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昌讯记者黄小路报道:平行志愿录取方式的实行,减少了志愿录取方式中“高分考生落榜”、“院校生源断档”及“大小年”等不合理情况,但它同样伴随着潜在的风险。23日,我省高考录取分数线一公布,记者第一时间连线部分高校江西招生组的负责人,就今年志愿填报问题,提醒考生和家长,要对平行志愿填报中的风险有清楚的认识。
风险一:不服从专业调剂
平行志愿推行后,多数学校都承诺进档即录,但很多家长和考生忽略了一点,高校在承诺进档不退的同时,都提出了一个前提,那就是考生愿意接受专业调剂,如果考生不接受专业调剂,很有可能被退档,而且会直接落到征求志愿档去。
“是不是服从专业调剂,将直接影响到考生能否被录取,这是考生在填报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在平行志愿录取时,各校的投档比例最多只有105%,而且投档到高校的考生分数“扁平化”,在考生集中报考某个重点院校和某个热门专业时,这一现象会特别突出,那么高校在专业录取时就比较困难,很多考生志愿无法满足,要想不落选,这时就只能依靠调剂录取。
专家建议:考生如何降低被心仪高校退档的几率,同时又不进入自己极不感兴趣的专业呢?武汉大学潘老师建议,考生可以“主动性调剂”。由于每所高校可以填报5个专业志愿,考生可以在前3个志愿中,填报向往的专业,在最后2个志愿中,主动选择自己能接受同时又是该校比较冷门的专业,或者通常会录取调剂考生的专业——判断依据是,参考去年该校各个专业的分数线,与学校投档线一样的一般就是调剂专业。“调剂专业不一定就是不好的专业,在其中好好‘淘一淘’,说不定能有意外收获。”
风险二:专业和学校难两全
在很多高校的招办主任看来,实行平行志愿后,考生遇到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在选好学校和选好专业中,很难得到平衡。从实行平行志愿后的招生情况来看,进入投档线的考生考分都非常接近,因此各个专业的录取分数也相差不大。考生如果愿意调剂志愿,被录取的可能性比较大,但同时被调剂进不感兴趣的专业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专家建议:清华大学陈老师表示,在平行志愿中,选好学校和选好专业可以说是一对较难避免的矛盾,应该做好牺牲其一的准备。也就是说,如果想选择好学校,就做好进入弱一级专业的准备;想选择好专业,则要做好所选学校要降个档次的准备。考生和家长应该慎重考虑,到底看重哪一点。
风险三:同批次志愿无梯度
在填报平行志愿的过程中,考生仍然要把握志愿间的梯度,填报志愿偏高或没有梯度,也可能导致高分落榜。多位参与高招录取工作的招办老师都指出,在一个批次的填报中,应尽量少地将同录取分数区段的学校填在一起,因为这样会浪费志愿,尤其是中分段和低分段的考生。考生在填报时,尽量不要将同档次的几所院校一起填,一旦考分不高,一所院校落空,其余的也可能会落空,保险系数不高。
专家建议:北京师范大学虞老师表示,考生可以把同一批次的院校分为高、中、低不同区段,同时衡量自身的实力属于哪个区段,使所填的学校跟自身水平相吻合,适当拉开梯度层次,并注意留有“保底”学校。在专业志愿的填报中,不要一味追逐热门专业,应考虑将专业志愿适当分布、合理搭配。
风险四:A志愿冲太高浪费
有些考生填报志愿时,A志愿大多定位为“冲一冲”,很多考生和家长即认为可以完全放开来填,于是选择了自己高考成绩很难达到或者根本达不到录取分的院校作为A志愿,结果是“冲高了”。虽然实行平行志愿后,考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心仪的高校发起冲击,但盲目冲高会使得宝贵的A志愿白白浪费,也可能影响到其他3个志愿的填报。
专家建议:“今年考生在填报A志愿时,冲的同时一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因为今年江西高出一本线上20~40分以上考生人数较多,分数较为扁平化。”西安交大李老师表示,考生可参照往年各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录取平均分以及线上生源情况、自己在全省排名等进行综合分析并自我定位,在自己的实力范围内“冲一冲”,不要太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