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武汉十四中考点,考生离场(资料图片) (记者曹大鹏摄)
楚天金报讯 记者 赵莉
在2013年度高招大幕徐徐落下之时,今年高招有哪些新变化、新情况?本报记者通过采访,梳理总结今年高招中的七大现象,邀请专家分析解读,给家长和考生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与此同时,我们也期待来年的高招:政策更完善、改革步伐更稳健、服务更加人性化……
现象
读不了名校 考生就“快闪”
【案例】8月上旬,古田四路上的一家复读机构已经提前开课了,尽管此时我省的高招还在第三批本科录取阶段。60多名刚从高考考场上走下来的学生,已经开始投入来年的高考备战。这其中包括硚口应届考生小张,作为理科生他考了529分,超过一本线2分。一本录取结束后,小张未被录取,落到第二批本科,坚决地选择了复读。之所以如此,小张的理由是:现在上大学的人越来越多,只有读名校才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该复读机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复读的人数较去年有所增加,三本线上的考生为主力。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一本、二本线上的复读生大幅增加,他们的目标很明确:不甘心读一本、二本中的冷门学校,要读就读名校,上不了211、985,就等同落榜。
江夏考生小严以527分的成绩被长江大学录取,但在综合考虑后,他选择了放弃入学,而是在父亲的豆制品厂学手艺。小严告诉记者,他的哥哥就读武汉一所理工类高校,但毕业后每月挣的钱却只够养活自己,学门手艺,不见得比读大学出来差吧?
【分析】“非211、985不读”“不是名校就放弃”……这是我省今年高招中的一个特点。实际上,除了选择复读,在高考前,就有考生放弃国内的高考,直接投奔国外名校。这说明什么,一方面说明考生的选择更多,另一方面也表明国内普通高校对考生的吸引力在下降。
华师一附中学工处主任汪义芳分析,考生争相报考名校,甚至非名校不读,说明了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仍处于稀缺状态。对于普通高校受考生“嫌弃”的现象,汪义芳认为高校应该反思,如何提升办学质量,使得学校的软硬件环境更加吸引人,培养的人才更受欢迎。
此外,汪义芳也呼吁考生、家长转变观念,“如果没有选择,那么无论读哪一类大学,都要学会最大程度上利用资源,不断锻炼以积攒自身实力。”
现象
二本首次“二次征集”志愿
【案例】7月27日上午,武汉市十五中考生小田,上网查询自己征集志愿录取状态时,见到了省招办公布的“第二批本科再次征集志愿公告”——由于二本征集志愿后,部分院校没有考生填报,于是在当日再次征集。所涉院校87所,计划达528人。而这,是我省二本院校首次“二次征集”志愿。
记者注意到,二次征集志愿的高校多半地处中西部的二线城市,以农林、师范、体育类院校居多。省招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这说明我省第二批本科生源不均衡现象加剧,今年表现得更加突出;考生集中填报省内院校,一大批省外院校没有考生填报。通过生源分析和调查,考生和家长主要考虑省内二本院校招生计划较多,省外院校计划较少,担心填报省外院校会掉档。因此,大批的二本院校遭遇“生源荒”。
往年,二次征集志愿的现象,只在三本以及高职高专院校中出现过。
【分析】“明年,我省在第二批本科可能推行平行志愿。”采访中,我省有招考人员透露,平行志愿将有效地解决上述矛盾。今年,是我省一本推行平行志愿的第三个年头,这种“以分数优先、遵循志愿投档”的志愿结构,在我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上线落榜”、学校招不满的现象大为减少,一本录取率逐年在攀升。
从我省高招录取情况看,我省已经具备了相应的信息技术条件,因此二本推行平行志愿势在必行。
事实上,武汉中学考生小聂为今年的志愿填报“不得法”而受伤:由于志愿填报收集情报不足、缺乏技巧,他以理科成绩488分、高出二本线28分的成绩,一路跌到了三本院校。
我省高考志愿填报专家张才生表示,二本推行平行志愿,对考生来说利大于弊,“平行志愿将考生按照分数排队,然后投放其志愿,排到他(她)投档时,只要填报的多个院校志愿中有计划空余,就能投出去,大大减少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
现象
填志愿欠考虑 想退档蛮麻烦
【案例】“我家孩子被录取了,但不想去,能不能退档?怎么退?”我省高招进入第三批本科录取后,“如何退档”的问题成为热点话题——出于各种理由,不少即将被录取或已被录取的学生,放弃录取选择复读,或者申请国外大学。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高考,向三本、高职高专,甚至是二本院校申请退档的人次明显在增加。
过去高招录取中,总有一些录取考生放弃报到,造成宝贵的招生计划浪费。2007年起,我省把录取不报到的情况,记录到了相关考生的诚信档案中。不少家长担心孩子录而不读,会影响将来的继续求学。于是在这个夏天,不少家长为了孩子退档的事劳身伤神。为了免除孩子复读的“后患”,他们一次次往院校跑,当面呈递退档申请书以示诚心。
“孩子的高考分数一公布,就要开始填报志愿了,时间太仓促了,很多志愿是欠考虑的……”采访中,为了给女儿申请三本退档,咸宁的陈女士甚至赶到河南,当面呈上了退档申请。
【分析】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张才生提到了“分批次填报志愿”:即在每个批次录取前,符合条件、有意向报考的考生集中填报该批次志愿。
采访中,我省招考人士表示,推行“分批次填报志愿”也是我省高考改革的一个趋势。按照设想是,提前批本科录取前,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填报该批次志愿;该批次录取结束后,一本录取开始前,再统一组织填报一本批次志愿,以此类推,艺术类考生和文理类考生分开填报。
该招考人士表示,实行“分批次填报志愿”,我省已经具备相应的技术条件:近年来,湖北的高考都有征集志愿的环节、补录环节,这说明方法、时间、技术是成熟的。“分批次填报志愿”可以给予考生和家长更多的了解投档规则以及院校信息的时间,同时可以从上一批次录取中收获经验和教训,使得下一批次的录取更理性、更具针对性。如此一来,录而不读、挤占招生计划的现象将大为减少,让更多的考生各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