全覆盖。

  二是坚持依纲据本,重视课内外勾连。首先是直接从课本选材设题。如第1、2题选用的词语,全部来自课文。第9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都是课文所学的再现和迁移。名句名篇默写和文学常识题,也都是依据考纲、本于教材。其次是间接地勾连教材,巧妙地切入课本。如第5题的B项考点涉及到名著《红楼梦》第五回的相关内容,看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考生能联系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中《西江月》二词提及的贾宝玉“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的内容,就能够互为印证,作出正确判断。第14题以“飘逸”切入,考生如能联系教材所学的有关“飘逸”的论述(既见于李白诗歌部分,又见于苏轼词部分),就能顺利入题。第21题将语用、名著阅读和课文内容三者勾连在一起,考生作答时只有以课文内容(对周朴园和周萍两个人物性格特征的把握)为支撑,才能解答到位。

  三、突出能力立意,深化课改理念

  新课改带来了新契机,今年湖北卷在素材选择、情境设计以及试题编拟等方面,着力创新,突出能力立意,深化课改理念。

  一是语言基础试题、语言运用试题取材新颖,情境鲜活,设题巧妙。打开试卷,你会看到美丽中国的歌舞、追星网友的微博、重建家园的芦山、青春中国的梦想等极富时代气息的关键词。第20题新闻点评,取材涉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与新锐作家郭敬明作品销量对比的话题。试题关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贴近考生的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彰显了重视应用的课改理念,有利于提升考生的文化意识和思辨能力。第22题要求考生根据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围绕“盼”描写一个场景,并要求运用两种修辞手法。在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基础上重点考查考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既丰富了考查的内容和形式,突出课改“倡导个性化、有创意的表达”的理念,又强化了试题对考生语用能力的甄别与选拔。

  二是阅读题注重人文性和审美性的融合,意蕴深厚,有利于提高考生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现代文阅读文本、诗词鉴赏材料均为大家手笔,人文蕴含丰厚。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论述“乡土本色”,既向学生传达了理解乡土社会的知识性内容,又对学生由传统而审视现代,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转型中的问题具有启发意义。欧阳修的《临江仙》情感蕴涵丰富,尺幅千里,让人有咀嚼不尽之感。徐志摩以诗意的文字简洁而传神地展现了罗曼·罗兰的艺术人生,考生从中不仅可以真切感受到罗兰心灵的美好与伟大,还能深刻领悟到艺术能使人类心灵相通的真谛。文后设置的探究题意在引导考生思考罗兰的成长经历带给自己的人生启示,切合探究之要义。

  三是作文题进一步加大了对考生思维品质和思辨能力的考查力度,深化了新课程理念。试题由生活中常见的方圆之用,推广到器物的方圆之用,进而升华到人生的方圆之用;由具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言简意赅。试题题旨范围涵盖多重层级,具有多向选择性,意在为不同思维层级的考生提供与自身能力水平相匹配的写作平台。首先,作文立意的取向可实可虚,可分可合,可正可反。考生可在方与圆的“功用”层面展开思路;也可生发开去,广泛联系现实生活和社会人生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辨;还可以逆向思维,反弹琵琶,表达自己在“方”“圆”取舍方面的个性化思考。其次,在文体选择上试题也表现出很强的普适性,考生可叙事,可议论,可抒情,便于不同个性的考生尽情挥洒自己的写作才情。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