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在青岛19中,考完语文的考生与老师紧紧拥抱。
7日上午,首场考试结束,考生对送考老师说发挥不错。
文/本报记者 李珍梅 吕璐 片/本报记者 张晓鹏
今年的语文作文并非此前猜测的“中国梦”,而是“为莫言等名作家挑错”。7日,高三考生们结束语文、数学考试。多数考生认为,今年的语文试题难易适中,作文也不易走题。但考生普遍反映数学试题较难,计算量大,很多人后面的大题没做完。
“给莫言挑刺”,考生认为不难
7日上午11点30分,随着交卷铃声的敲响,青岛2中门口陪考的家长立即围住大门口,等待考生出场。“看出来了,表情挺轻松,看来这科应该不难。”一位考生父亲远远看到自己的孩子后,对妻子说。
“我感觉今年的语文作文题还可以,整体来说不难。”考生刘文涛第一个走出考场,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这位考生也显得很淡定。刘文涛说,今年的语文是一篇材料作文,给出的一段材料是:一本杂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一些名作家如莫言、铁凝等都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认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对于这个作文题,刘文涛表现得很有把握。
记者采访16中、17中等多个考点的考生得知,由于对莫言非常熟悉,考生们普遍感觉作文题目不难,青岛16中考点的小刘则围绕谦虚使人进步、勇于面对自己的缺点,才能获得更大的进步等方面写了一篇议论文。
青岛39中高三语文集备组长邵敏认为,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难度比较适中,学生考完表现得也都比较轻松。邵敏说,学生对作家莫言并不陌生,而且给出的材料内容比较容易理解,让学生有话说,不易走题。学生可以从正确对待错误、虚怀若谷、谦虚、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是一种人生态度等角度展开。但邵敏也认为,正是因为题目不难,得高分挺难。
语文题型稍有变化,没考时事热点
记者采访了解到,尽管多数考生称语文整体难度不大,但他们反映今年的语文试卷题型有些变化,而且变化在他们的意料之外。
青岛2中考点的考生小李告诉记者,之前做试卷文言文翻译题都是3个问题,总分10分;但今年的文言文翻译题变成了两道,每道题目的分值为5分。另一个变化是选择题第2题,往年的考查形式是让考生从几组词语中选择错别字,而今年变成了从几个句子中选错别字。虽然只是细微的变化,但已经复习多轮的考生还是敏感地察觉到了不同。2中考点另一名考生小刘认为,今年语文试卷的文言文阅读题有些难。往年给的阅读材料大都是人物传记,而今年则是一篇游记文章,他感觉有点难。
“今年也没有考什么社会热点、时事政治,考前我还准备了很多‘中国梦’的东西,结果没考到。”考生小戴有些失望。