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从大通县传来喜讯:在今年高考成绩排名中,该县考生进入全省前50名的有13人,进入全省前100名的有25人,该县文理科成绩600分以上的考生占16人;更喜人的是,今年青海高考文理科成绩第一名考生均出自大通县,大通六中的郭文韬同学以671分的绝对优势摘取高考理科成绩桂冠,该县异地(辽宁)高中班何平同学以626分的绝对优势摘取高考文科成绩桂冠……大通县在今年高考中之所以能异军突起,跟该县“人一之、我十之”加倍努力分不开。
舍得对教育进行大投入。自2006年起,该县每年投资1000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且投入在逐年增长;每年出资近30万元,表彰奖励教学成绩突出单位。
该县已完成投资3亿元,新建校舍23.4万平方米,将全县学校数量由2008年的247所调整到114所,青林等7个乡镇已全面完成了布局调整,实现了“一乡一校”的教育格局,极大地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想方设法提升教育质量。近年来,该县中小学各学科相继成立了学科组,多措并举提升教学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大中、高考备考力度,邀请国内名家和县内骨干教师作高考备考策略专题讲座等,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起到极大促进作用。
教师培训上下狠功夫。该县每年投入280万元教师培训经费和30万元校长培训经费,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近两年每年送300多名教师外出培训,在本地培训教师则高达5000余人次,并在教育系统全面实行精细化管理,有效提高了全县师资的整体水平和教育质量。
异地高中班越办越出彩。该县依托对口帮扶政策,与辽宁北镇市签订了高中学生异地培养协议,2006年,县政府每年投资30万元培养费,首次选派中考成绩前50名的本县籍农村户口学生到辽宁省北镇市高级中学接受普通高中教育,这50名学生在2009年高考中取得了骄人成绩。从2009年起,县政府每年出资70万元继续选送60名品学兼优的本县农村户籍学生和部分城镇户籍学生到辽宁省北镇市高级中学接受普通高中教育,同时每年选送50名学生赴河北大厂高级中学接受普通高中教育,今年高考中,该县进入全省前100名的25个学生中,北镇高中培养生占18人,大厂高中培养生占2人,异地培养成果显著,得到了全县群众的普遍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