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湖南省对口招生种植类专业综合试题考试大纲
|
|
| 整理自:湖南教育网 2009-2-21 10:13:27 |
|
2009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 种植类专业综合知识考试基本要求及考试大纲
一、考试基本要求 (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试要求 1、基本知识 主要是为种植生产服务的知识,包括种植基础知识、大田作物生产知识、园艺作物生产知识,以识记、理解为基础,掌握、运用为重点。 2、基本技能 主要是在实践中应用的基本技能,包括常用实验仪器与生产用具的使用、土壤水分的测定方法、常用肥料的简易鉴别方法、种子检验方法、主要栽培植物常见病虫害的识别等技能。 (二)应用能力 以种植岗位的职业能力需要为出发点,掌握种植业生产中单项技术的操作规范,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主要栽培植物的育苗、栽植、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 (三)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从目前国内种植业的发展状况和种植业岗位能力的需要出发,以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为基础,以促进我省种植类专业的教学改革为目标,以“能用、够用、实用”为考核基本原则,即以体现种植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素质为知识点,以岗位应用能力为技能点,以服务就业为落脚点。 二、考试内容 (一)基础知识 1、种植基础 识记植物的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植物组织,植物形态与构造,光照、温度、水分、土壤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微生物基本知识,植物病虫害的基本知识,生态农业的一般知识。 理解植物的水分代谢,矿质营养代谢,光合作用,体内有机物的运输与分配,呼吸作用,生长物质及其对植物的调控作用,植物生长发育。 掌握常用肥料的种类及性质,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 2、大田作物生产 识记我省主要大田作物(水稻、玉米、甘薯、棉花、油菜等)的分类与类型。 理解育苗(秧)的基本原理,生长发育基本规律。 掌握土肥水管理知识。 3、园艺作物生产 (1)果树生产 识记我省主要果树(柑橘、梨、桃、葡萄、板栗)的主要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 理解落花落果的原因,育苗及高接换种的原理。 掌握果园建立,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基本原则及果实采收与储藏等知识。 (2)蔬菜生产 识记我省主要蔬菜(辣椒、黄瓜、豇豆、莴笋、结球甘蓝、萝卜、大蒜、大白菜等)的分类,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周年生产与栽培制度。 理解蔬菜育苗知识,食用菌简易制种原理,无公害蔬菜生产知识*。 掌握土肥水管理,设施栽培知识,平菇与金针菇袋料栽培知识。 (3)观赏植物生产 识记我省主要观赏植物(菊花、一串红、瓜叶菊、桂花、广玉兰、香樟、山茶、月季、红檵木、苏铁、杜鹃、雪松等)的形态特征与生态习性。 掌握主要观赏植物的繁殖原理。 (二)应用技能 1、基本技能 能运用光学显微镜进行植物细胞观察,运用烘干法和酒精燃烧法进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掌握常用肥料的简易鉴别方法,种子检验方法,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农药的配制及使用技术。 2、大田作物生产技能 理解作物苗情诊断与调控技术,秧苗素质考察,经济性状考察。 掌握考种,测产,育苗(秧),定植,合理密植,杂交水稻制种,保优栽培,轻简栽培,地膜覆盖,病虫害防治,施肥与灌溉等技能。 3、园艺作物生产技能 (1)果树生产技能 识别主要果树种类品种。 掌握播种,扦插,嫁接,果树栽植,整形修剪技能。 运用土壤管理,施肥,灌溉,保花保果,防寒防冻、病虫害防治等技能进行果园管理。 (2)蔬菜生产技能 掌握种子播前处理与蔬菜栽植技术。 掌握主要蔬菜病虫诊断及防治方法,整枝技术,人工授粉技术,食用菌接种技术,基质栽培技术,设施栽培技术、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3)观赏植物生产技能 理解观赏植物的播种,分株(分球),压条,大苗培育。 掌握扦插,嫁接,大树移栽*等技术。 运用土壤管理,施肥,灌溉,整形修剪等技术进行观赏植物生产。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300分。 (二)内容比例 基础知识50%,应用技能50%。其中,种植基础知识与技能30%,大田作物生产知识与技能25%,果树生产知识与技能20%,蔬菜生产知识与技能10%,观赏植物生产知识与技能15%。 (三)题型比例 1、单项选择题30% 2、多项选择题20% 3、实践操作题20% 4、综合应用题15% 5、案例分析题15% (四)考试难度 较易30%(难度系数0.8左右),中等难度40%(难度系数0.6左右),较难30%(难度系数0.3左右)。 四、参考教材 1、何宗献主编,《农业技术基础》,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石雪晖 何明亮,《种植技术》(上、下),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3、带*的内容可参考其他教材。
|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