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第二届三本专场(武汉)大型高招咨询会在武昌工学院举行,省内外多所高校在此“摆摊设点”。本报记者 王筝 通讯员 周丽 摄
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三本专场”大型高招咨询会举行,万余人火爆赶场
省内高校摊位前人挤人,省外高校接待员玩手机打发时间。昨日,由本报参与主办的第二届三本专场(武汉)大型高招咨询会在武昌工学院举行,吸引了万余名考生和家长入场咨询,省内外高校也呈现冷热两极分化。
距离和分数成选学校的关键因素
一条过道之隔,湖北地区的三本高校摊点是人挤人,而省外三本高校摊点的接待员则是无聊地用手机打发时间。
记者在现场询问了很多学生和家长,多数表示距离和分数是影响他们选择学校的关键因素。“距离太远了,我们会很想他,加上本来就是读三本,如果是一本,我绝对支持孩子去外地。”陈阿姨告诉记者,孩子今年只考了400多分,就想在武汉找个学校读。
来自哈尔滨一高校的李伟老师不赞同家长的这种观点,他认为第三批次的考生更应该在社会阅历、社会经验面多下功夫,“走出家门,到外地独立生活,社会经验和社会阅历远比学习的专业知识更重要,多出去走走转转,未必是一件坏事。”
考生成咨询“主力”
和以往咨询会上家长是“主力”不同,在本次高招会现场,大多数咨询摊位前更多的是考生们的身影。
“我就是想让孩子自己多锻炼锻炼,不能老是和书本交流,要学会自己拿主意。”家住武昌的李阿姨说,儿子今年高考成绩超过三本线很多分差二本线十几分,“这对于他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毕竟是他自己的未来。”
相比起和家长一起前来咨询,不少考生是自己独自前来,或者和同学结伴而来,“今年考得不是很好,只能上个专科,所以就想自己解决选学校的问题。”从麻城赶到现场的陈同学说道。
“学校比专业重要”
武汉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赵北平,从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的角度给学生讲解如何填报志愿。
“填报志愿首先应该考虑学校层次、学校性质、学校所在城市、学科专业特色与就业状况。如果学生的分数线是介于两个批次中间线,那么填报志愿尽量选择层次较高的学校,因为学校比专业更重要,学校层次越高,就业机会越多,校友资源越丰富,发展空间也更大。”
此外,他认为,“大学的专业是宽口径的,每一种专业都有较多职业选择。入学前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参加自己感兴趣的行业的社会实践,体验职场,便于对自己心仪的专业进行深入的理解和理性的思考。入学后如果对专业不满意,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申请转专业、跨校辅修第二学位、选修第二专业、选择课程学习或者报考研究生时重新调整。”
本报记者 张瑜琨 通讯员 孙琳黎 范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