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湖北高考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湖北高考有1.11万人弃考

来源:长江商报 2013-6-10 8:46:09

长江商报消息 专家:多方面原因造成弃考,弃考率近五年稳定在10%

2013年高考于昨日落下帷幕。据省教育厅、省考试院统计,今年湖北省高三应届毕业生达39.3(即2010年的全省高一人数)万人,报名参加高考的达38.19万人,有1.11万人放弃高考。据专家推算,全国的弃考人数有近百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近五年来,全国的弃考率基本稳定在10%。

■现状

1万人弃考在正常范围之内

“今年我省弃考的有1万人左右,这个数据在正常范围内。”我省高考专家张才生说,如今高考弃考人数不断增加,弃考原因也多种多样。

张才生分析,高考弃考大概有四方面原因:一是选择“洋高考”,也就是出国留学;二是因成绩不好而主动放弃;三是有一些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学校,为“提高”学校的高考成绩和升学率,“动员”成绩差的学生放弃高考;四是面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些学生认为无法考上理想大学(主要为一本院校),而选择直接工作。

■探因

攀不上名校,就攀“洋高考”

“虽然目前的高考升学率近80%,但高考焦虑依旧,是因为大家只盯着少数重点高校。”熊丙奇说,家长及学生都有一种“名校情结”,总将目光集中在少数优秀的学校上,如果不能在国内考取二本以上,就转而投入“洋高考”,争取能在国外较优秀的学校学习。

从事出国留学服务的启德教育武汉负责人裴育说,“今年参与我们出国留学培训的高中生大约有400多名,据我了解,整个武汉市出国留学的高中生总人数起码3000余人,整个湖北省预计达到七八千人。”

裴育表示,弃考留学的高中生每年以20%的速度在增长,“武汉一些重点高中国际部的人数越来越多,就是个例证”。

就业难让农村学生弃考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比各地高三学籍人数与高考报名人数后称,今年全国弃考学生约100万,有专家表示,80多万名弃考学生中,大部分选择了就业,而这类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叶显发认为,农村学生弃考原因有很多,一是选择复读,二是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产生退缩,三是农村学生很难考到名校,毕业找不到好工作,无法为家里分担。

叶显发表示,今年全国约有690万大学生竞争上岗,要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就业群体中脱颖而出,压力、难度绝对不小。

而就业问题往往伴随着经济回报,一位户籍在农村的学生家长算了笔“教育账”:培养一名大学生,一般要14年,义务教育阶段以外的教育投入至少5万元。现在大学生就业难,起薪按照2000元计算,除去生活费,每月存款500元,至少8年才能将教育投入“挣回”,即使年收入在5万元左右,收回成本也要5年,“而教育投入最多的是大学阶段,孩子考不上好大学,不如早点就业。”

“如果是三本、专科以下,每学期学费就要1万元左右,一般农村家庭就会选择放弃上大学。”叶显发分析。

■分析

“把弃考现象正常化”

叶显发认为,部分高中学生放弃高考,是经济、就业及教育体制等综合因素造成的,国内教育体制不够灵活,学生寄希望于考上名牌大学找到好工作,但是现如今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也不一定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

华师一附中高级心理咨询师、湖北省基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尹邓安教授称,现行的应试教育模式忽视了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包括情感、情绪、意志力、自信心,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开发的基础和动力,孩子因缺乏自我认同感以及坚强意志,往往因为一些外在因素,比如学习成绩不好或者时好时坏而放弃了学业。

尹邓安认为,弃考现象值得全社会对目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和现行的“应试教育”进行反思。

熊丙奇则表示,面对弃考,我国教育部门和高校必须反思,努力推进教育的多元发展和创造成才的多元渠道,不要总关注弃考的负面影响,而是“把弃考现象正常化”,“打破我国的‘唯学历论’,建立全新的人才评价体系,消除就业中的歧视。”

■案例

“想要增加人生阅历,

并不是为了逃避高考”

邓子轩,武汉外国语学院理科(2)班学生,已经提前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录取。

作为学校的优秀学生,邓子轩并不认为自己是放弃高考,“我参加了美国高考,这只是有别于中国高考的另一种高考。”

邓子轩表示,SAT(俗称美国高考)考试4—5小时为一场,考试题目不仅仅局限于知识上的考察,而是对思维能力的审核,“考试时间很长,题目也不是理论性的,如果精力不充沛,坚持下来还挺吃力的。”

从高一开始,邓子轩就决定要出国留学,当时因年纪太小未能得到父母允许,但在她一再坚持下,终于得到父母的同意,她说,高二开始准备,“其实已经有些晚了”。

对于美国,邓子轩一直有着美好的憧憬,希望能够去体验美国不一样的文化,在她看来,美国的教育环境更能给她提供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可以提供更多、更全面的专业学习机会,“普林斯顿大学并没有‘专业’这个说法,我可以同时学习许多我想要的知识,每个专业我都能去体验一下。”

邓子轩说,自己之所以选择出国留学就是想要增加人生阅历,并不是为了逃避高考。

■释义

熊丙奇解释,将高考“未完成”细分来说,有以下四类。

1.本来应该参加高考,却没有报名的,属于弃考。

2.对于高考持有犹疑态度,报名了却没有参加考试的,属于缺考。

3.已报名并参加考试,却没有填报志愿。

4.报名了,考试了,也填报了志愿,却没有去学校报到。

本版稿件 本报记者 张瑜琨 通讯员 于潇 韩天伟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