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江西高考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江西高招八个批次录取考生230390名

来源:江西省教育考试院 2013-8-15 22:46:07
我省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自7月6日开始至今天结束,历时41天。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高招委、省教育厅的直接指挥下,纪检监察部门对录取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全体招生工作人员恪尽职守,圆满完成了八个批次的录取工作,共录取本科生(含三本及“三校生”本科)考生123604名,共录取高职(专科)生(含“三校生”专科)考生106786名。

  高招录取期间,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洪礼和、马志武,省政府副省长朱虹,省政协副主席汤建人来到高招录取现场视察指导,对我省今年的高招录取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督导组、省教育厅特邀教育督导员、考生及家长代表也应邀参观和巡视了高招录取现场,对我省公开透明的招生环境、规范有序的工作流程和公平公正的录取规则,深感满意和放心。

  八个批次共录取考生230390名

  文史类录取情况:二本及以上录取20098名,三本录取9827名,高职(专科)录取46782名;

  理工类录取情况:二本及以上录取59230名,三本录取17020名,高职(专科)录取54871名;

  艺术类录取情况:二本及以上录取11892名,三本录取2388名,高职(专科)录取1948名;

  体育类录取情况:二本及以上录取1776名,三本录取435名,高职(专科)录取660名;

  “三校生”类录取情况:录取本科生938名,录取高职生2525名。

  外省院校扩招情况:我省严格执行教育部和我省有关规定,为确保高招录取的公平性,在欢迎外省院校增加扩招计划的同时,严格执行录取原则和录取标准,录取各院校批量投档分数线上的考生。据统计,今年外省院校共扩招考生3151名,其中文史类291名,理工类860名,艺术类1941名(含全国计划录取的729名),体育类59名。

  高招录取呈现“四高两低”特点

  从录取的实际结果来看,今年的高招录取呈现出“四高两低”的特点。高招录取工作实现了考生和高校“双受益”,高招录取工作更加高效,更加公平。

  录取率高。今年我省高考报名人数为274393人,总的招生计划206887人,目前已录取230390人,录取率为83.96%,完成招生计划的111.36%。

  志愿满足率高。平行志愿使得各批次院校一次投档满额的比例较高:一本批次为文史类79.38%、理工类82.79%;二本批次为文史类63.4%、理工类62.2%;三本批次为文史类52.3%、理工类56.4%,再一次彰显了平行志愿对提高考生志愿匹配度的重要作用。

  院校生源稳定性高。平行志愿避免了梯度志愿中常见的院校生源“大小年现象”,同一所院校录取的考生高低分差明显缩小,多数院校录取的考生集中在10到20的分差区间内,最小的分差仅1-2分,使得各院校的生源质量比较稳定。

  录取的公平性高。平行志愿最能凸显“分高优录”的选拔功能,实行平行志愿后,不仅“分高低录”减少了,而且“分低高录”也很少见了。所以说,平行志愿体现了“分高优录”是硬道理。

  高分考生落选率创历史新低。今年全省一本线上考生落选人数为171人(文史理工合计,下同),落选率仅为0.62%;二本线上(含一本)落选人数为1104人,落选率仅为1.5%。

  高招信访咨询率低。与去年相比较,今年高招集中录取期间,共接待考生及家长来电来访7300余人次,同期减少42%,其中考生及家长来访量减少约50%;处理信访件49件(去年为70件),减少30%,49件信访件中,60%为开具相关证明的申请;回复“网上咨询”1.4万条(去年为2.5万条),减少44%;办理“厅长信箱”来信27件(去年为48件),减少43.8%。高招信访咨询率低,是对高招录取工作一种客观的评价,标志着我省“阳光高招”又取得新突破。

  高招“阳光工程”得到全面实现

  高招录取工作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事关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事关广大考生的前途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社会关切、群众关注。在高招录取工作中,我省落实改革举措,严格录取管理,提升服务水平,高招“阳光工程”得到全面实现,教育公平理念得以切实体现,为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高招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录取更加规范。今年我省高招录取工作坚决贯彻落实教育部7月2日召开的普通高校录取工作座谈会精神,严格执行国家招生政策和工作纪律,自觉维护国家统一高考制度和政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加强了招生计划管理,加强了考生信息安全管理,加强了录取现场工作人员的管理;严格按政策办、按规定办、按程序办、按权限办;严格按批次录取,按计划录取,按标准录取,按程序录取,整个录取工作规范有序。莅临录取现场巡视的省领导以及省纪委、省监察厅领导、省教育厅特邀教育督导员、考生和家长代表以及新闻媒体都对我省今年的高招录取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政策更加科学。今年我省高招录取工作最大的亮点及成效在于坚持改革创新,政策更加科学,更加以人为本。 一是继续实行平行志愿,不断优化平行志愿运行模式,积极做好前期模拟投档工作,测算各院校的投档情况,帮助院校合理确定调档比例,大大提高了考生志愿的匹配度和命中率。二是提前批本科由往年的估分填报志愿,改为“三知”(知分、知线、知位)填报志愿。三是考虑到考生填报志愿可能存在失误或偏差现象,考生填报志愿期间,允许修改一次。四是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批次征集志愿时,由往年的两个平行志愿增设为四个平行志愿,同时公布了缺额计划数和专业情况,让未被录取的考生有更多选择的机会。这四项改革举措体现了以考生为本,更好地维护考生切身利益的高招理念,提高了填报志愿的针对性和成功率,进一步提升了招生录取科学化水平。

  信息更加透明。一是加大了信息公开力度,公布考生录取结果由原来的一天一次改为一天两次,由以前的只有正式录取才公布改为预录取也及时公布,确保了考生及家长在招生录取全过程、各阶段及时准确地了解掌握有关录取信息。二是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通气会,继续做好“一日一报”,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指导视察高招现场,做好与新闻媒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考生家长代表等方面的沟通协调,积极主动地释放相关信息,自觉接受监督,真正做到公开透明、阳光招生。

  氛围更加和谐。将招生录取工作与开展为民务实清廉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严格执行中央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结合起来,录取期间组织招生录取工作人员接受廉洁警示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群众路线教育,积极开展“三访三听察民情”专项调研,多渠道征求设区市招考办、院校以及考生家长意见,认真倾听基层呼声,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举措,加强作风建设,完善规章制度,营造和谐环境。高招录取期间,纪检监察组始终将监察监督贯穿高招录取的全过程,录取管理组下设的四个职能组,分工合作,密切配合,遇事不扯皮、不推诿。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协商,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研究有关录取工作;耐心细致做好考生咨询以及信访工作,继续实行“领导信访接待日”,切实维护考生利益;在加强对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和高职院校招生监管的同时,积极为一些地方院校、民办院校、高职院校完成计划想办法、出实招,高招录取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省属普通高职(专科)院校8月底调剂录取

  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本科层次招生一律不得在常规录取工作结束后进行补录或换录。根据《江西省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工作规定》的要求,今年不组织高职(专科)院校统一补录。为使部分缺额院校更好地完成招生计划,决定于8月底组织省属普通高职(专科)院校调剂录取。

  调剂录取时间为8月27-30日(星期二至星期五),未完成执行计划的院校,由院校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在调剂录取期间,由院校凭考生准考证原件办理调剂录取手续。

  高职(专科)院校调剂录取时,严格执行高职(专科)院校实际投档分数线。部分按政策降分的公办院校执行按政策降分投档线;农林水地矿油六类院校最低投档线为文史类150分、理工类150分;民办高职(专科)层次院校,最低投档线为文史类120分、理工类120分;艺术类文化最低投档线106分。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